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口一塊豆腐乳

    直接的“發票抵稅”,也就是說用發票上所載的稅額來抵減應交稅額,這種情況基本只發生在“增值稅”這個稅種上,幾種情況如@何賢偉 所敘。一句話概括,就是用購入增值稅應稅商品所繳納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來抵減賣出增值稅應稅商品的”增值稅銷項稅額“。但是題主所說的情況應該不是這種,原因如下:從發票上來說,這種抵扣對發票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必須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在發票上機打購銷雙方名稱和稅號,必須載明商品種類、單價、價格、稅額等一系列資訊。出於國稅局對於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嚴格監控和這種發票主要用於企業間商品買賣的特性,個人是很難取得這種發票的。你們公司的財務不會不明白這一點。從財務處理上說,處理這種增值稅抵扣過於複雜,打個比方,如果是正常購銷,公司購入一批商品,付款並取得商品及增值稅專用發票,賬務上按發票上的貨物總價記商品入庫存商品,按發票上的稅務記”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在這批商品賣出的時候,按開給對方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賣價記收入,並將庫存商品轉出,同時按發票上的稅務記”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我們看到,任何一筆增值稅進項和銷項的記錄,都是伴隨著商品的購銷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增值稅。所以,如果公司財務從其他渠道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並意圖將其記入”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以供抵扣的話,他需要同時偽造購銷合同、商品入庫單、倉庫記錄、付款憑證等一系列單據,可行性太小了。而且,增值稅是月申報的,每月都要向所屬的國稅局申報本月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計算應繳稅務並繳納入庫,如果年末單月數字變化太大且無合理解釋,這差不多就是邀請稅務稽查的意思。所以,我推測,題主的公司要求他們上繳發票直接目應該是多做費用,包括管理費用,營運費用等等。終極目的嘛,很有可能是降低公司利潤以減少所得稅,也有可能——如果題主的公司是一個集團下屬的分支機構——是為了達到集團下達的費用預算,以免來年預算被砍。OK,下面具體回答題主的幾個問題1、必須是年末麼?只要是本年的是不是月末季末都可以?如果是以減少所得稅為目的,因為所得稅按季預繳,年度終了時彙算清繳,所以理論上是任何時候都可以的,但是這個事情得看你們公司的費用使用情況,比如一季度實際使用已經超了,他可能就不需要額外的發票了,比如年末有一些員工福利,不想申報個人所得稅又同時可以增加費用,那也許就會需要一些額外的發票。2、必須是定額髮票或者寫有公司名稱的機打發票麼?對發票的性質(餐飲,辦公用品之類)有沒有具體要求,不同行業的是不是不一樣?理論上,只要是稅務局放出來的正規發票,不管是手寫裁剪票、定額票、稅控機打發票、稅務局視窗代開發票,性質和地位都是一樣的。但是要是我是會計的話,可能我也會不太喜歡手寫裁剪髮票和定額髮票,手寫發票假票多,定額髮票沒公司名稱,都是各種查賬時容易引起注意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至於機打發票,我瞭解的是,有些公司不需要一定寫有公司名稱,可以空白行頭手寫,但是寫的是其他名稱的就肯定不行了。但是我們是要求管轄的企業做賬的發票應該是機打公司名稱的,不過實際上也不是管得那麼嚴格。對發票的內容的要求,不同行業肯定是不一樣的,有些行業員工出差很多,比如業績增長主要靠推銷的貿易業和需要上門服務的專業服務業,那麼這些公司比較需要車票啊機票啊外地住宿票啊外地餐飲票啊之類的。但是像做文案為主的公司,可能就比較需要辦公用品的票吧。這個的確跟行業特性和公司特點有關,總的來說就是,攤開管理費用明細賬,不能說某個二級專案數額畸高,各種比例不能和上年相差太多。3、對於員工自己來說,比如我上交了1000元的定額髮票和1000元的機打發票,我獲得的錢是多少?是2000 還是按照一定比例 不同公司不一樣?這個我沒法回答,不同公司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理論上如果是正常報銷,你交2000的票,你應該獲得2000元,如果並不是報銷而是額外的票,那大概等於你賣發票給公司,這個價格取決於你們公司對發票的渴望程度以及你們雙方的議價能力吧......4、上交發票獲得的錢,財務那邊怎麼做賬?是也放在應付職工薪酬麼?這個得分開說,比如你請客戶吃飯花了1000元或者為公司買辦公用品花了1000遠,總之的確存在這麼一個報銷的業務在,那財務拿到票就是正常做賬啊,記管理費用去就是了。至於額外獎勵的錢或者是根本沒有報銷業務存在實際上是從你們手裡買發票用的錢,財務那邊虛構幾次招待(用你們提供的額外的票)之類的,也就把錢走了。如果我是財務,我絕對不會走應付職工薪酬,反正是造假,能少動幾個科目就少動幾個科目。5、發票抵稅的原理是什麼?降低利潤從而降低所得稅麼?是的,降低利潤從而減低所得稅。比如,今年公司收入1000元,成本500元,可扣除的費用200元,那麼利潤300元,應納所得稅75元。年末要求你們交發票,最後你們總共交了100元發票,財務依此虛增了費用100元,為獲取這些發票獎勵了你們共5元,這樣處理之後,實際公司省下了所得稅75-50=25元,扣除獎勵你們的5元,實際省下了20元。————————————————————————————————以下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出於中國比較重的稅負,公司採取一些這樣的措施來逃稅,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在這裡我不評價這種做法,但是必須得提示以下這種做法的風險。一當然是稅務風險,假賬,做得再漂亮,也有可能被發現,一旦發現就是買賣發票、偷稅漏稅,視金額可以非常嚴重二是給了公司高管侵佔公司費用的可能,還是用上面那個例子,虛增的100元費用是不再反映在你們的財務賬上了的,理論上這100元已經在費用裡被正常地花掉了,為了賬實相符,那麼公司就要將這100元從公司賬戶裡轉到一個不公開的賬戶中去,之後的去向嘛,反正你是不會知道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事推薦的博越和哈弗H6我應該入手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