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中國近現代著名繪畫大師,文化名人。提起這個名字,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齊白石1864年1月1日出生於湖南湘潭。他自幼學習繪畫,接觸雕花木工,一生結交文化名人、書畫大家,中晚年才一舉成名,可算傳奇。他壽活93歲,晚年依然精神矍鑠,創作不輟,身體健康,令人佩服。
《論語・季氏》中記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大意是說,作為一個有道德追求、注意保護自己的人要注意:年輕時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不要貪戀女色;到壯年時,體魄強壯了,精力旺盛,這時不要爭強鬥狠,過於好勝;步入老年時,身心逐步衰弱,這時要知足常樂,不要貪得無厭。
齊老先生自幼熟讀儒家經典,他結合孔子的“三戒”總結出自己的“七戒”。
戒菸限酒
在生活上,齊老提倡戒菸限酒,他認為飲酒過量會誤事,而吸菸更是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且不夠清潔,影響書畫環境。
說起飲酒,還有件趣事。齊白石晚年時幾乎天天都能收到酒宴的邀請,席間自然有很多人來敬酒,遇到這種情況,齊老都會以“謝謝,不會飲酒”婉拒。不過他也不是滴酒不沾,如果遇到好朋友聚會,興致來了,也會小酌幾杯。一次與著名作家韓瑛珊一起小坐,席間韓先生問齊老如何在晚年保證畫作質量的。齊白石笑而不答,反問韓瑛珊是如何在晚年寫作中保持經常有一些精妙的語句。韓瑛珊回答說其實這是自己年輕時候寫的精美詞句,如今只是拿來加工了一下。飲了幾杯的齊白石哈哈一笑,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原來他之所以在晚年還能夠做到精工細寫,也是因為在年輕時積累了大量的工筆繪畫,如今年歲已高,只是在畫上添了兩筆寫意的背景,反而更受歡迎了!散席後酒意退去,齊老頗有悔意,認為自己酒後失言,今後再不飲酒,朋友們不禁捧腹。
齊白石年輕的時候,跟著師傅學雕花木工,學了一身好手藝,也學會了吸水煙。後來他書畫詩漸有名氣,有了不少追捧者,於是成立了“羅山詩社”,自己擔任社長。一次眾社員在溪邊聚會,提議要寫幾條章程,大家紛紛提議說不要賭博、不要吸菸、不要喝酒。在一片贊同聲中,唯獨齊白石悶悶不語。原來齊白石吸菸成癮,還有一套考究的煙具,一根考究的煙筒,水牛角做的煙盒,盒上刻著精緻的“太白醉酒圖”,頗為喜愛。在眾人的勸說之下,齊白石從衣袋裡掏出煙盒,狠狠地向溪流拋去,並吟詩兩句:“煙從水上去,詩向腹中來”。從此齊白石不吸菸、不備煙,朋友來坊,奉茶相待,友人知情諒解,也抑制著煙癮不吸菸。
對於老年人來說,菸酒癖好要完全戒除確實有一定難度,但一定要控制適度,以不影響生活,不影響健康為準。
戒狂喜戒悲憤
情緒上,齊老提倡戒狂喜戒悲憤,力爭做到寵辱不驚。
民國時期,當時尚未成名的齊白石去拜會有名的書法家譚延闓,特意刻了一枚印章帶去作為禮物。不料譚延闓看了印章竟當眾譏諷道:“此是何物?刀法太爛,太粗了,卻可惜了這樣一塊好石頭。”還命人將印上的字拿去磨平,留下石頭另作他用。在場的其他人都感到難堪,齊白石卻面帶笑容回答:“今日能得您這幾個字教誨,我已知足,受教了。”聽到這話,譚延闓心中對齊白石的態度十分欣賞。
沒過幾年,齊白石聲名鵲起,求字求畫求印的人摩肩接踵,譚延闓這時才感到之前太過唐突,又託朋友請齊白石為自己刻一枚印章。家人朋友都以為齊白石會拒絕,沒想齊老對當年之事隻字不提,欣然應允:“我的印章能得到這樣的大家欣賞,是我的榮幸。”此事在圈內傳開,眾人都對齊老的胸懷寬廣豎起大拇指。
