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第一聲秋 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他是匈奴族後裔,七世祖劉亮隨魏孝文帝遷洛陽,始改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劉禹錫出生在嘉興,19歲左右遊學長安。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第,接著又登宏詞科。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開始踏上仕途。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書記,參與討伐徐州亂軍。十八年調任渭南縣主簿。次年任監察御史。貞元二十一年(當年八月改元永貞)一月,德宗死,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劉禹錫當時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與王叔文、王□、柳宗元同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稱為“二王劉柳”。革新只進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鎮的強烈反對。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九月,革新失敗,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初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同時貶為遠州司馬的共八人,史稱“八司馬”。元和九年十二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寫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得罪執政,被外放為連州刺史。後來又擔任過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寶曆二年冬,從和州奉召回洛陽。二十二年的貶謫生涯至此結束。大和元年,劉禹錫任東都尚書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長安,就寫了《再遊玄都觀絕句》,表現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以後歷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從開成元年 (836)開始,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閒職。會昌元年(841),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詩歌創作 劉禹錫生前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白居易則稱他為“詩豪”,推崇備至。他的詩歌,傳誦之作極多。劉禹錫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編其著述為“四十通”,又刪取四分之一為“集略”。這是最早的劉禹錫集和選本,今都不傳。《新唐書·藝文志》載《劉禹錫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蒐集遺佚,輯為《外集》10卷,但仍有遺漏。現存劉禹錫集古本主要有三種:①清代避暑山莊舊藏宋紹興八年(1138)董□刻本,題為《劉賓客文集》,屬小字本,今有徐鴻寶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陸游據董本重刻,稱“浙本”。明清以來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屬於這個系統。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蘭館所藏宋刻本,題為《劉夢得文集》,屬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務印書館縮印本。③北京圖書館所藏宋刻殘本《劉夢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兩代的毛晉、惠棟、何焯、馮浩、黃丕烈等人曾對劉禹錫集作過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數是抄本,流傳不廣。現通行劉禹錫集版本:《四部叢刊》本《劉夢得文集》,《四部備要》本《劉賓客文集》,《叢書整合》本《劉賓客文集》。此外,尚有校點本《劉禹錫集》。 劉禹錫的生平事蹟,見於新、舊《唐書》本傳,唐韋絢編《劉賓客嘉話錄》(一稱《劉公嘉話錄》),記錄了劉禹錫晚年有關創作、學問等方面的談話,頗具資料價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劉禹錫年譜》,對劉禹錫的生平和各種史料多有考訂。秋天,西風獵獵,落葉飄零。因而在眾多文人的筆下,寫秋的作品往往和“憂愁”“傷感”聯絡在一起。而這兩首詩卻能一掃同類作品常用的低唱悲吟的情調,在構思上另闢蹊徑,在藝術風格上又能各樹一幟,成為千古傳誦的佳作。總的來說,劉詩以格調昂揚見長,徐詩以意境閒適取勝。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兩首詩的立意迥然不同。《秋詞》雖寫於劉禹錫官場生活失意,政治抱負難以施展之時,但詩人卻無絲毫的沮喪和氣餒,而是用“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幅開闊遼遠而又富有生氣的畫面,營造了一種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氣氛。這不僅是現實秋景的客觀描繪,更是詩人人格理想的形象寫照。詩人的豪邁情懷可見一斑。徐璣是南宋中葉“永嘉四靈”之一,平生不熱衷於功名,主張以清新之詞寫閒適之趣。《行秋》代表了其藝術風格。詩中純然一派秋景,秋蟬鳴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鏡,秋葉輕揚,構成一幅安謐恬靜的早秋風景畫。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投身自然、擁抱自然的閒靜安逸的心態。《秋詞》展示了追求人格完善的崇高美,而《行秋》則呈現出“欲辨忘言”的田園牧歌美。其二,藝術手法各有千秋。《秋詞》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文章先從反面立意,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反襯“我言秋日勝春朝”,由虛而實,突出了詩人對秋的獨到見解。尤其一“勝”字,筆力千鈞,堪稱詩眼。第三句描寫遼闊的晴空下一鶴排雲而上的壯景,更是將詩歌引入高潮。這既是實景,也是不甘沉淪,昂然不屈的詩人形象的真實寫照,可謂實中有虛,虛中寓實。而“詩情”本是抽象的,詩人用一“引”字,化虛為實,變無形為有形,以其開闊恢弘的氣勢和濃烈的感情,給讀者以心靈的震撼。《行秋》則運用動靜映襯的寫法。這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以動襯靜。整首詩以動為主,又輔之以鳴蟬、飛葉來增加動感,達到以動襯靜、動靜相生的藝術效果。二是以人物外在的動與內在的靜相互映襯。詩人聽蟬、賞溪、觀葉,“動”無處不在,而這種“動”又與內心的靜緊緊相連。因其“心”靜,才有賞景的情趣;因其“心”靜,聒噪的蟬鳴才變成了悅耳的箏音;因其“心”靜,一葉生浪的細微變化才未逃出作者銳利的目光。因此,動景的描寫也反襯詩人閒適寧靜的心境。全詩用動靜映襯的手法,渲染出一種淡遠寧靜的藝術氛圍,映射出人物的心境。
