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12719458182

    春江花月夜

    唐 ·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對於這首詩來說,之所以孤篇壓全唐,是因為它把大唐引進了詩歌時代,雖說“初唐四傑”在唐詩的過渡種起到了作用,但“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即使是名氣最大的王勃也只是留下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詩句,幾乎沒有另外的詩篇能夠令人振奮,更不用說將大唐詩歌發揚,為後人提供典範。ps: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同時入霸詩壇,稱為初唐四傑。四傑在古詩向律詩的過渡中起到了開拓作用。文武雙全的裴行儉對四人卻十分輕視,說士人要有遠大前程,首先靠器識,其次才是文藝。王勃雖有文才,但浮躁淺露,不象享受爵祿的材料。楊炯大概可以做個知縣,其餘人能得好死就算不錯了。這些評說足見新詩的發展道路艱難。對打破宮體詩的束縛、鋪平新詩發展之路,初唐四傑是有貢獻的,杜甫評四傑詩說“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個評價既是對當時詩壇基本態度的客觀反映,也是對四傑詩的確評。在六朝浮華文風籠罩下,宋之問、閻朝隱等宮廷倖臣成了詩壇上一夥把頭式人物。盧照鄰和駱賓王始終在齊梁餘風裡打轉,王勃和楊炯又一個早死、一個遠宦,因此初唐四傑的成就並不大。

    它的地位:

    聞一多先生曾給這首詩以極高的評價:“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又說“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從這邊回頭一望,連劉希夷都是過程了,不用說盧照鄰和他的配角駱賓王,更是過程的過程。”說張若虛與他的《春江花月夜》為盛唐詩掃清了前路(還有另一個人是陳子昂),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可估計的。 的確如此!《春江花月夜》既富於南方民歌的色彩與風調,又較成功地運用了經過齊梁到唐初百年醞釀接近完成的新詩格律,還首次探索了七言詩中以小組轉韻結合長篇的技巧,三者的糅合是那樣完美,給後來的詩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這理所當然是個頂峰。

    沒有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句, 也許後來就沒有大詩人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以及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句。而第四組的起句“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與劉希夷的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則如出一轍,我們不禁思考,有多少詩人從這首詩得到了多少靈感。

    它的哲學: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起始四句就把全詩春、江、花、月、夜五個主要意象中的四個一併推出,頓時就營造了一幅大江東去,明月孤懸,春潮澎湃,夜野無垠的遼闊、深邃的畫面,一下子就確定了全詩雄渾壯美的基調。雖然另一箇中心意象“花”要到下一句才出現。

    但詩人的關注點卻不在景色。他描寫春、江、花、月、夜的壯美,是為了引出人在這樣壯美的自然面前不禁產生“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問。這是個宏大而古老的疑問,是哲學的根本問題之一,即便有了愛因斯坦有了霍金,即便到了今天,也沒有誰能真正回答這個疑問。

    也許正是無法解答,甚至永遠都無法解答的疑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才具有了永恆的魅力。

    至於詩的後半部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就有些迷惘和無奈了,因而也是傷感的。這迷惘、無奈和傷感正是大自然的永恆和人生的短暫引發的,正是前面那一無解的哲學問題給人來帶來的困擾。

    是啊,面對春,江,花,月如此美妙永恆的大自然,個體渺小、生命短暫的人怎麼能不產生失落傷感,甚至絕望的心情呢?

    它的音律:

    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互動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後應,既迴環反覆,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 詩人創造的這種詩歌語言形式,後來發展成為散曲和民歌中的“頂針續麻體”,至今中國詩壇還留有它動人的影子。

    ——————個人見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檢都是空腹去,體檢完醫院提供早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