對於他人的評價不過多掛心,如此可拋卻很多煩惱,保持平靜的心情,值得老年朋友多多參詳。
齊老一生經歷頗多,久而久之養成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早年做木匠不得志自不必說,後來得到吳昌碩,徐悲鴻等畫界同行的賞識,結交諸多文化名人也都是淡然處之,沒有那種一鳴驚人、得償所願的心態,依然平靜如水。晚年他的書畫作品在國際畫展上屢有斬獲,他聽了也是不動聲色,鎮靜如常。對於“榮辱” ,齊老先生以“二笑”待之。
對於榮譽他很清醒,“人譽之一笑”。他知道學無止境,天外有天。書畫界流派紛呈,各有千秋,外界尊齊白石是大師,自己卻不能以大師自居。如果驕傲自滿了,就會止步不前。所以,齊白石面對人民藝術家這樣的稱號、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全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國際和平獎獲得者這些榮譽,能夠不得意忘形,也不故步自封,而是泰然處之。
對於批評他很灑脫,“人罵之一笑”。齊老前半生歷盡困苦,四處漂流,深知人情複雜,眾口難調。一幅作品,喜愛者捧到天上,厭惡者踩在腳下,何況還難免心存偏見甚至是嫉賢妒能。對於噓聲、罵聲、倒好聲,雖然難免聲聲入耳,但左耳進右耳出也就是了。
人到老年,反而容易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好的,愛聽的有時會造成心緒不寧;不好的,難聽的更是壓不住火兒。這兩種過於激動的情緒都對身體健康有害無利。希望老年朋友們能夠向齊老先生學習這份灑脫,保持心態平和,延年益壽,安享晚年。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齊白石,中國近現代著名繪畫大師,文化名人。提起這個名字,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齊白石1864年1月1日出生於湖南湘潭。他自幼學習繪畫,接觸雕花木工,一生結交文化名人、書畫大家,中晚年才一舉成名,可算傳奇。他壽活93歲,晚年依然精神矍鑠,創作不輟,身體健康,令人佩服。
齊白石總結自己的養生之道有“七戒”、“八不”,並且一以貫之。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透過一些發生在這位傳奇老人身上的一些故事來了解、體悟他的養生之道。《論語・季氏》中記載:“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大意是說,作為一個有道德追求、注意保護自己的人要注意:年輕時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不要貪戀女色;到壯年時,體魄強壯了,精力旺盛,這時不要爭強鬥狠,過於好勝;步入老年時,身心逐步衰弱,這時要知足常樂,不要貪得無厭。
齊老先生自幼熟讀儒家經典,他結合孔子的“三戒”總結出自己的“七戒”。
戒菸限酒
在生活上,齊老提倡戒菸限酒,他認為飲酒過量會誤事,而吸菸更是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且不夠清潔,影響書畫環境。
說起飲酒,還有件趣事。齊白石晚年時幾乎天天都能收到酒宴的邀請,席間自然有很多人來敬酒,遇到這種情況,齊老都會以“謝謝,不會飲酒”婉拒。不過他也不是滴酒不沾,如果遇到好朋友聚會,興致來了,也會小酌幾杯。一次與著名作家韓瑛珊一起小坐,席間韓先生問齊老如何在晚年保證畫作質量的。齊白石笑而不答,反問韓瑛珊是如何在晚年寫作中保持經常有一些精妙的語句。韓瑛珊回答說其實這是自己年輕時候寫的精美詞句,如今只是拿來加工了一下。飲了幾杯的齊白石哈哈一笑,透露了自己的秘密。原來他之所以在晚年還能夠做到精工細寫,也是因為在年輕時積累了大量的工筆繪畫,如今年歲已高,只是在畫上添了兩筆寫意的背景,反而更受歡迎了!散席後酒意退去,齊老頗有悔意,認為自己酒後失言,今後再不飲酒,朋友們不禁捧腹。
