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年煮酒
-
2 # 蘭州好莊稼農資客服
現在生活中,大家比較的喜歡關注的是有趣,好玩的視訊或者熱點新聞之類的。在空閒的時候刷刷有趣的劇或者喜劇電影來緩解一下自己的壓力和無聊,我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一有不開心就要看有趣好玩的劇或者書籍,接下來我給你們推薦4本有趣的書籍。有些書籍的語言風趣幽默,有些書籍趣味滿滿。
第一本書《蘇東坡傳》
這本書是由林語堂創作的,《蘇東坡傳》出版於2006年,這本書的豆瓣評分達8.4分,好評達85%。這部的作品是作者林語堂最喜歡的作品。作者林語堂用自己獨特的創作手法把蘇東坡和其他詩人的不同區分開來,蘇東坡的具有豐富的多樣性還有最重要的幽默感,才智過人但內心及像天真爛漫的孩子。作者的創作語言通俗易懂,看作者的文章不需要太大的智慧,大家基本都能看懂作者創作的作品,可謂是淺顯易懂。這本書的妙語還是很多的,妙語也好記。
第二本書《雅舍小品》
這本書是梁實秋創作的,《雅舍小品》出版於1993年,這本書在豆瓣評分達8.8分,好評達90%。作者梁實秋在散文天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者創作的作品大都接近自然,文字豁達還有自己獨特的語調和文風。作者創作的這部《雅舍小品》是一部比較高雅脫俗的作品,中間還帶點幽默,有趣的風格。幽默中體會生活百態。梁實秋的這部作品還被韓寒評論到是寫短文的範本。作者的句子總是那麼清新脫俗,清新中再帶點小幽默,感覺每章都很有意思,作者就像一個源源不斷給我們傳輸幽默的段子發射機。
第三本書《窗邊的小豆豆》
我跟這本書的淵源還挺意外的,這本書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語文老師出去學習帶回來的一本書。這之前我不喜歡讀書,可是讓老師每天上課都給我們讀一篇的時候我開始愛上了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作者不但是一個作家還是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大使。兒童跟這本書有關,這本書主要是作者透過自己小學時的真實故事改編的,當時老師給我們讀的時候我就被裡面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給吸引了。這本書給我帶來了不少樂趣和感動。
第四本書《再襲麵包店》
這本書是村上春樹創作的,我一直都特別喜歡作者,不知道是為什麼,可能是因為作者的故事也可能是作者獨特的創作手法,作者創作書法從不受固定模式的影響,作者的構思總是能讓我覺得新奇。《再襲麵包店》豆瓣評分達7.9分,好評還是很多。這本書主要是以6個篇幅不長的小故事構成,雖然看著是毫不相干的6個短篇,但實則相互聯絡,這本書把步入中年描寫的淋淋盡致,步入中年少了些許青春的衝動和年輕時才懂得浪漫,更多的是生活裡忙不完的小事瑣事。這本書的內容層次很豐富,我覺得這本書寫的還挺過癮挺好玩的。
-
3 # 社火戲劇
看王朔的書比較多些,作品都很幽默。《玩的就是心跳》每當我感覺自己走進了真相,卻總會話鋒一轉,就又走遠。一開始看到的是,老北京的縱情恣意。卻被他代入懸疑中。我隨著他深入謎底,一步步走向夢中。他講的故事引人入勝,但又不失邏輯。所有的峰迴路轉,全都在前文有所提及。他在回頭找記憶,我在回頭找線索。他這個人一定很有生活,場景描寫深入淺出,身臨其境。
回覆列表
我個人認為王小波的作品寫作手法非常幽默,我在高中時就看了《王小波經典作品選》,包括黃金時代,三十而立,未來世界,黑鐵時代等。這些作品曾經一度被在校大學生以電腦列印稿流傳。
王小波是第一個在國際電影節拿到最佳編劇獎的華人。作品幽默表現在:
1、詭秘複雜的敘事,驚世駭俗的奇思妙想,將讀者引領到一個永不到來的妙趣盎然的想象世界。
2、對男歡女愛的恣意汪洋的描寫手法和對愛情追求的驚人美麗和勢不可擋的力量。雖然寫得比較露骨,但隱藏的藝術價值和背後倡導的價值觀念是其他作家不可比擬的。那時因為我看他的小說,老爸還把小說書燒了,哈哈!
比如1:後來我和小孫幹那件事,總是在她的房間裡。她的房間比較大,還有一張雙人床。點亮十五瓦的檯燈,屋裡雖然暗,但是比白天還看的清楚。在幹那事之前,她總要用手捏捏我的那東西,然後就若有所思。我想這個毛病是買菜時挑黃瓜練出來的,他們用手指代替硬度計。我那東西在這種時候還是滿像樣子的:又粗又長,而且硬棒,在各方面都想像根哈瓦那雪茄,但也耐不住指甲掐。由這種體驗可以知道黃瓜對長指甲女人的看法。
比如2:就好像得了肝炎不能吃肉,革命時期對性的影響,正如肝炎對於食慾的影響。這個比喻,把革命時期把新的排斥就好像肝炎病人對肉的排斥一樣。我覺得出了王小波,沒有第二個作家能寫出這樣的話語了。
比如3:那年頭人人捱餓,造他們時也難免偷工減料,我看過一個材料,猶太孩子特別聰明,守規矩,全是因為猶太人在這種事情上一絲不苟。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材料。初看起來沒有關係,但仔細想,又是那麼的貼切,再沒有更好的比喻方法了。
王小波的作品看起荒誕不羈或者說狂妄不羈,但透過嬉笑怒罵的語言背後,是王小波對時代的深刻洞察,是人性需求的透徹理解。
讓大家惋惜的是,王小波在正年富力強創作巔峰的時候逝世,是中國文學界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