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為何屢次忍讓與遷就於潘金蓮 的色誘、指責甚至謾罵?
鴻篇鉅製《金瓶梅》最擅長運用暗示這種藝術手法,開篇第一回諷喻“色”的危害時這樣寫道:“你說那坐懷不亂的柳下惠,閉門不納的魯男子,與那秉燭達旦的關雲長,古今能有幾人?”表面上看,這是在感慨面對女色能夠堅守氣節的男子著實少之又少,究其實,是在暗示武松就是一位不為女色所動的錚錚鐵漢,更為武松後來面對潘金蓮的勾引嗤之以鼻的實際表現了埋下了伏筆,預設了鋪墊。
全書第一回篇末,潘金蓮自從見到相貌堂堂的武松,把他同武大兩相對比之後,心裡便打起了不守婦道的歪主意。這女人不僅忙裡忙外,殷勤侍候,好飯好酒款待武松,而且執意要讓在衙門當差的武松搬到她家來住,武松不好推卻,只得收拾行李鋪蓋,來到哥嫂家裡。
潘金蓮更是歡喜得如同拾到了金元寶一般,挽留他在家裡吃飯。從此之後,武松每日去縣衙當差,不論早歸遲歸,潘金蓮總是畢恭畢敬地伺候“英雄小二哥”。在這一個多月的日子裡,潘金蓮常常用言語挑逗他,生性耿直的武松一直佯裝不知,不理不睬。而潘金蓮卻還不死心,得寸進尺。
這天潘金蓮又早早地把武大打發出去賣炊餅,把屋門關得嚴嚴實實。藉著給武松敬酒,乘機酥胸微露。潘金蓮接連給武松敬了三、四杯酒,她自己也三杯酒下肚,當她藉著酒勁慾火難耐之時,就挑逗性地在武松肩上捏了一把。武松還是低頭不語,無動於衷。當潘金蓮拿著自己呷了一口之後只剩下半杯的酒盅,強迫武松喝了杯裡的剩酒,直逼武松就範。
這時武松的忍讓已經達到了極限,他怒不可遏,奪過酒杯,扔到地面,怒斥潘金蓮不知羞恥。潘金蓮見勾搭武松不成,反被他痛斥了一頓。心裡極為不滿,武大回來後,潘金蓮竟然不顧武松感受,當著武大的面反誣武松調戲她。面對潘金蓮的無理取鬧,栽贓汙衊,武松又一次選擇了剋制與忍讓,決定離開哥嫂家搬回原來的住處。
十幾天之後,武松奉知縣之命去出外當差。臨行前,武松帶著士兵,特意從街上買了一瓶酒與幾樣菜蔬來到哥嫂家辭行。武松安排士兵下廚做好下酒菜。他先向哥哥武大敬酒,叮囑哥哥在他離開之日,要比平日少賣一些炊餅,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歸家後便下了簾子。
武松又舉著酒杯為潘金蓮敬酒,言辭裡表達了希望嫂嫂多多擔待哥哥,全靠嫂嫂做主、求得家庭太平穩定的懇切之情。可惜武松的善意提醒、好言相勸卻被潘金蓮誤解,一句“籬牢犬不入”的逆耳忠言讓潘金蓮大為惱火,惹得她脖漲臉紅地當場大罵武松,顯出一種得理不饒人的樣子,不肯善罷甘休。始料未及的尷尬場面,使武松坐立不安,只得同哥哥武大灑淚而別。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面對潘金蓮的色誘、指責甚至辱罵,按照武松的性格,他早就按捺不住滿腔怒火,狠狠地教訓一頓潘金蓮這個過於自負、放蕩不羈的女人,可是武松卻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了剋制、忍讓與遷就。武松為何多次忍讓與遷就於潘金蓮的色誘、指責甚至謾罵?
