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叄簽
-
2 # 天道龍之翼
〈 囧 〉
讀jiǒng。從古字“冏”轉化而來,本意是“光明”的意思。
近些年,網路社群特別火的表情符號,聊天、論壇、部落格中經常使用,它有“鬱悶、悲傷、尷尬、困窘、無奈、焦躁”的意思。同“窘”。
你說用一個字總結“無知”和焦慮,我認為你的意思應該是,找一個字形容,由於知識能力匱乏導致的手足無措、焦慮和無可奈何。如果理解沒錯的話,“囧”字確實能完美總結。
擴充套件閱讀:
在網路文化中,“囧”字的“口”視為人的臉龐,“撇、捺”代表下拉的眉毛,中間的“口”視為張著的嘴。外觀形象的描畫了,人在窘困、無措和焦慮時的表情。
此字又有“尷尬”、“真受不了”、“被打敗了”“放棄了”的意思。跟網路字元表情orz意思相通,大家啟發,又創造出有囧rz和囧rz=3的字元表情。
受“囧”的火熱影響,近些年有一些影視作品都以此為名:《人在囧途》《港囧》《泰囧》《囧媽》等…
對於“囧”字在網路上的流行,也有一些爭議。
有人認為,應該尊重漢字,用來惡搞,有損中華民族文化。有人認為,對“囧”字這樣的生僻字的關注,有利於漢字文化的傳播。網路語言對漢字、方塊字的一種重新解讀是積極的文化傳播現象。
-
3 # 容深
亂
什麼叫亂?我們常說,瞧你這屋子亂的,跟豬圈一樣。毫無規矩,肆意放蕩。
無知是指沒有知識,焦慮是心理上的一種體驗,因為無知,所以焦慮。因為現實趕不上慾望。腳步追不上夢想
-
4 # 熱愛書書
茫,茫茫大海中航行我們略顯渺小無力,因為其世界之大超過了我們能夠掌控的所以我們倍感焦慮,但是沒關係,正如一個喜歡的女孩說的只要心懷正念,世界就無所畏懼。願讓愛住進你我的心家,願我們為愛奮力向前,不論輸贏。
-
5 # 終南居士
據我所知,這兩個詞是不同的意思,詞意不同,硬要用一個詞表達會牽強附會,不合邏輯,是不嚴謹的態度。
無知詞典上的解釋為:不懂情理;缺乏知識;年幼無知。它還可表述為:愚蠢,迂腐,矇昧,愚笨,愚昧。
無知的造句,舉個例:1解釋為不通情理的如:韓信功高蓋主,想稱王,真是無知。
2解釋為缺乏知識的如:你不要在人家博士面前班門弄斧了,就你這幾斤幾兩,大家會說你無知者無畏。
3解釋為年幼無知的如:因從小沒接受過良好教育,無知少年觸犯法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焦慮在詞典上解釋是指人焦愁憂慮心理活動。它還表述為發急,焦心,焦急,心焦,緊張,焦炙
造句如:還有幾天就高考了,你看他多麼焦慮不安!
所以無知和焦慮真的不搭邊,別搞錯方向,讓人產生誤會。
無知用一個字表達可以用:蠢,愚,笨
焦慮用一個字表達可以用:慌,愁,憂
回覆列表
無知和焦慮可以用一個字總結嗎?你會用什麼字?
很別緻的一個問題,我的答案是“虛”字,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緣由,希望我真誠的回答可以為你解惑。
1、天地盈虛,與時訊息。
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充盈滿足或是虧欠空虛,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生長消亡,何況是人呢!無知,是一種虛的表現,轉為焦慮後就會變成向上的動力。
例如在專業技能方面,無知就不能勝任崗位。看到別的同學、同事可以學有所長,學為所用,能夠在職場上叱吒風雲,幹得風風火火,這個時候虛就會帶給你焦慮,不過這種焦慮也就成為你向前的動力,慢慢你又會從虛而往實的方向發展。
樹木花草也是一樣的,當種子發芽,稚嫩的幼苗鑽出土壤後,這個時候它是無知的,也很虛弱。跟初生的孩子一樣,但是自然的魅力就是造就了勃勃生機,在風吹日曬的作用下,它頑強向上,會變大變粗。長葉、抽枝、發芽,一生二,二生三,不斷迴圈就會由三化成萬千,成為參天大樹,由虛而盈實。
2、無知為空,焦慮為愁。
虛字的解釋為空,不自滿。當一個人無知時,它的腦子裡空空一片,當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的時候,內心就是虛的。例如平時上學的時候沒有用功,對於所學大部分是無知的,當考試的時候內心肯定是虛的,考完就會焦慮,怕父母責備,怕同學恥笑等。
焦慮是人類適應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情緒反應。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和應對環境的一種情緒和行為反應方式。因為無知這種情緒表現出來就是愁,茶不思飯不食,這都是因虛而起。一方面是身體的空虛,多動、心悸、盜汗、坐臥不安,精神力差,無法睡眠等等;還有就是現實的空虛,比如沒錢、缺乏信心、缺少相對的知識,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等等,這些空虛都是無知而起。
3、無知無畏,得而焦慮,有因必有果。有句話說的好,無知者無畏。不知道事情的危險性,就不會過於擔心,會無畏,但是當這種無畏的行動帶來可怕的結果後,就會因禍而焦慮。例如開車的時候,不知道車禍的可怕就會變得無畏,當真正血淋淋的教訓出現後,就會焦慮後悔憂愁。
凡事,必有因與果。無知為虛,虛就是因;焦慮為愁,愁就是果。因為無知的虛造就了焦慮的果,所以一切還是虛的。只有當這種焦慮變為動力,去正確努力行動,才會由虛變為盈。如月亮,初一開始到十五是一個虛轉盈的過程,十五過後又是一個盈轉虛的過程,這一切跟生命一樣。
人無完人,誰都不可能完美,都有無知和焦慮的一面,正是這種虛的表象才造就了實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