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羅廖夫

    一枚F/A-18C“大黃蜂”上裝載的AGM-88反輻射導彈

    但是如今各種發射電磁波訊號的裝置都會將發射機和天線分開,所以反輻射導彈最有可能摧毀的不是敵方的重要發射機裝置,而是天線。

    反輻射導彈雖然可以追隨指定的目標訊號,但是在使用反輻射導彈對付特定目標之前,必須先經過大量的無線電訊號的識別與分析,從中找出有價值的訊號特徵,再將這些資料處理過之後才可以成為反輻射導彈搜尋和制導的基本依據。即使有了訊號的特性也不保證反輻射導彈能夠每次都成功的摧毀目標的天線,這個中間牽涉到情報的蒐集準確性,訊號的辨識與方向定位的誤差,對目標距離的掌握與運算中的錯誤以及各種大氣環境與人工“欺騙”等手段的影響,所以反輻射導彈在使用上需要專業的電子作戰系統的協助才可以提高其打擊和摧毀效果。

    英國的ALARM“阿拉姆”反輻射導彈

    如今的反輻射導彈,大都由空基發射,比如某些固定翼飛機,就連透過直升機等空中平臺發射這種導彈的可能性都不會太高。要注意,某些空對空導彈和反艦導彈具備透過“敵方的干擾訊號”進行逆向追蹤並以其為導引方式的模式,但這些干擾源歸向的模式並不能算作是反輻射導彈。

    反輻射導彈具體的使用方式可以分為“特定目標”型以及“自我防衛”型兩種,針對特定目標的使用型又可以分為攻擊已知地點的目標或者是臨時出現的目標。前者需要事前的偵查與規劃,配合引誘與欺騙等各種戰術,讓目標發出訊號之後加以精確打擊。後者面對的多半是可以移動的目標,無法在攻擊前標定目標的位置,僅能借由各種戰術讓目標發出訊號,暴露蹤跡之後加以攻擊,顯然難度更大。

    而自我防衛的使用方式是針對那些可能對己方存在有威脅性的目標,譬如協助防空武器射控的雷達系統,這種目標多半無法在攻擊前確定他們的座標,而且對發射的飛機有立即性的威脅與危險。

    如今的反輻射導彈的運用方式,已經不僅僅是對敵方防空導彈系統進行的火力打擊了,透過與其他攻擊手段相互結合,反輻射導彈已經成為了壓制敵方空中情報獲取和處理平臺的最佳攻擊手段。

    中國中國產的LD-10反輻射導彈

    早在1962年,美國為了應付蘇聯在古巴部署的導彈時,就推出了人類第一款反輻射導彈:AGM-45“百舌鳥”。而在越戰時期,反輻射導彈更是大展神威,越南部署的防空導彈系統和雷達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之後美國海軍更是透過和RIM-66標準防空導彈結合,研製了AGM-78標準反輻射導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所謂的藍顏知己和紅顏知己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