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淡禪風

    以上證指數為例,這個指數分為二部分,基點和基期內的上漲的點數之和。上證的基點是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 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釋出,基點就是100點。基期就是從91年7月15日到今天的時間。基期內的點數是透過

    1.先計算出所有股票在上證這邊的所佔的權重,就是股票的市值佔所有上證總市值的比重。

    2.再由當天的漲跌幅按所佔的權重換算出對指數貢獻度。如中石油權重為10%,只是打比方,那中石油漲停10%,上漲了100個點,對指數的貢獻就是指數上漲1%,上漲10個點。

    3.這個指數在交易時間內是一直變化的,計算就是按當下每一筆成交的價格來計算的。比如說11:00分的中石油的最後一筆交易價格是10元,那就以10元的價格來計算他的市值以及比重,再按當下的漲跌幅換算出對指數的貢獻。

    指數就是用那個基點100加上基期內的漲幅計算出來的。當然還有一些別的修正規定,如新股在第二天計算,分紅的不計算在內,還有幾條規定,但大體上就是這樣算出來的。

  • 2 # 小飛哥論財

    上漲指數的每天走勢是由所有在上證指數內的個股的漲跌疊加計算而來的。

    上證指數及運算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

    (簡稱上證指數)是指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的綜合,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

    計算:

    上證綜合指數等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

    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Σ(股價×發行股數);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以當日所有樣本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

    每日指數變動

    在股市,對個股而言,因為它的買入賣出力量較量,而且買賣力量不均,所以每都有漲跌狀態,隨著漲跌,市值也隨著變化。

    依據每個個股的最新市值的變化,進行加權計算,就能計算出最新指數。也能計算出指數變化幅度。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我是小飛哥,喜歡的可以加我關注。

  • 3 # JohnTim2018

    上證指數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釋出,是把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所有股票都納入計算的綜合指數,反映滬市股價變動的整體情況。

    上證指數的理論演算法是:先計算當日每個股票的總市值(價格乘以總股本),彙總起來,就是當日滬市的總市值。再除以基期1990年12月19日滬市的總市值,然後乘以100這個放大因子,就得到上證指數。

    在上證所成立初期,股票就是寥寥可數的那幾個,分子分母是可比的,以上演算法還可以施行。隨著後面新股的陸續增加,分子與分母不可比了,明顯不能按以上公式計算。解決的辦法也不難,只須把公式稍為變形就可。現在上證指數通常的演算法是:今日上證指數等於今日滬市總市值除以昨日滬市總市值,再乘以昨日上證指數。這個連環演算法,解決了某些日子又有股票新上市或股票出現分紅送股除權的新問題。

    上證指數以總股本為權重參與計算,但在股票行情中,只有流通股才能參加交易,這是它在演算法上的重大不足之處。例如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在上證所上市,按新股計入指數的規則從第11個交易日開始就納入上證指數的計算。當時中國石油的流通股是30億(上市三個月後網下配售的10億股上市,流通股增加到40億),而那時中國石油的總股本有1830億,因為按總股本計入上證指數,中國石油成為第一權重股,這種流通股與總股本的巨大差別形成的槓桿現象使中國石油常常受到大資金的操縱。當然現在中國石油已經全流通了,操縱的難度明顯增大了很多。

    由於中國股市新股上市時有部分股票要在一兩年或幾年後才能流通,這使得上證指數的演算法缺陷一直沒有得到糾正。後來在編制上證50、滬深300等指數時,都注意到這個問題,改為採用流通股作為權重了。

    在行情軟體上,除了顯示上證指數的分時圖外,有很多軟體還顯示上證領先指數,即在計算上證指數時去掉總股本權重得出的結果。此時小盤股相對活躍,上漲時該指數經常跑在上證指數上方,下跌時一般位於上證指數下方,故稱領先指數。

    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深圳綜指也是把深交所全部股票都計算在內的,原來買賣深市股票的投資者很重視深圳綜指。但在1995年以後,深交所學習美國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香港恆生指數等的編制方法,選取40只股票編制深圳成指,在行情釋出時以它作為深市的風向標。1995年2月20日開始釋出深圳成指,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演算法類似上證指數,但權重由總股本改成流通股。

    自2015年5月20日起,為更好反映深圳市場的結構性特點,適應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需要,深交所對深證成指實施擴容改造,深證成指樣本股數量從40家擴大到500家,以充分反映深圳市場的執行特徵。

    但美國、香港股市重視成份股投資的做法在中國卻行不通,滬深股市還是以板塊輪動來做行情,因而股民一般都不看重深圳成指,雖然深圳綜指仍可以查到,還是不如深圳成指那樣位於行情軟體最顯眼處,大家也就慢慢地淡忘了它。再加上後來深市又有中小板和創業板指數,所以在衡量主機板的情況時,投資者基本只看上證指數了,各種股市報道和分析也著重在它上面。這提高了頗有爭議的上證指數的地位,圍繞著它的博弈和操縱日趨白熱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士用爽膚水哪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