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有句俗話說:“狗饞了舔油桶,人饞了當媒人。”意思就是倘若替別人做媒果真成就了一段姻緣的話,媒人(紅娘)就能在男女完婚的大喜日子裡被當成座上賓來盛情款待,假如遇到一對出手大方的俊男靚女,通常媒人還能收受一點男女雙方為表達感激之情而送來的禮品。
每當想起家鄉這句關於媒人的俗話,總會讓人聯想到《金瓶梅》裡的賣茶王婆來。《金瓶梅》這部長篇小說,作家塑造了賣茶王婆這位巧舌如簧、自私貪婪、謀財害命的北宋時期的媒婆形象。小說第二回“俏潘娘簾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說技”當中,對賣茶王婆進行了入木三分的精細刻畫,這賣茶王婆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角色,她表面上以開茶坊為招牌,實則“做媒婆,做賣婆,做牙婆,又會收小的,也會抱腰,又善放刁。”賣茶王婆到底都有哪些招數與伎倆呢?作家這樣精雕細刻地寫道:
“開言欺陸賈,出口勝隋何。只憑說六國唇槍,全仗話三齊舌劍。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說擺對。解使三里門內女,遮英九皈殿中仙。玉皇殿上侍香金童,把臂拖來;王母宮中傳言玉女,攔腰抱住。略施奸計,使阿羅漢抱住比丘尼;才用機關,交李天王摟定鬼子母。甜言說誘,男如封涉也生心;軟語調合,女似麻姑須亂性。藏頭露尾,攛掇淑女害相思;送暖偷寒,凋弄嫦娥偷漢子。”
按理說,古代人們對做媒之人的嘉言懿行還是積極肯定的,民間對做媒之人都有許多美稱,諸如紅娘、保山、冰人、媒妁、月老等等,關鍵是做媒之人的言行一定要合乎當時當地的社會規則、風俗習慣、道德規範和人情世故。而賣茶王婆這個媒婆的行為恰恰超出了世俗人倫和情理約束,賣茶王婆明明知道西門慶家裡有老婆,妻妾成群,況且潘金蓮也是個有夫之婦。再者,這王婆也明明知道眼前的武大雖然相貌奇醜,軟弱可欺,但是武大身後卻有一個勇猛無比、嫉惡如仇、號稱“打虎英雄”的兄弟武松,卻偏偏要鋌而走險地為西門慶做媒,花言巧語地把潘金蓮介紹給西門慶,明目張膽地撮合西門慶與潘金蓮勾搭成奸。賣茶王婆為何明知故犯、膽大妄為地亂點鴛鴦譜呢?
首先,賣茶王婆自私貪婪、利慾薰心、愛錢如命的本性促使她為了蠅頭小利而助紂為虐、謀財害命。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作為北宋時期封建社會里把說媒當作謀生手段、當作從事職業的賣茶王婆,她的嗅覺等感知器官那是相當靈敏的,時時刻刻都在留意、觀察、捕捉著能夠從其身上搜刮點滴油水的獵物,而西門慶與潘金蓮之間細微的風吹草動又怎能逃脫賣茶王婆的眼睛呢?這賣茶王婆好不容易才逮住了一對不安分守己、相互勾搭的出軌男女,又怎能不見縫插針、見風使舵地牢牢抓住呢?她才不管不顧西門慶是個有婦之夫,況且妻妾成群,更不管不顧潘金蓮也是個有夫之婦,只要能從西門大官人身上恨恨地敲上一筆就行!
