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腐儒的典型——周進、范進:
讀過《儒林外史》的人,總也忘不了書中的周進、范進這兩個人物,他們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別著力塑造的兩個年紀老大而沒有考中科舉的可憐蟲,這是兩個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舉之前都是很窮困的,受盡別人的白眼和嘲諷。
從這兩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科舉制度對文人的毒害之深。它深深的腐蝕著文士的心靈,使一些文人因迷戀舉業而完全被動地失去了自我。作者以其悲憤和辛酸的筆觸,寫出了他們在人格意識方面的扭曲與墮落。
2、貪官汙吏的典型——湯奉、王惠:
如果可憐的讀書人一旦考中了進士,便可以名正言順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憐的讀書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會成為貪官汙吏。其中湯奉和王惠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個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門裡就滿是“戥子聲,算盤聲,銀子聲,衙役百姓一個個被他打得魂飛魄散,合城的人,無一個不知道太守的厲害,睡夢裡也是怕的。”
這些官吏就憑藉科舉得意,升官發財,作威作福;而貪狠、蠻橫則成了他們的共同特徵。這就進一步暴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整個封建官吏政治的腐敗不堪。
3、八股迷的典型——馬靜、魯編修:
科舉既然成了讀書人獵取功名富貴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於是無數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鑽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誠的八股制藝信徒當屬馬靜和魯編修了。
《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馬二先生,是一個為舉業而耗盡終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終把舉業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事業”,他甚至迷信八股到這樣的程度,他說:“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時候,那時用‘揚言行舉’做官,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
另一個八股迷魯編修認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歪道。” 魯編修已達到了科舉考試的最高等級,實現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作者寫他卻是從他在京城清苦得實在混不下去的返鄉途中開始的。
作者以如此寒酸之筆來寫這位“成功者”,其畫外音顯然是說,以整個的個人尊嚴和物質生活享受為代價換來的翰林編修之職,除了徒有虛名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4、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
《儒林外史》中不僅有對儒林醜類的揭露和諷刺,而且有對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頌。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祿的知識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者在第一回中塑造了元末詩人王冕的形象來“敷陳大義”,“隱括全文”,並作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標準。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不精通;而又安於貧賤,以賣畫為生,不與權貴相與,作者透過他的嘴,抨擊了科舉制度,“這個法卻定得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輕了。”
在作者看來,文士們只有像王冕那樣講求“文行出處”,才能免於“功名富貴”的牢籠,堪稱“品地最上一層。”這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批判意義的。
正面人物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為原型寫成的,他不熱衷功名,反對八股科舉,不願做官,被視為“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在他身上蔑視科舉的思想尤為突出。他說“這學裡的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這對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諷,也是批判。
他敢於懷疑權威,對儒家經典的解釋者朱熹提出大膽的挑戰。他說“朱文公解經,自是一說,也是要後人與諸儒參看。而今丟了諸儒,只依朱注,這是後人固陋,與朱子不相干。”這其實是對欽定的理論標準“朱注”的否定,也是對朱熹這一權威的否定。
杜少卿是一個輕視禮教的人,他反對歧視婦女,反對納妾,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仗義疏財,平等愛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繪明清儒林士子平常生活的一部著作,其既是中國社會封建晚期的文人士子的百象圖,又是中國十八世紀前後江南士紳生活的風俗畫卷。《儒林外史》描述的物件主要是文人士子,但我們卻能夠從中探究得到豐富的商業文化資料。
在過去的歷史裡,“重農抑商”一向是政府所為,而人們心目中“士農工商”,商為末枝的思想更是在人民心目中根深蒂固。然而到了明清時期,“君子不言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些古訓則是蕩然無存,文人學子紛紛走上上路,謀取暴利,在晉商當中更是構成了“重利途,甚於重名。
子弟之佼秀者,多入貿易一途,其次寧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讀書應試。”的風氣,並蔓延全國。
至於這些從商的文人士子,在《儒林外史》中我們大致能夠察覺到有這麼三類,一是做鹽商的:萬雪齋、宋為富等人經營鹽業,獲利極厚,更以金錢結交權貴,仗勢欺人;二是當典當的:毛二胡子狠毒摳門發家致富。
而其中五河縣的方鄉紳則“開典當引鹽”,成一方首富,以錢通神;而還有一類則是依附商家,做些事務養家餬口的,如周進即是當了一回記賬,之後哭得死去活來才得了商人們湊的二百兩得以進考場,最好取得了功名。
作者吳敬梓對這些從商的文人多以譏諷,將其作為“資性蠢愚,心術卑鄙,貨利聲色之外不知其他”的鄙夷物件,但其也對真正的儒商表有敬意,讚頌莊濯光、蓋寬的重義輕利、善於經商而又不失士子之骨氣。
然而其最終卻以慘淡收場,只得貧苦之命,這則是作者對當時社會只允許如萬雪齋般厚顏無恥、毛二胡子般狠毒摳門才可發家致富、道德淪喪、風氣敗壞的痛心疾首。
