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姓劉。獨孤姓氏的起源:出自劉姓,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以獨孤為氏。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改姓淵源:曹魏後期,拓跋鮮卑興起於西部,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諸部落,建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其首領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長期留居洛陽達17年(26l—277);晉懷帝時,首領猗盧受晉封為大單于、代公。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拓跋鮮卑的代國被苻堅所滅,十一年(386年),拓跋矽復國,並改國號為魏(北魏)。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為進一步強化統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援,增進胡漢融合,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並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複姓改為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叱幹部遂改為薛,“其餘所改,不可勝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獨孤部遂改為劉,成為劉姓成員之一。
現在姓劉。獨孤姓氏的起源:出自劉姓,起源於北魏時代北鮮卑部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後代以獨孤為氏。劉秀之子劉輔的裔孫劉進伯官度遼將軍,在攻打匈奴時失敗被俘,囚禁於獨山(今遼寧省海城境內)之下,他的後代有尸利單于,為谷蠡王,號獨孤部,傳至六世孫羅辰時,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遂為河南人,以其部落名命姓,稱為獨孤氏。改姓淵源:曹魏後期,拓跋鮮卑興起於西部,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諸部落,建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其首領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長期留居洛陽達17年(26l—277);晉懷帝時,首領猗盧受晉封為大單于、代公。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拓跋鮮卑的代國被苻堅所滅,十一年(386年),拓跋矽復國,並改國號為魏(北魏)。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為進一步強化統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援,增進胡漢融合,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並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複姓改為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叱幹部遂改為薛,“其餘所改,不可勝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獨孤部遂改為劉,成為劉姓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