齊白石年輕的時候,跟著師傅學雕花木工,學了一身好手藝,也學會了吸水煙。後來他書畫詩漸有名氣,有了不少追捧者,於是成立了“羅山詩社”,自己擔任社長。一次眾社員在溪邊聚會,提議要寫幾條章程,大家紛紛提議說不要賭博、不要吸菸、不要喝酒。在一片贊同聲中,唯獨齊白石悶悶不語。原來齊白石吸菸成癮,還有一套考究的煙具,一根考究的煙筒,水牛角做的煙盒,盒上刻著精緻的“太白醉酒圖”,頗為喜愛。在眾人的勸說之下,齊白石從衣袋裡掏出煙盒,狠狠地向溪流拋去,並吟詩兩句:“煙從水上去,詩向腹中來”。從此齊白石不吸菸、不備煙,朋友來坊,奉茶相待,友人知情諒解,也抑制著煙癮不吸菸。
對於老年人來說,菸酒癖好要完全戒除確實有一定難度,但一定要控制適度,以不影響生活,不影響健康為準。
戒狂喜戒悲憤
情緒上,齊老提倡戒狂喜戒悲憤,力爭做到寵辱不驚。
民國時期,當時尚未成名的齊白石去拜會有名的書法家譚延闓,特意刻了一枚印章帶去作為禮物。不料譚延闓看了印章竟當眾譏諷道:“此是何物?刀法太爛,太粗了,卻可惜了這樣一塊好石頭。”還命人將印上的字拿去磨平,留下石頭另作他用。在場的其他人都感到難堪,齊白石卻面帶笑容回答:“今日能得您這幾個字教誨,我已知足,受教了。”聽到這話,譚延闓心中對齊白石的態度十分欣賞。
沒過幾年,齊白石聲名鵲起,求字求畫求印的人摩肩接踵,譚延闓這時才感到之前太過唐突,又託朋友請齊白石為自己刻一枚印章。家人朋友都以為齊白石會拒絕,沒想齊老對當年之事隻字不提,欣然應允:“我的印章能得到這樣的大家欣賞,是我的榮幸。”此事在圈內傳開,眾人都對齊老的胸懷寬廣豎起大拇指。
對於他人的評價不過多掛心,如此可拋卻很多煩惱,保持平靜的心情,值得老年朋友多多參詳。
齊老一生經歷頗多,久而久之養成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早年做木匠不得志自不必說,後來得到吳昌碩,徐悲鴻等畫界同行的賞識,結交諸多文化名人也都是淡然處之,沒有那種一鳴驚人、得償所願的心態,依然平靜如水。晚年他的書畫作品在國際畫展上屢有斬獲,他聽了也是不動聲色,鎮靜如常。對於“榮辱” ,齊老先生以“二笑”待之。
對於榮譽他很清醒,“人譽之一笑”。他知道學無止境,天外有天。書畫界流派紛呈,各有千秋,外界尊齊白石是大師,自己卻不能以大師自居。如果驕傲自滿了,就會止步不前。所以,齊白石面對人民藝術家這樣的稱號、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全華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國際和平獎獲得者這些榮譽,能夠不得意忘形,也不故步自封,而是泰然處之。
對於批評他很灑脫,“人罵之一笑”。齊老前半生歷盡困苦,四處漂流,深知人情複雜,眾口難調。一幅作品,喜愛者捧到天上,厭惡者踩在腳下,何況還難免心存偏見甚至是嫉賢妒能。對於噓聲、罵聲、倒好聲,雖然難免聲聲入耳,但左耳進右耳出也就是了。
人到老年,反而容易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好的,愛聽的有時會造成心緒不寧;不好的,難聽的更是壓不住火兒。這兩種過於激動的情緒都對身體健康有害無利。希望老年朋友們能夠向齊老先生學習這份灑脫,保持心態平和,延年益壽,安享晚年。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