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星聊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作為之前有過兩三年農資經銷商的經驗,我想我的幫助或許能幫到你。當你的土地出現土壤鹽鹼化這種情況時,那麼你需要注意了,土壤會發生土壤板結嚴重,造成種植物大面積枯死,非常影響產量。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土壤裡水分嚴重缺失,就算水分灌溉也很難疏鬆土壤,土壤裡缺少微生物有益菌,很難將土壤分解成植物所需要的營養。

    如何將土壤鹽鹼地變為農民朋友們可以耕種地呢?

    一、對土壤鹽鹼地大面積用水衝施,並且在水裡新增富含各種礦物質元素,如天豐素,綠農素,海綠素。買這些營養液,一定要認準大廠家生產的,如果買一些小廠家生產的,效果很不理想。這些營養液也可以用噴霧器噴施,初次噴施,可以留取空白地坐對照,連續兩次噴施會有明顯效果。

    二、對土壤鹽鹼地塊灑一些微生物有益菌肥料。這個同樣要選一些大廠家生產的肥料。南京江蘇有很多名牌廠家生產的肥料,效果都很不錯,剛撒過效果比較明顯的土壤表面會有一層白色的有益菌在活化土壤,對土壤起到很好的疏鬆作用。

  • 2 #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土壤鹽鹼化和次生鹽鹼化一直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

    中國的鹽漬土分佈 中國是一個鹽漬土分佈大國,一般認為全國鹽漬土總面積約 36660000 ha,另有次生鹽 漬化土壤約 7000000 ha。 根據農業部組織的第二次全國普查資料統計,中國鹽鹼土總面積為 34670000ha,約合 5.2 億畝(不包括濱海灘塗),其中鹽土面積為 16000000 ha,鹼土鹼土 867000 ha,各類鹽化 和鹼化土壤 18000000 ha。在 5.2 億畝鹽鹼土中,已開墾種植的為 8652.58 萬畝,尚有 2.6 億畝 潛在鹽鹼化土壤。

    我 國的鹽鹼地主要集中在華北、西北和東北這些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如大西北的寧夏銀川平原、 河西走廊、甘肅新疆的各河流沿岸的階地、山前平原和黃淮海平原、松嫩平原、河套灌區、 運城盆地、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哈密傾斜平原以及青藏高原的柴達木盆 地和湟水流域、西藏雅魯藏布江流域等。其中,鹽土主要分佈在新疆、山西盆地、華 北平原、西藏、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沿海地區,鹼土主要分佈在東北地區西北部、內蒙、 銀川盆地和山西的部分地區。 據統計,中國鹽鹼地廣泛分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河南、山西、新疆、陝西、 甘肅、寧夏、青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內蒙古及西藏等 19 個省區。 重度 鹽鹼地有 100 多個城市,如東北、華北地區的大慶、德州、天津、黃驊、東營和西北的銀川 等城市。應用土壤發生學和鹽漬地球化學的觀點與理論,根據中國鹽漬土地區已有的土壤、生物 氣候、地形、第四紀地質、水文和水文地質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資料,中國於 1990 年編制 了“中國鹽漬土地資源分佈圖”。

    從土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角度,按土壤鹽漬過程特點,將鹽漬土地資源歸納為三大類 型: (1)現代鹽漬土 是指目前還在進行積鹽過程的一系列土壤,這一型別土壤多分佈在現代沖積平原、河谷平原、濱海平原、洪積幹三角洲以及洪積沖積傾斜平原和湖積平原等地貌中,它們所處的水 文地質條件,因地而不盡相同,但大多數地下水位高,一般在 2-5 米之間,地下徑流滯緩不 通暢,甚至瀦集不流,水質不良。在中國濱海地帶和淮河-潁河-秦嶺-巴顏喀拉山-喜馬拉雅 山一線以北,凡是上述地貌部位,一般都有現代鹽漬土分佈。目前,大部分是種植農業區, 多為中國重要糧、棉、油作物生產基地,因而是改良開發利用的重點。濱海平原的現代鹽漬 土是中國比較集中的後被耕地資源,可因地制宜用作農、林、牧、副、漁(包括水產養殖)、 鹽的綜合開發利用。至今,濱海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還在不斷向海洋淤長延伸,現代鹽漬土的 面積有增無減。經統計量算,中國現代鹽漬土的面積約有 3693 萬公頃(5.54 億畝)。

    (2)殘餘鹽漬土 是指在地質歷史過程中,曾經進行強烈的積鹽過程,後來因地殼上升或侵蝕基面下降, 導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而終止了鹽分累計過程的土壤。過去積聚在土體中的鹽分,由於 氣候乾旱,江水稀少,淋溶微弱,鹽分得以長期保留下來,這類鹽漬土的鹽分在剖面中分佈 特點是,其最大含鹽量不在表層,而是在亞表層或心土層。殘餘鹽漬土(包括絕大部分含顯 量鹽分的漠境土壤)主要分佈於中國西北乾旱地區,多出現在山前洪積-沖積平原和古老河 成或湖成階地等地貌上,其面積約有 4487 萬公頃(合 6.73 億畝)。

    (3)潛在鹽漬土 一般包括兩種情況:其一,是指在乾旱地區的一些土壤形成過程中,鹽分向心底土移動 累積,形成聚鹽層,使這些土壤具有底層鹽化的特徵。當開發利用這類土壤時,過量的灌溉 下滲水流溶解活化了積鹽層的鹽分後,又隨土壤毛管上升水流的蒸發耗損,而將鹽分聚積於 表土層中,使土壤轉變為現代鹽漬土;其二,是指在有鹽漬化威脅的平原地區,雖然目前地 下水位經常處於防治土壤鹽漬化的臨界深度以下,但一旦由於來水量大大增加,超過了去水 量,極易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到臨界深度以上,而導致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中國潛在鹽漬土 的面積約 1733 公頃(摺合 2.6 億畝)。由於氣候因素中的乾溼、熱量狀況,導致植被-土壤在地帶上組合系列的相似性和差異 性,以及地形、水文和水文地質等自然因素對水鹽運動和鹽類地球化學遷移、富集具有密切 的影響。

    土壤鹽鹼化的過程的影響因素包括:氣候因素、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質等。

    土壤鹽鹼化形成過程有:現代積鹽過程 、殘餘積鹽過程 、鹼化過程 三個。

    為了講清楚鹽鹼地改良的共性知識問題,本人組織了23家企事業單位的36位專家,正在編寫《鹽鹼地改良實用問答及案例分析》一書,預計六七月份將在中國農業出版社正式出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朋友在端午節生日怎麼寫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