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湯圓電影Vlog
-
2 # 使用者1062846289535
1、莫道身閒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2、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3、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6、前日遠別離,昨日生白髮。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
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8、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9、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0、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1、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12、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13、積雨細紛紛,飢寒命不分。攬衣愁見肘,窺鏡覓從文。
1、《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裡,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7、《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古詩詞鑑賞抒情方式: 敘事抒情:透過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抒發作者的內心感受。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值得紀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衛自己的國家,表達抗金復國的決心。 直抒胸臆: 表達詩人面對人、事、物所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寫景,後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裡產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是詩的後兩句,點出了喜愛菊花的原因,抒發了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謳歌和讚美之情。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透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失意和苦悶之情。 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盡長江天際流。”全詩沒有一字說惜別,沒有一字說傷懷,但傷懷惜別之情悠悠無盡,隨水長流,滾滾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意韻含蓄深遠。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前兩句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唐朝李華的《春行即興》:“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花自落”“鳥空啼”,強調了春山一路山花爛漫、鳥語婉轉的佳境卻“無人”來欣賞,以樂寫哀,以鬧寫寂,寫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 用典抒情: 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如姜夔的《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如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臺》中以“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來表達遠離故土、他鄉為官、前途渺茫的無數重的恨。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詩人把歷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悠遠。 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諭當朝。如劉禹錫的《臺城》:“臺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