聖旨;
求賢令1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2,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3?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4,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5。”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6!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7?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8?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9,唯才是舉10,吾得而用之。
透過招賢納士籠絡大批優秀人才,是華夏文明得以綿延不息、興盛至今的原因之一。古人招納賢才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代,據《孟子》記載,商湯曾五次派人“以幣聘”伊尹輔治國政,後來伊尹助湯滅掉夏桀。到了周代,招賢已經開始形成一種制度,規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禮賢者”,廣徵八方人才。此後,中國曆代都有具體的人才招聘的政策、形式與方法。
歸納起來,古人招賢納士主要有五種方式。
一是築黃金臺。亦稱招賢臺,是古代帝王招賢納士的一種常用手段。典出戰國:燕昭王欲報齊仇,擬招徠人才,向郭隗問計。郭隗說:“請先自隗始。”昭王即為其築宮室而敬之如師,並在北易水南(今河北易縣東南)築臺招賢,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士。燕昭王禮賢下士名聲不脛而走,出現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於是樂毅、鄒衍、劇辛、蘇代等相繼而至,使燕國日益強盛而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有首唐詩曾讚道:“燕昭北築黃金臺,四方豪傑乘風來。”三國時,諸葛亮也曾“築高臺於成都之前,以延四方之士”。
二是出招賢榜。亦稱求賢令。漢高祖曾釋出“招賢詔令”遍於天下,還規定凡發現的人才,當地郡守都要親自勉勵,駕車送至京城,不為者罷官。三國時,曹操曾三下“求賢令”,聚集了眾多人才,形成“猛將如雲”的局面。朱元璋率義軍征戰,所到之處皆布有招賢榜。
三是薦舉。歷史上許多朝代實行過薦舉人才的方法。有才不薦,朝廷治罪。春秋時,施伯向魯莊公推薦曹劌,長勺一戰大敗齊軍。漢武帝下薦賢詔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明初,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楊士奇,一生以薦賢為己任。
四是實地查訪。曹操一向重視透過調查訪問獲得人才。明朝左光斗風雪之夜私行查訪,發現了民族英雄史可法。朱元璋非常重視到隱處求才,使明初“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勝數”。
五是“毛遂自薦”。《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漢名士東方朔寫信自薦,說,“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引起漢武帝注意,最終被招入宮中。
聖旨;
求賢令1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2,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3?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4,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5。”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6!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7?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8?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9,唯才是舉10,吾得而用之。
透過招賢納士籠絡大批優秀人才,是華夏文明得以綿延不息、興盛至今的原因之一。古人招納賢才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時代,據《孟子》記載,商湯曾五次派人“以幣聘”伊尹輔治國政,後來伊尹助湯滅掉夏桀。到了周代,招賢已經開始形成一種制度,規定每年三月都要“聘名士,禮賢者”,廣徵八方人才。此後,中國曆代都有具體的人才招聘的政策、形式與方法。
歸納起來,古人招賢納士主要有五種方式。
一是築黃金臺。亦稱招賢臺,是古代帝王招賢納士的一種常用手段。典出戰國:燕昭王欲報齊仇,擬招徠人才,向郭隗問計。郭隗說:“請先自隗始。”昭王即為其築宮室而敬之如師,並在北易水南(今河北易縣東南)築臺招賢,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士。燕昭王禮賢下士名聲不脛而走,出現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於是樂毅、鄒衍、劇辛、蘇代等相繼而至,使燕國日益強盛而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有首唐詩曾讚道:“燕昭北築黃金臺,四方豪傑乘風來。”三國時,諸葛亮也曾“築高臺於成都之前,以延四方之士”。
二是出招賢榜。亦稱求賢令。漢高祖曾釋出“招賢詔令”遍於天下,還規定凡發現的人才,當地郡守都要親自勉勵,駕車送至京城,不為者罷官。三國時,曹操曾三下“求賢令”,聚集了眾多人才,形成“猛將如雲”的局面。朱元璋率義軍征戰,所到之處皆布有招賢榜。
三是薦舉。歷史上許多朝代實行過薦舉人才的方法。有才不薦,朝廷治罪。春秋時,施伯向魯莊公推薦曹劌,長勺一戰大敗齊軍。漢武帝下薦賢詔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並行,厥有我師。”明初,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楊士奇,一生以薦賢為己任。
四是實地查訪。曹操一向重視透過調查訪問獲得人才。明朝左光斗風雪之夜私行查訪,發現了民族英雄史可法。朱元璋非常重視到隱處求才,使明初“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勝數”。
五是“毛遂自薦”。《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漢名士東方朔寫信自薦,說,“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引起漢武帝注意,最終被招入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