當西門慶以送十兩銀子為誘餌,拉攏賣茶王婆為其說合他與潘金蓮的好事之時,這賣茶王婆表現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顯然十兩銀子還滿足不了她的胃口,她既不當即收受,也不推辭拒絕,而是不慌不忙地同西門慶談起了條件,直言不諱地告訴西門慶“挨光(偷情)”的“十分光”,假如使錢九分九釐,也就難以成功!賣茶王婆以此來考驗西門慶舍不捨得花錢,說話算不算數,行動守不守信用。令人驚歎叫絕的是,賣茶王婆為西門慶口授“挨光(偷情)”的第一分“光”,便是誇讚裁縫家裡出來的潘金蓮做得一手絕好針線活兒,要西門慶為她“買一匹藍綢、一匹白綢、一匹白絹,還有十兩好綿!”賣茶王婆要透過央及潘金蓮為她(指王婆)做一身壽衣為時機,為西門慶同潘金蓮約會偷情牽線搭橋。十兩銀子給不給沒關係,先給我“買一匹藍綢、一匹白綢、一匹白絹,還有十兩好綿!” 賣茶王婆這種步步為營的敲詐勒索,活脫脫地表現了她自私、圓滑、貪婪的本性。
其次,賣茶王婆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低微身世和所處的生存環境促使她為了掙錢活口、維持生計而不顧個人安危。小說第二回“俏潘娘簾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說技”透過賣茶王婆與西門慶的幾次對話可以看出,這老王婆在三十六歲時就不幸死了丈夫,年紀輕輕守了寡不說,偏偏又養了個不爭氣、沒出息的兒子,跟著一個淮上客人離家出走,始終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孤身一人的老王婆雖然開了一家茶坊,但是生意卻很冷清。
用她自己的話說,這賣茶生意又叫鬼打更,更何況三年前的六月初三下大雪,她那天賣了個泡茶,生意一直好不起來。為了討口飯吃,她就靠給人做媒、拾掇一些別人施捨的舊衣服再賣掉、有時候還幫別人接生個小孩、還撮合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還會針灸看病。老王婆無依無靠的日子本來就過得十分艱難,再加上自身一年比一年老邁,眼下的窮苦日子不僅要往下推度,還得為死後的棺材壽衣著想,也難怪她會打起“賺他幾個風流錢使”的算盤,陷入充當謀財害命幫兇的泥潭,不能自拔。
第三,賣茶王婆所處那個經濟蕭條、民生凋敝、底層百姓苦不堪言的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不僅等級森嚴、貧富懸殊、制度缺失、管理混亂,而且沒有法理約束和道德規範,官場上腐敗盛行、賣官鬻爵,商場上為富不仁、欺行霸市、爾詐我虞,特別是家庭婚姻倫理上,封建官僚、紈絝弟子等有錢有勢群體,崇尚一夫多妻,妻妾成群,買賣婚姻盛行,人們心理失衡,行為失範,道德倫理觀念淡薄。尤其是像賣茶王婆這樣的底層弱勢者,不僅自身缺少應有的生存和人格尊嚴,而且對地痞惡霸存在著盲目的畏懼與攀附心理,往往會進一步墮落成為浪蕩公子的幫兇與爪牙。
家鄉有句俗話說:“狗饞了舔油桶,人饞了當媒人。”意思就是倘若替別人做媒果真成就了一段姻緣的話,媒人(紅娘)就能在男女完婚的大喜日子裡被當成座上賓來盛情款待,假如遇到一對出手大方的俊男靚女,通常媒人還能收受一點男女雙方為表達感激之情而送來的禮品。
每當想起家鄉這句關於媒人的俗話,總會讓人聯想到《金瓶梅》裡的賣茶王婆來。《金瓶梅》這部長篇小說,作家塑造了賣茶王婆這位巧舌如簧、自私貪婪、謀財害命的北宋時期的媒婆形象。小說第二回“俏潘娘簾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說技”當中,對賣茶王婆進行了入木三分的精細刻畫,這賣茶王婆是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角色,她表面上以開茶坊為招牌,實則“做媒婆,做賣婆,做牙婆,又會收小的,也會抱腰,又善放刁。”賣茶王婆到底都有哪些招數與伎倆呢?作家這樣精雕細刻地寫道:
“開言欺陸賈,出口勝隋何。只憑說六國唇槍,全仗話三齊舌劍。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說擺對。解使三里門內女,遮英九皈殿中仙。玉皇殿上侍香金童,把臂拖來;王母宮中傳言玉女,攔腰抱住。略施奸計,使阿羅漢抱住比丘尼;才用機關,交李天王摟定鬼子母。甜言說誘,男如封涉也生心;軟語調合,女似麻姑須亂性。藏頭露尾,攛掇淑女害相思;送暖偷寒,凋弄嫦娥偷漢子。”
按理說,古代人們對做媒之人的嘉言懿行還是積極肯定的,民間對做媒之人都有許多美稱,諸如紅娘、保山、冰人、媒妁、月老等等,關鍵是做媒之人的言行一定要合乎當時當地的社會規則、風俗習慣、道德規範和人情世故。而賣茶王婆這個媒婆的行為恰恰超出了世俗人倫和情理約束,賣茶王婆明明知道西門慶家裡有老婆,妻妾成群,況且潘金蓮也是個有夫之婦。再者,這王婆也明明知道眼前的武大雖然相貌奇醜,軟弱可欺,但是武大身後卻有一個勇猛無比、嫉惡如仇、號稱“打虎英雄”的兄弟武松,卻偏偏要鋌而走險地為西門慶做媒,花言巧語地把潘金蓮介紹給西門慶,明目張膽地撮合西門慶與潘金蓮勾搭成奸。賣茶王婆為何明知故犯、膽大妄為地亂點鴛鴦譜呢?