首先生動形象地彰顯了武松不好女色、愛憎分明、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和氣節。西門慶之流仗著自身闊綽富餘的資財,三妻四妾,沆瀣一氣、見色起意、荒淫無度,擾亂了正常的人倫秩序和行為規範,敗壞了社會風氣和倫理道德。而武松雖然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勞推度光陰,日子過得清貧簡樸,但是卻潔身自好,清清白白,乾乾淨淨。作品運用對比手法,透過武松與西門慶之流在對待女色上的鮮明對比,突出地襯托出武松 “出汙泥而不染”、 卓爾不群的形象氣質與風骨。
其次,真切細膩地刻畫了武松看似五大三粗、實則粗中有細的鮮明性格。聯想武松在景陽岡一頓拳腳打死那隻吊睛白額大虎的傳奇經過,眼前就會活靈活現地跳動著武松膂力過人、武藝超群、勇猛頑強的威武形象。表面上看,打虎英雄武松高大威猛、彪悍粗魯,實則行事縝密,心細如髮,他時時處處把潘金蓮當作自己的嫂嫂看待,當潘金蓮一次又一次地用色相來無理挑逗武松之時,當武松嚴詞制止了潘金蓮露骨的勾引而引來這婦人的惡言謾罵之時,武松發自內心地希望透過剋制與忍讓換來潘金蓮對哥哥武大的包容與體諒,殷切盼望哥嫂平等相處、平安穩定。武松在怒不可遏的關鍵時刻能夠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平心靜氣地化解一觸即發的矛盾衝突,足見武松著眼長遠、不拘小節、慎重周密的處事態度和心態。
第三,細緻入微地表現了武松對哥哥武大的同胞深情、切膚之愛與牽腸掛肚,折射出武松魁梧英俊、威武不屈的身軀內那顆同情弱者、寬厚仁慈的善良心靈。自從武松與哥哥武大分別以來,他心裡一直牽掛著哥哥武大的生活情景與處境。兄弟見面之後,當武松目睹潘金蓮與哥哥武大相貌上的差別,當即為哥哥的家庭穩定與未來命運而擔憂。而潘金蓮對武松的幾次色誘舉動,更讓武松暗自為哥哥武大今後能否過上安穩日子而柔腸百結,憂心忡忡。武松想到,眼前水性楊花的女人竟然連他這個“小叔子”都敢調戲,往後一旦遇上浪蕩漂浮的美貌男子難保她能坐懷不亂、守身如玉?故而武松把哥哥武大未來的平安穩定寄託在嫂嫂潘金蓮身上,而武松從自己同潘金蓮的口舌交鋒上已經預料到這個女人的極不可靠與放蕩不羈。武松此時此地的擔心與疑慮最終被殘酷的現實結果所證實,而他滿肚子希望哥哥武大能夠一生平安的願望也被悲慘悽苦的結局所破滅。從武松對潘金蓮的善意忠告、幾次忍讓、臨別對哥哥武大的關照提醒等細節看出,武松重情重義、同情弱者、摯愛兄長的忠誠品質、寬厚胸襟和善良心靈。
打老虎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後來為啥108將中就武松成了“獨臂俠”,書中說他的“麒麟臂”斷了,這是施耐庵的隱喻,你懂的。
武松為何屢次忍讓與遷就於潘金蓮 的色誘、指責甚至謾罵?
鴻篇鉅製《金瓶梅》最擅長運用暗示這種藝術手法,開篇第一回諷喻“色”的危害時這樣寫道:“你說那坐懷不亂的柳下惠,閉門不納的魯男子,與那秉燭達旦的關雲長,古今能有幾人?”表面上看,這是在感慨面對女色能夠堅守氣節的男子著實少之又少,究其實,是在暗示武松就是一位不為女色所動的錚錚鐵漢,更為武松後來面對潘金蓮的勾引嗤之以鼻的實際表現了埋下了伏筆,預設了鋪墊。
全書第一回篇末,潘金蓮自從見到相貌堂堂的武松,把他同武大兩相對比之後,心裡便打起了不守婦道的歪主意。這女人不僅忙裡忙外,殷勤侍候,好飯好酒款待武松,而且執意要讓在衙門當差的武松搬到她家來住,武松不好推卻,只得收拾行李鋪蓋,來到哥嫂家裡。
潘金蓮更是歡喜得如同拾到了金元寶一般,挽留他在家裡吃飯。從此之後,武松每日去縣衙當差,不論早歸遲歸,潘金蓮總是畢恭畢敬地伺候“英雄小二哥”。在這一個多月的日子裡,潘金蓮常常用言語挑逗他,生性耿直的武松一直佯裝不知,不理不睬。而潘金蓮卻還不死心,得寸進尺。
這天潘金蓮又早早地把武大打發出去賣炊餅,把屋門關得嚴嚴實實。藉著給武松敬酒,乘機酥胸微露。潘金蓮接連給武松敬了三、四杯酒,她自己也三杯酒下肚,當她藉著酒勁慾火難耐之時,就挑逗性地在武松肩上捏了一把。武松還是低頭不語,無動於衷。當潘金蓮拿著自己呷了一口之後只剩下半杯的酒盅,強迫武松喝了杯裡的剩酒,直逼武松就範。
