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漫史話
-
2 # 經典守望者
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為明英宗出現土木堡之變時還處於明代前期,明代立國僅僅八十年,從土木堡之變後的明王朝還延續了將近兩百年的國祚。而一個王朝的衰落是不可能長達兩百年的,而且在明代中後期國家的經濟實力還在不斷提升,國家呈現出繁榮景象。萬曆三大徵的幾場較大的對外戰爭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戰果。所以說,明朝的衰落主要還是發生在萬曆後期,乃至於光宗、熹宗、思宗三朝。
不得不說的是,明代的軍事情況確實在土木堡之變後受到了影響,數十萬大軍灰飛煙滅。不過這也從側面給了明代文官集團發展的空間。明代中後期文官系統的發展程度很高,整個國家在內閣的管理下有如機器一般運作順暢。
評判一個王朝的興衰,應該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統一來考慮,明朝確實從土木堡之變後轉攻為守,但是從經濟上來說明憲宗、孝宗幾朝都有明顯的成就。孝宗時期,更是有弘治中興的稱號,後世評價其“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國家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社會生活也是蒸蒸日上。國家作為一個整體而言,不能單從軍事上來看。朱元璋、朱棣時期雖然是征伐四海,遠攻蒙古,驅逐北元,但是也要看出百姓的生活負擔繁重和國家的經濟發展遲緩等方面的影響。
-
3 # 青谷9S
土木堡之變只是一次趁虛而入的偷襲戰而已,不能說是由盛轉衰。
1449年,明朝三次麓川之戰結束,眾多軍隊還在雲貴地區,並且眾多的軍工企業也暫時無法快速撤離。
雪上加霜的是,由麓川之戰引發的湖廣各族人民起義在此刻爆發,這使得明朝調遣更多的軍隊和文職人員去往南方,此時北方防守力量空虛。
瓦剌便趁虛而入,直接攻打到北京城。但也就是這一次,以後明朝實力正常發揮,瓦剌便再沒得手過。
因此,這不是由盛轉衰,只是一次戰爭。此後明朝依舊延續了將近兩百年。若是衰弱的話,早就被消滅了。
另外,瓦剌發動戰爭,可能也是想在絲綢之路上分一杯羹,以戰爭促進貿易。(平時還沒這個機會呢)
回覆列表
理論上是這樣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明朝後期的衰敗,其實是一個古老帝國走向衰亡的必然結果。好比是一棵樹,長了那麼多年,經歷過千百年的風雨雷擊,渾身上下又被蟲蟻侵蝕,除非修煉成精,否則早晚在某一天嘩啦然倒下,成為一堆的乾柴。
從萬曆朝,張居正死後初期,明神宗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在位期間有東林黨爭、國本之爭等重大事件,對外有北韓之役與薩爾滸之戰。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
萬曆皇帝長達27年不上朝,甚至有大臣幾十年都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子。而且在萬曆年間,明朝還發動了抗倭援朝、寧夏之役、播州之役這三次戰爭,史稱萬曆三大徵,徹底把明朝數年的積蓄消耗一空。這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明神宗執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導致朝政日以腐敗。另外,明神宗強徵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