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翹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原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①。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②,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③。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④。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女口“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予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予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⑤。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⑥,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⑨,長樂王回深父⑩,予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註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曆二年(1042)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參知政事,拜相,主持變法。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名列唐宋八大家。著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① 褒禪山: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北。

    ② 浮圖:梵語(古印度語)的音譯,有佛教、佛經、寺廟、佛塔、和尚等多種意義,這裡指僧人。也有寫作“浮屠”或“佛圖”。慧褒:唐代高僧。據記載,慧褒喜此山麓之勝,遂結廬其下,寒暑不出。舍:指築舍定居。

    ④ 陽:山南為“陽”。

    褒禪山⑤ 求思之深:就深度說。無不在:就廣度說。求思,思考,思索。

    ⑥ 相(xiànɡ向):輔助。

    ⑦ 名:識其本名。

    ⑨ 廬陵:今江西省吉安縣。蕭君圭君玉:蕭君圭,字君玉,生平不詳。

    ⑩ 長樂:今福建省長樂縣。王回深父:王回,字深父,理學家。見《宋史·儒林傳》。

    【品讀】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但是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文學家,更是一位雄心萬丈的改革家,也是北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與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曾鞏等大文豪同朝為官,掀起過一場波瀾壯闊的革新浪潮,演繹過一段褒貶不一的政治故事。從他的文學作品中,多能體現其性格特徵、人生追求和精神嚮往。

    這篇《遊褒禪山記遊記》,是為補記,寫的是王安石辭官途中游歷遊褒禪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所思所悟。時年三十四歲,正值青春壯年,胸中理想縱橫,因天時地利不濟,只能按耐等待時機。因而,文章有著特定的心理環境和歷史背景,加以探究很有必要和價值。

    全文不以記遊寫景為重點,主要抒寫作者遊山的體會和感受,由此發表議論,講述道理。作者由入洞不深輒出感到“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要想有所得,必須有志、盡力;還得定性,持衡;若能得以物(外力)輔之更佳。決不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以此觀點引申,進而告訴世人做人做事的基本要理和處理方法。這一理論,恰好反映處王安石的處事哲學和做人精神,很有意義。

    文中還就所見僕碑引出議論,申揚“深思而慎取’的治學要旨。這些精到的議論,在文章中俱由記遊引出,記遊歷程筆筆為議論伏脈,為議論提供形象依據;而發表議論處處緊扣記遊的情事,並把遊程所見所感提到哲理高度。所以,這是一篇警策精妙,閃耀著論辯色彩的山水小品。反映出宋人尚理的顯著特點,更是宋代記遊的新發展和新風尚。

  • 2 # 梅里一了

    謝邀,王安石,北宋人,因堅持變法,時稱拗相公,可見其為人做事的執著。《遊褒禪山記》是他寫的一篇遊記。在中學時就讀過,當時的心得主要放在”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段話上,當做格言,置於床頭,作為自己努力進取的鞭策。這段話是王安石一行四人,在遊褒禪山後洞時的體會,依洞中之景以喻世事,大有"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意味,催人奮進,勇於探索。及至當下,滿頭銀髮,甚矣吾衰矣,應題主之邀,重讀這篇遊記,興趣點轉到了這段話上”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番感慨才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這感慨緣何而發呢?王安石打著火把隨遊人進洞,有了前面愈深愈奇的體驗,忽然有人喊,不能再走了,火把要熄了,王安石發現愈往裡走,身邊的人愈少,終於經不起人勸,隨大家一起出來了,只完成了驢友十分之一的行程,其實他的火把,體力,興趣都可以使他走得更遠,但是他半途而廢了,廢的關鍵就是從眾心理。回望過往多少人都是在聽人勸,落一半的自我安慰中,放棄了嚮往與追求。也許正是這次遊歷的啟發,使他在變法的路上一意孤行,成就拗相公的不朽之名,我欣賞這個拗字,而很煩司馬光自稱迂叟的那個”迂“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緩解當你和一群同事在一起的時候,沒人理你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