這時武松的忍讓已經達到了極限,他怒不可遏,奪過酒杯,扔到地面,怒斥潘金蓮不知羞恥。潘金蓮見勾搭武松不成,反被他痛斥了一頓。心裡極為不滿,武大回來後,潘金蓮竟然不顧武松感受,當著武大的面反誣武松調戲她。面對潘金蓮的無理取鬧,栽贓汙衊,武松又一次選擇了剋制與忍讓,決定離開哥嫂家搬回原來的住處。
十幾天之後,武松奉知縣之命去出外當差。臨行前,武松帶著士兵,特意從街上買了一瓶酒與幾樣菜蔬來到哥嫂家辭行。武松安排士兵下廚做好下酒菜。他先向哥哥武大敬酒,叮囑哥哥在他離開之日,要比平日少賣一些炊餅,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歸家後便下了簾子。
武松又舉著酒杯為潘金蓮敬酒,言辭裡表達了希望嫂嫂多多擔待哥哥,全靠嫂嫂做主、求得家庭太平穩定的懇切之情。可惜武松的善意提醒、好言相勸卻被潘金蓮誤解,一句“籬牢犬不入”的逆耳忠言讓潘金蓮大為惱火,惹得她脖漲臉紅地當場大罵武松,顯出一種得理不饒人的樣子,不肯善罷甘休。始料未及的尷尬場面,使武松坐立不安,只得同哥哥武大灑淚而別。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面對潘金蓮的色誘、指責甚至辱罵,按照武松的性格,他早就按捺不住滿腔怒火,狠狠地教訓一頓潘金蓮這個過於自負、放蕩不羈的女人,可是武松卻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了剋制、忍讓與遷就。武松為何多次忍讓與遷就於潘金蓮的色誘、指責甚至謾罵?
首先生動形象地彰顯了武松不好女色、愛憎分明、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和氣節。西門慶之流仗著自身闊綽富餘的資財,三妻四妾,沆瀣一氣、見色起意、荒淫無度,擾亂了正常的人倫秩序和行為規範,敗壞了社會風氣和倫理道德。而武松雖然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勞推度光陰,日子過得清貧簡樸,但是卻潔身自好,清清白白,乾乾淨淨。作品運用對比手法,透過武松與西門慶之流在對待女色上的鮮明對比,突出地襯托出武松 “出汙泥而不染”、 卓爾不群的形象氣質與風骨。
其次,真切細膩地刻畫了武松看似五大三粗、實則粗中有細的鮮明性格。聯想武松在景陽岡一頓拳腳打死那隻吊睛白額大虎的傳奇經過,眼前就會活靈活現地跳動著武松膂力過人、武藝超群、勇猛頑強的威武形象。表面上看,打虎英雄武松高大威猛、彪悍粗魯,實則行事縝密,心細如髮,他時時處處把潘金蓮當作自己的嫂嫂看待,當潘金蓮一次又一次地用色相來無理挑逗武松之時,當武松嚴詞制止了潘金蓮露骨的勾引而引來這婦人的惡言謾罵之時,武松發自內心地希望透過剋制與忍讓換來潘金蓮對哥哥武大的包容與體諒,殷切盼望哥嫂平等相處、平安穩定。武松在怒不可遏的關鍵時刻能夠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平心靜氣地化解一觸即發的矛盾衝突,足見武松著眼長遠、不拘小節、慎重周密的處事態度和心態。
第三,細緻入微地表現了武松對哥哥武大的同胞深情、切膚之愛與牽腸掛肚,折射出武松魁梧英俊、威武不屈的身軀內那顆同情弱者、寬厚仁慈的善良心靈。自從武松與哥哥武大分別以來,他心裡一直牽掛著哥哥武大的生活情景與處境。兄弟見面之後,當武松目睹潘金蓮與哥哥武大相貌上的差別,當即為哥哥的家庭穩定與未來命運而擔憂。而潘金蓮對武松的幾次色誘舉動,更讓武松暗自為哥哥武大今後能否過上安穩日子而柔腸百結,憂心忡忡。武松想到,眼前水性楊花的女人竟然連他這個“小叔子”都敢調戲,往後一旦遇上浪蕩漂浮的美貌男子難保她能坐懷不亂、守身如玉?故而武松把哥哥武大未來的平安穩定寄託在嫂嫂潘金蓮身上,而武松從自己同潘金蓮的口舌交鋒上已經預料到這個女人的極不可靠與放蕩不羈。武松此時此地的擔心與疑慮最終被殘酷的現實結果所證實,而他滿肚子希望哥哥武大能夠一生平安的願望也被悲慘悽苦的結局所破滅。從武松對潘金蓮的善意忠告、幾次忍讓、臨別對哥哥武大的關照提醒等細節看出,武松重情重義、同情弱者、摯愛兄長的忠誠品質、寬厚胸襟和善良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