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歡唱歌的小姑
-
2 # 胖胖的小妞
一是“雅俗共存”。《雅舍小品》的主流詞彙是典雅的書面辭藻,同時又穿插不少活潑、淺俗的口語,使作品洋溢著一種“雅俗共存”之美。行文中,既保留了文人吟詠詩章風雅,考究措辭的濃濃書卷氣,又將日常生活中流泛於市井百姓間的口語羅列出來,兩者相得益彰,彌補了各自的不足,寓絢爛於平樸之中,又將率真包融在雅緻之內。
例如在《雅舍》中描繪破窗而入的聲音,“鄰人轟飲而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盪漾而來,破我岑寂……鼠子便自由行動,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順坡而下,或吸油燈而推翻燭臺,或攀緣而上帳頂,或在門框桌腳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
”這裡所寫到的兩組聲音,前者運用典雅的書面語,後者則傾向淺近的口語,使行文顯得生動活潑,而又準確、恰倒好處。
作者喜用雅緻的駢句,引據用典。他深厚的古文修養氣質,在這些書面語中得到淋漓盡致的揮灑。
又比如在《雅舍》中形容房屋的簡陋、破舊時說到“風來則洞若涼亭,雨來則滲如滴漏。 ”行文雅潔精緻,不講排偶卻在自由參差中見齊整,不拘格律亦自顯聲韻搭配的和諧。
二是新穎幽默的雅趣。
《雅舍小品》聚焦於人生情趣,生活中的細節瑣事信手拈來,卻選取新奇的角度,巧妙地挖掘閃爍智慧靈光的細微之處。作者最擅長用調侃輕鬆的語調,將評論物件以講故事拉家常的口吻向你娓娓道來,既犀利辛辣又幽默風趣的筆法往往讓人哭笑不得,卻緊緊楸動著讀者的心。
比如《女人》中的“外國女人的帽子,可以是一根雞毛,可以是半隻鐵鍋,或是一個畚箕。”再講到女人的嘴時,更是精彩,“三五成群,說長道短,聲音脆,嗓門高,如蟬鳴,如蛙鳴,真當得好幾部鼓吹!”輕鬆戲謔的語調生動形象地勾勒出女人率真獨特的一面,使人印象深刻。
再比如《男人》當中,形容男人的“髒”時,“他的耳後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於種麥!……還有更甚於者,曾有人當眾搔背,結果是從袖口裡面摔出一隻老鼠!”形態畢現,把醜陋真實化,生動逼真,不禁令人捧腹大笑。
說它具備幽默的雅趣,是因為作者以一個男人的深刻體驗和對生活的觀察,憑他豐厚的知識涵養和睿智,將男人本性中醜陋的真情昭之於世,經過考究精煉的語言機智閃爍,諧趣迭生。正因為這樣,作品在辛辣、幽默之中滲透著作者率真、溫厚之底蘊,作者的人格和精神追求,亦叢中可見一斑。
三是內斂深沉的雅意。 《雅舍小品》中多屬議論性散文,雖也含一定議論褒貶之意,但既無火藥味,又無柔情蜜意,腔調頗為特別。從腳邊的狗閒時的聽戲自己的病一直談到天南地北人生處世社會百態等等,既不落套,也不另類,放縱自由,充滿新奇活力,又顯得博學睿智。
在《孩子》中透過對某些現象的描繪來關注教育後代的一些問題等等。對於文章的主旨,作者並未有指點迷津,而是留讀者自己去挖掘去領會。敘事看來似乎平淡,文筆質樸,但淡淡素素之中自有思想的沉甸和品格的體現。
這猶如在暖燈前與讀者談心一般,亦莊亦諧,深入淺出。
在《雅舍小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梁實秋自由灑脫的人生襟懷、恬淡的心境和卓然不群的人格神韻,若能從中領悟到一丁點意蘊哲理,那便真是一種美的享受,精神的莫大收穫了。
回覆列表
雅舍小品
簡介:《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戰期間,作者因避戰火而到了四川的北碚,跟同學吳景超夫婦合資在北碚買了一幢房子.由於房子築在路邊的山坡上,沒有門牌,郵遞不便,便用吳景超夫人龔業雅的名字,替居室命名為「雅舍」.後來,他應邀在重慶出版的《星期評論》寫專欄,以「雅舍小品」為欄目,每星期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筆名「子佳」發表,寫了十多篇.雖然後來《星期評論》停刊,但「雅舍小品」還是繼續寫下去,散見於重慶,昆明的一些刊物.基本資訊書名:雅舍小品定價:¥22.00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作者:梁實秋出版時間:2013-7-1 裝幀:平裝開本:16開ISBN:9787561347720類別:隨筆頁數:313內容大要《雅舍小品》的文章,本來都屬於專欄式的作品,而且都是短篇,沒有太大的連貫性.其中所寫的,涉及不少作者熟悉的真人真事.根據作者自述,《雅舍小品》中的作品「雖多調侃,並非虛擬」,可以看出作品內容的真確性和寫作的取向.《雅舍小品》每篇作品不出二千字,寫的都是身邊瑣事,生活隨筆.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談中西文化問題.全書固然沒有統一的主題,所寫的都是獨立成篇,而且題材多是隨手拈來的.初看題目時,可能給讀者平凡的感覺,但細看內容後,卻又別饒趣味.像《握手》,《理髮》,《衣裳》,《女人》,《男人》,《洗澡》,《牙籤》等,平常人絕對想不到這樣平凡的題目,竟然可寫出這麼豐富的內容.作者在《雅舍》一篇中說,他的作品是「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的.至於書名用「雅舍」二字,只在點明寫作的所在地而已.藝術特色1. 《雅舍小品》中的作品,是名副其實的小品,雖是「隨想隨寫」,但寫來清新雋永.內容涉及的題材都是平凡不過,普通人不大注意的,但在作者的筆下卻別饒趣味,令人讀後有深得我心之感.可見作者獨有的智慧和過人的洞察力.2. 《雅舍小品》所寫的題材雖屬於生活瑣事,但寫來卻不會淡如白開水,也不會板滯如流水帳.梁實秋的散文,能在平凡中顯真誠,於小節處蘊含哲理,是智慧之作.他的文章最合乎知識分子的品味和格調,既博且雅,一派從容,篇幅雖不長,但卻令人在最短時間內去體會人生,參悟智慧.他的文章,親切易讀,任何年齡的讀者,都會在他那圓熟,幽默和趣味的文字功力上獲益.3. 梁實秋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學基礎,又精研西洋文學,在作品中往往流露出西方隨筆式的從容與優雅,雖然生活點滴都可入文,但下筆卻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溫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簡潔,絕無生硬歐化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