首先,賣茶王婆自私貪婪、利慾薰心、愛錢如命的本性促使她為了蠅頭小利而助紂為虐、謀財害命。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作為北宋時期封建社會里把說媒當作謀生手段、當作從事職業的賣茶王婆,她的嗅覺等感知器官那是相當靈敏的,時時刻刻都在留意、觀察、捕捉著能夠從其身上搜刮點滴油水的獵物,而西門慶與潘金蓮之間細微的風吹草動又怎能逃脫賣茶王婆的眼睛呢?這賣茶王婆好不容易才逮住了一對不安分守己、相互勾搭的出軌男女,又怎能不見縫插針、見風使舵地牢牢抓住呢?她才不管不顧西門慶是個有婦之夫,況且妻妾成群,更不管不顧潘金蓮也是個有夫之婦,只要能從西門大官人身上恨恨地敲上一筆就行!
當西門慶以送十兩銀子為誘餌,拉攏賣茶王婆為其說合他與潘金蓮的好事之時,這賣茶王婆表現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顯然十兩銀子還滿足不了她的胃口,她既不當即收受,也不推辭拒絕,而是不慌不忙地同西門慶談起了條件,直言不諱地告訴西門慶“挨光(偷情)”的“十分光”,假如使錢九分九釐,也就難以成功!賣茶王婆以此來考驗西門慶舍不捨得花錢,說話算不算數,行動守不守信用。令人驚歎叫絕的是,賣茶王婆為西門慶口授“挨光(偷情)”的第一分“光”,便是誇讚裁縫家裡出來的潘金蓮做得一手絕好針線活兒,要西門慶為她“買一匹藍綢、一匹白綢、一匹白絹,還有十兩好綿!”賣茶王婆要透過央及潘金蓮為她(指王婆)做一身壽衣為時機,為西門慶同潘金蓮約會偷情牽線搭橋。十兩銀子給不給沒關係,先給我“買一匹藍綢、一匹白綢、一匹白絹,還有十兩好綿!” 賣茶王婆這種步步為營的敲詐勒索,活脫脫地表現了她自私、圓滑、貪婪的本性。
其次,賣茶王婆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低微身世和所處的生存環境促使她為了掙錢活口、維持生計而不顧個人安危。小說第二回“俏潘娘簾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說技”透過賣茶王婆與西門慶的幾次對話可以看出,這老王婆在三十六歲時就不幸死了丈夫,年紀輕輕守了寡不說,偏偏又養了個不爭氣、沒出息的兒子,跟著一個淮上客人離家出走,始終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孤身一人的老王婆雖然開了一家茶坊,但是生意卻很冷清。
用她自己的話說,這賣茶生意又叫鬼打更,更何況三年前的六月初三下大雪,她那天賣了個泡茶,生意一直好不起來。為了討口飯吃,她就靠給人做媒、拾掇一些別人施捨的舊衣服再賣掉、有時候還幫別人接生個小孩、還撮合不正當的男女關係、還會針灸看病。老王婆無依無靠的日子本來就過得十分艱難,再加上自身一年比一年老邁,眼下的窮苦日子不僅要往下推度,還得為死後的棺材壽衣著想,也難怪她會打起“賺他幾個風流錢使”的算盤,陷入充當謀財害命幫兇的泥潭,不能自拔。
第三,賣茶王婆所處那個經濟蕭條、民生凋敝、底層百姓苦不堪言的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不僅等級森嚴、貧富懸殊、制度缺失、管理混亂,而且沒有法理約束和道德規範,官場上腐敗盛行、賣官鬻爵,商場上為富不仁、欺行霸市、爾詐我虞,特別是家庭婚姻倫理上,封建官僚、紈絝弟子等有錢有勢群體,崇尚一夫多妻,妻妾成群,買賣婚姻盛行,人們心理失衡,行為失範,道德倫理觀念淡薄。尤其是像賣茶王婆這樣的底層弱勢者,不僅自身缺少應有的生存和人格尊嚴,而且對地痞惡霸存在著盲目的畏懼與攀附心理,往往會進一步墮落成為浪蕩公子的幫兇與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