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詩如幻如夢如戀
-
2 # 小鹿xiaolu120818
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只有自己最懂自己,有的事情也只能自己獨自消化。
孤獨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孤僻就行。
我們社交,看起來高朋滿座,左右逢源,只有當遇到挫折時,才知道,這只是一場社交而已。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你若時常感覺孤單,說明你的內心空虛了太多。沒有喜歡的人,或著也沒有喜歡的事,你總是在未來而迷茫,總是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亦或是有想做的事情,有喜歡的人,只是不敢去嘗試,也不敢去靠近。
這時候,不防出去走走,看看書或者運動運動,當你有事兒做的時候,也就不會覺得孤單,充實自己的人生。
其實孤單是好事,這樣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聊天,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這也是你修煉內功的絕佳時期。
享受孤單,成長自己,這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生命的全部。走出去,你會看見最絢麗的世界
-
3 # 循序漸進i
什麼叫孤獨?有誰可以和我說清楚嗎?
嬰兒時期,我的孤獨是一個人躺在床上,嗷嗷大哭但是爸爸媽媽卻不在身邊。
幼兒時期,我的孤獨是下午睡好午覺,但是爸爸媽媽還沒來接我回家。
小學時期,我的孤獨是想和同學玩,但是同學不帶我玩。
初中時期,我的孤獨是我想搭理的人不搭理我,搭理我的人我不愛搭理他們。
高中時期,我的孤獨是父母對我開始不理解,我覺得他們的思想腐朽老舊。我的思想他們又無法理解。
工作時期,我的孤獨是職場的爾虞我詐,同工不同酬,大家都戴著面具,沒有給我掏心掏肺。
戀愛時期,我的孤獨是女友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結婚時期,我的孤獨是很多工作上的痛苦與壓力,並不能向最親近的人傾訴。
成年了,對媽媽要說,兒子沒事。對老婆要說,老公沒事。對兒子要說,爸爸沒事。
真的孤獨嗎?
真的孤獨!
但是,回首看看自己這三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
嬰兒時期,我沒得選,而且自己生了孩子才知道,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守著嬰兒。所以哭泣就是一種必然,也是嬰兒與這個世界交流的方式。
學生時期,所謂的孤獨其實就是一種敏感,一種自命不凡,一種強烈的需要被周圍人認可的慾望。現在想想,那是活在別人的眼中,那不是為自己而活,那種孤獨,現在看來並不孤獨。
我一直覺得父母不瞭解自己,覺得他們迂腐,保守,老舊。
可當了父親以後,才發現,很多事情只能迂腐,只能保守,只能老舊。因為年輕的時候不用承擔後果,但是年紀大了,很多事情真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樣。
戀愛的時候覺得既然你愛我,你就應該懂我。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對方不懂自己,而是自己在作,在矯情,在人性的考驗。所謂的孤獨,更多的是一種貪婪的索取。
有多少孤獨,其實是不滿足。
在人群中既想要成為焦點,又不想成為評頭論足的中心。
在處理親情的時候,既想要父母給與絕對的自由,又想要父母給自己出格的行為兜底。
處理愛情的時候,既想要對方包容自己,理解自己,處處為自己著想。又覺得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不能傷害我的自尊,而且要對自己無條件的保持忠誠。
每當別人做不到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孤獨。
上班了,和同事說一聲下班了,同事沒有say goodbye,就會覺得孤獨。
分錢的時候,覺得自己被不公正待遇了,就會覺得孤獨。
甚至下班以後,明明家裡有一堆事情,但是就是往沙發上一癱。被家裡人說了兩句,就心裡不舒服,就會覺得孤獨。
有時候,我們並不是真的孤獨。
我不否認這個世界有真的孤獨的靈魂,但是當今社會如此發達的社交方式,很多孤獨,其實是自己和自己的孤獨。
養尊處優就想著自由自在,得不到就孤獨。
自有自在就想著生活的富足,得不到就孤獨。
身邊的人不能對自己有臉色,不然就孤獨。
自己說的話得不到認同,就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就是孤獨。
這才是絕大多數人所謂的孤獨。
這才是絕大多數人所謂的常態。
我也是一個俗人,我也不免俗。過去這麼多年,我無數次在我慾求不滿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孤獨的。就好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天空卻沒人看見,好像沒有來過一樣。
自己付出了,就理所應當得到回報。甚至孤獨成了一種無形的逼格,縱使站在人群之中,我也要保持自己的孤獨。
我不能說我現在完全就想開了,但是我已經知道,其實我並不孤獨。
就好像這篇文字一樣,寫在網上總有人會看見。
看見了就不孤獨了,並不是一定要有共鳴,才不孤獨。
人生苦短,時間一到,都是塵歸塵土歸土。
曲高和寡,孤獨你我。
曲高否?和寡否?心知肚明。
回覆列表
人長大了就成熟了,考慮到怎樣做事才有分寸,顧忌多了,防範多了,不敢輕易與人交心,覺得誰都不可靠,自然就覺得越來越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