讀第一聲秋 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他是匈奴族後裔,七世祖劉亮隨魏孝文帝遷洛陽,始改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劉禹錫出生在嘉興,19歲左右遊學長安。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第,接著又登宏詞科。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開始踏上仕途。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書記,參與討伐徐州亂軍。十八年調任渭南縣主簿。次年任監察御史。貞元二十一年(當年八月改元永貞)一月,德宗死,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劉禹錫當時任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與王叔文、王□、柳宗元同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稱為“二王劉柳”。革新只進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鎮的強烈反對。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九月,革新失敗,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初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同時貶為遠州司馬的共八人,史稱“八司馬”。元和九年十二月,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劉禹錫寫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得罪執政,被外放為連州刺史。後來又擔任過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寶曆二年冬,從和州奉召回洛陽。二十二年的貶謫生涯至此結束。大和元年,劉禹錫任東都尚書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長安,就寫了《再遊玄都觀絕句》,表現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以後歷官蘇州、汝州、同州刺史。從開成元年 (836)開始,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閒職。會昌元年(841),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詩歌創作 劉禹錫生前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白居易則稱他為“詩豪”,推崇備至。他的詩歌,傳誦之作極多。劉禹錫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編其著述為“四十通”,又刪取四分之一為“集略”。這是最早的劉禹錫集和選本,今都不傳。《新唐書·藝文志》載《劉禹錫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蒐集遺佚,輯為《外集》10卷,但仍有遺漏。現存劉禹錫集古本主要有三種:①清代避暑山莊舊藏宋紹興八年(1138)董□刻本,題為《劉賓客文集》,屬小字本,今有徐鴻寶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陸游據董本重刻,稱“浙本”。明清以來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屬於這個系統。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蘭館所藏宋刻本,題為《劉夢得文集》,屬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務印書館縮印本。③北京圖書館所藏宋刻殘本《劉夢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兩代的毛晉、惠棟、何焯、馮浩、黃丕烈等人曾對劉禹錫集作過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數是抄本,流傳不廣。現通行劉禹錫集版本:《四部叢刊》本《劉夢得文集》,《四部備要》本《劉賓客文集》,《叢書整合》本《劉賓客文集》。此外,尚有校點本《劉禹錫集》。 劉禹錫的生平事蹟,見於新、舊《唐書》本傳,唐韋絢編《劉賓客嘉話錄》(一稱《劉公嘉話錄》),記錄了劉禹錫晚年有關創作、學問等方面的談話,頗具資料價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劉禹錫年譜》,對劉禹錫的生平和各種史料多有考訂。秋天,西風獵獵,落葉飄零。因而在眾多文人的筆下,寫秋的作品往往和“憂愁”“傷感”聯絡在一起。而這兩首詩卻能一掃同類作品常用的低唱悲吟的情調,在構思上另闢蹊徑,在藝術風格上又能各樹一幟,成為千古傳誦的佳作。總的來說,劉詩以格調昂揚見長,徐詩以意境閒適取勝。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兩首詩的立意迥然不同。《秋詞》雖寫於劉禹錫官場生活失意,政治抱負難以施展之時,但詩人卻無絲毫的沮喪和氣餒,而是用“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幅開闊遼遠而又富有生氣的畫面,營造了一種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氣氛。這不僅是現實秋景的客觀描繪,更是詩人人格理想的形象寫照。詩人的豪邁情懷可見一斑。徐璣是南宋中葉“永嘉四靈”之一,平生不熱衷於功名,主張以清新之詞寫閒適之趣。《行秋》代表了其藝術風格。詩中純然一派秋景,秋蟬鳴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鏡,秋葉輕揚,構成一幅安謐恬靜的早秋風景畫。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投身自然、擁抱自然的閒靜安逸的心態。《秋詞》展示了追求人格完善的崇高美,而《行秋》則呈現出“欲辨忘言”的田園牧歌美。其二,藝術手法各有千秋。《秋詞》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文章先從反面立意,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反襯“我言秋日勝春朝”,由虛而實,突出了詩人對秋的獨到見解。尤其一“勝”字,筆力千鈞,堪稱詩眼。第三句描寫遼闊的晴空下一鶴排雲而上的壯景,更是將詩歌引入高潮。這既是實景,也是不甘沉淪,昂然不屈的詩人形象的真實寫照,可謂實中有虛,虛中寓實。而“詩情”本是抽象的,詩人用一“引”字,化虛為實,變無形為有形,以其開闊恢弘的氣勢和濃烈的感情,給讀者以心靈的震撼。《行秋》則運用動靜映襯的寫法。這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以動襯靜。整首詩以動為主,又輔之以鳴蟬、飛葉來增加動感,達到以動襯靜、動靜相生的藝術效果。二是以人物外在的動與內在的靜相互映襯。詩人聽蟬、賞溪、觀葉,“動”無處不在,而這種“動”又與內心的靜緊緊相連。因其“心”靜,才有賞景的情趣;因其“心”靜,聒噪的蟬鳴才變成了悅耳的箏音;因其“心”靜,一葉生浪的細微變化才未逃出作者銳利的目光。因此,動景的描寫也反襯詩人閒適寧靜的心境。全詩用動靜映襯的手法,渲染出一種淡遠寧靜的藝術氛圍,映射出人物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