1、腐儒的典型——周進、范進:
讀過《儒林外史》的人,總也忘不了書中的周進、范進這兩個人物,他們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別著力塑造的兩個年紀老大而沒有考中科舉的可憐蟲,這是兩個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舉之前都是很窮困的,受盡別人的白眼和嘲諷。
從這兩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科舉制度對文人的毒害之深。它深深的腐蝕著文士的心靈,使一些文人因迷戀舉業而完全被動地失去了自我。作者以其悲憤和辛酸的筆觸,寫出了他們在人格意識方面的扭曲與墮落。
2、貪官汙吏的典型——湯奉、王惠:
如果可憐的讀書人一旦考中了進士,便可以名正言順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憐的讀書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會成為貪官汙吏。其中湯奉和王惠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
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個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門裡就滿是“戥子聲,算盤聲,銀子聲,衙役百姓一個個被他打得魂飛魄散,合城的人,無一個不知道太守的厲害,睡夢裡也是怕的。”
這些官吏就憑藉科舉得意,升官發財,作威作福;而貪狠、蠻橫則成了他們的共同特徵。這就進一步暴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整個封建官吏政治的腐敗不堪。
3、八股迷的典型——馬靜、魯編修:
科舉既然成了讀書人獵取功名富貴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於是無數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鑽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誠的八股制藝信徒當屬馬靜和魯編修了。
《儒林外史》中塑造的馬二先生,是一個為舉業而耗盡終生的受害者,但他始終把舉業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事業”,他甚至迷信八股到這樣的程度,他說:“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在春秋的時候,那時用‘揚言行舉’做官,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
另一個八股迷魯編修認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甚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歪道。” 魯編修已達到了科舉考試的最高等級,實現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但作者寫他卻是從他在京城清苦得實在混不下去的返鄉途中開始的。
作者以如此寒酸之筆來寫這位“成功者”,其畫外音顯然是說,以整個的個人尊嚴和物質生活享受為代價換來的翰林編修之職,除了徒有虛名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4、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
《儒林外史》中不僅有對儒林醜類的揭露和諷刺,而且有對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頌。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祿的知識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作者在第一回中塑造了元末詩人王冕的形象來“敷陳大義”,“隱括全文”,並作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標準。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不精通;而又安於貧賤,以賣畫為生,不與權貴相與,作者透過他的嘴,抨擊了科舉制度,“這個法卻定得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輕了。”
在作者看來,文士們只有像王冕那樣講求“文行出處”,才能免於“功名富貴”的牢籠,堪稱“品地最上一層。”這在當時是有一定的批判意義的。
正面人物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為原型寫成的,他不熱衷功名,反對八股科舉,不願做官,被視為“自古及今難得的一個奇人”。在他身上蔑視科舉的思想尤為突出。他說“這學裡的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這對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諷,也是批判。
他敢於懷疑權威,對儒家經典的解釋者朱熹提出大膽的挑戰。他說“朱文公解經,自是一說,也是要後人與諸儒參看。而今丟了諸儒,只依朱注,這是後人固陋,與朱子不相干。”這其實是對欽定的理論標準“朱注”的否定,也是對朱熹這一權威的否定。
杜少卿是一個輕視禮教的人,他反對歧視婦女,反對納妾,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仗義疏財,平等愛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繪明清儒林士子平常生活的一部著作,其既是中國社會封建晚期的文人士子的百象圖,又是中國十八世紀前後江南士紳生活的風俗畫卷。《儒林外史》描述的物件主要是文人士子,但我們卻能夠從中探究得到豐富的商業文化資料。
在過去的歷史裡,“重農抑商”一向是政府所為,而人們心目中“士農工商”,商為末枝的思想更是在人民心目中根深蒂固。然而到了明清時期,“君子不言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些古訓則是蕩然無存,文人學子紛紛走上上路,謀取暴利,在晉商當中更是構成了“重利途,甚於重名。
子弟之佼秀者,多入貿易一途,其次寧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讀書應試。”的風氣,並蔓延全國。
至於這些從商的文人士子,在《儒林外史》中我們大致能夠察覺到有這麼三類,一是做鹽商的:萬雪齋、宋為富等人經營鹽業,獲利極厚,更以金錢結交權貴,仗勢欺人;二是當典當的:毛二胡子狠毒摳門發家致富。
而其中五河縣的方鄉紳則“開典當引鹽”,成一方首富,以錢通神;而還有一類則是依附商家,做些事務養家餬口的,如周進即是當了一回記賬,之後哭得死去活來才得了商人們湊的二百兩得以進考場,最好取得了功名。
作者吳敬梓對這些從商的文人多以譏諷,將其作為“資性蠢愚,心術卑鄙,貨利聲色之外不知其他”的鄙夷物件,但其也對真正的儒商表有敬意,讚頌莊濯光、蓋寬的重義輕利、善於經商而又不失士子之骨氣。
然而其最終卻以慘淡收場,只得貧苦之命,這則是作者對當時社會只允許如萬雪齋般厚顏無恥、毛二胡子般狠毒摳門才可發家致富、道德淪喪、風氣敗壞的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