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在於兩伊戰爭(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是發生在伊朗伊斯蘭隔命(爆發於1978年,至1979年2月取得勝利)之後。
伊朗伊斯蘭隔命使伊朗和美國的關係發生了劇變,由之前的盟友變成了仇敵。因此,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在選邊站隊方面,自然是力挺伊拉克。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在美國和西方列強的影響下,也選擇了幫助伊拉克。
但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債務(其中就包括欠科威特140億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降低石油產量,上漲石油價格,這樣它可以償還這筆債務。相反地科威特提高了其產量,造成油價下降,希望以此來迫使伊拉克解決它們之間的邊境爭執。
此外伊拉克指責科威特借兩伊戰爭的機會在伊拉克境內建立軍事基地。伊拉克宣告,它作為其它阿拉伯國家與伊朗之間的緩衝地帶,在兩伊戰爭中為所有阿拉伯國家做出了貢獻,因此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應該免除伊拉克的戰爭貸款。
再加上兩伊戰爭幾乎破壞了伊拉克在波斯灣的所有港口設施,摧毀了它的石油外輸能力。許多伊拉克人認為,兩伊戰爭再次爆發是必然的,因此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見,它必須佔據更多的地區,尤其是在離戰場較遠的,比較安全的地區佔據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個目標。
但伊拉克此舉卻嚴重牽動美國及其他許多西方國家的神經。首先,海灣地區擁有極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世界20個特大的油田,有11個在海灣地區。海灣地區生產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國、西歐、日本進口的石油,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海灣地區。如果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後進而佔領沙烏地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這猶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業國的咽喉。屆時,薩達姆利用手中的石油伍器,可以擺佈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可以進而對它們指手劃腳。這是美國和其他一些主要工業國家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其次,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國,它在國外的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另外,它在西方國家還持有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股份。如果這些資財被伊拉克抽走,也將給西方經濟造成鉅額損失。
僅憑以上兩點,當伊拉克發動對科威特的進攻時,西方肯定是坐不住的。
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在於兩伊戰爭(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是發生在伊朗伊斯蘭隔命(爆發於1978年,至1979年2月取得勝利)之後。
伊朗伊斯蘭隔命使伊朗和美國的關係發生了劇變,由之前的盟友變成了仇敵。因此,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在選邊站隊方面,自然是力挺伊拉克。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在美國和西方列強的影響下,也選擇了幫助伊拉克。
但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債務(其中就包括欠科威特140億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降低石油產量,上漲石油價格,這樣它可以償還這筆債務。相反地科威特提高了其產量,造成油價下降,希望以此來迫使伊拉克解決它們之間的邊境爭執。
此外伊拉克指責科威特借兩伊戰爭的機會在伊拉克境內建立軍事基地。伊拉克宣告,它作為其它阿拉伯國家與伊朗之間的緩衝地帶,在兩伊戰爭中為所有阿拉伯國家做出了貢獻,因此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應該免除伊拉克的戰爭貸款。
再加上兩伊戰爭幾乎破壞了伊拉克在波斯灣的所有港口設施,摧毀了它的石油外輸能力。許多伊拉克人認為,兩伊戰爭再次爆發是必然的,因此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見,它必須佔據更多的地區,尤其是在離戰場較遠的,比較安全的地區佔據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個目標。
但伊拉克此舉卻嚴重牽動美國及其他許多西方國家的神經。首先,海灣地區擁有極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世界20個特大的油田,有11個在海灣地區。海灣地區生產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國、西歐、日本進口的石油,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海灣地區。如果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後進而佔領沙烏地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這猶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業國的咽喉。屆時,薩達姆利用手中的石油伍器,可以擺佈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可以進而對它們指手劃腳。這是美國和其他一些主要工業國家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其次,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國,它在國外的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另外,它在西方國家還持有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股份。如果這些資財被伊拉克抽走,也將給西方經濟造成鉅額損失。
僅憑以上兩點,當伊拉克發動對科威特的進攻時,西方肯定是坐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