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化崛起

    子產不毀鄉校,故事的原意是勸告執政者要兼聽,善於傾聽民意,改進執政方式;在我看來其實也深刻反映出了在不同的處事境界和原則下,人們對於不同觀點、不同意見的處理,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進而體現在處理複雜問題局面的掌控能力和判斷能力。

    鄉校是鄭國一個民間傳統的議論時事的組織形式,而並非是亂政的非法性的組織。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正因如此,所以鄉校裡才會有很多睿智的觀點和公正的評判,這是子產能以“鄉校”為師的關鍵,所以保留鄉校不會有害於國家,引導得當反而有利於國家,正因為子產對鄉校認識正確所以才會保留鄉校。

    更值得反思的是子產為何能做出這樣正確的判斷?我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子產為人正直,忠厚善良,因為他是一個對國家無私的人,所以他能施行“仁政”,所謂仁政就是對人民親善有利的政策,這對執政者而言是很難的,一方面要破處利益集團的藩籬;另一方面又要權衡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係。而子產無疑在這些問題上處理的很好,所以才會留下春秋賢相的美譽。

    其二,子產懂得約束權利。權利固然具有崇高的效力,但難得是知道什麼時候不去用它,因為權力固然崇高卻難以永恆,總要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子產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知道如何慎重的使用權力。

    其三,子產能夠通曉人性。透過子產與鄭國大夫的談話,不難看出子產是一個心思周密而又 思慮長遠的人,以其對鄉校的態度說明他能夠透析人性,做出正義正當的決策,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也正因為此鄭國才在子產的治理下國富民強。

    綜上所述,子產不毀鄉校實際透露出作為執政者,即要有高尚的道德修為,又要對社會、人性、權力有深刻的洞察力,兩者缺一不可,這樣才能使權力和政策用到正確的方向上去,才能實現天下治平的發展局面。而這個道理大到一國小到一個家庭一個單位都是適用的。

  • 2 # 勤志服知

    領導者要多聽取意見。

    觀點是否正確,可以辯駁,所謂真理越辯越明。但在高位者往往懶得去講道理,而直接代以恐嚇、命令,這樣看起來效率高了很多。下屬也很聰明,他們都會很默契地配合領導,不再提出任何的異議。整個團隊也和諧了,看上去是皆大歡喜的結果。殊不知,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的決策永遠正確。一片沉默的背後蘊含著巨大風險。

    有一則寓言:一頭狼經過山崖下時,山崖上有一頭羊對著狼破口大罵。狼盯著羊看了一會,吐出來幾個字:你能罵我,只不過位置比我高罷了。每個人都應該照一照鏡子:倒底是能力超眾,還是隻不過運氣好,位置比別人高一點點,才掌握了大的話語權。多聽別人的意見,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要多聽不同的意見,哪怕是錯的!

  • 3 # 唐言唐語

    鄭國百姓休閒的時候喜歡到鄉校聚會聊天、議論國家大事、品評政策的好壞、褒貶官員的優劣。大夫然明對子產說:“不可放任他們這樣的行為,應該禁止在鄉校聚會。”子產說:“為什麼要禁止呢?人們幹完活兒到那裡聚一聚,放鬆一下、議論議論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大力推行;他們厭惡反對的,我們就予以改正。這是我們免費監督機構與諮詢中心啊。為什麼要禁止呢?我只聽說盡力做好事才能減少怨恨,而不曾聽說過依權仗勢可以杜絕怨恨的。取締鄉校聚會、禁止人們的議論難道不容易嗎?只不過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越聚越多,決口造成的損失就會越大,受到傷害的人就會越多,想挽救都會來不及的;與其壅堵不如常開口子導流以緩解壓力——我們可以把這些議論、批判當成是治病的良藥。”然明說:“我現在才知道您的胸懷是如此博大,我的才能見識遠不及您啊。由您來執政把舵, 才能使鄭國安然無虞吶,這不只是我們這些大臣們的榮幸,也是鄭國百姓們之福、社稷之幸啊!”

      孔子聽到了這番話後說:“這樣的話,要是有人說子產不仁, 我是不相信的。”

    周厲王殘暴無道,老百姓紛紛指責、詛咒他。召穆公對厲王說:“人們已經忍受不了暴虐的政令啦!”厲王聽了勃然大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者,派他暗中監視那些指責自己的人,一經巫者告發,就橫加殺戮。於是人們都不敢隨便說話,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透過眼神相交流,儘管內心無比的憤恨與不滿卻不敢張嘴說一個字。

      周厲王頗為得意,對召公說:“我找到制止毀謗的辦法啦,現在沒有人敢非議我了。”邵公回答說:“您這樣做只能堵住人們的嘴(卻不能從根本上祛除人們對您的怨恨吶)。江河因堵塞而決口,必定會傷害更大——您現在堵住老百姓之口、讓他們不敢說話,後果將比這更嚴重。善於治水的人是排除水道的壅塞、加以疏通;治理百姓也應該如此,要善於開導、讓人們暢所欲言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古代那些傑出的君王在政治上都很開明大度,讓三公九卿及各級官吏進獻諷喻詩,樂師進獻民間樂曲,史官進獻有借鑑意義史籍,少師誦讀箴言……說唱為生的盲人、瞎子都可以吟詠詩篇、誦讀諷諫之言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

    “各等臣工儘可直言進諫,就連平民都能把自己的意見轉達給君王。近侍之臣盡規勸之責,內親外戚都能補其過失,察其是非;樂師和史官以詩歌、史籍加以教導,元老重臣時時警醒勸諫。然後由君王斟酌取捨,付之實施,這樣,國家的政事才不至於違背常理、偏離正道。

    “老百姓有意見,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樣,國家的財富全依靠於此;就象高原、低地中有肥沃的良田一樣,衣食物品全賴此以出。透過人們的議論,政治的成敗得失才能被揭示出來。百姓認可的就盡力去實行,臣民反對的就想辦法去杜絕,這樣的話天下才能四海昇平、百姓就會安居樂業。人們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朝廷以為行得通的就照著實行,怎麼可以不讓人們說話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周厲王不聽,臣民百姓沒有人敢公開發表言論指責他。三年之後,這個暴君被臣民們放逐到彘地去了。

    兩個故事說的是同一個道理:堵不如疏。

    有時候,禁止得越厲害,反彈得就會更加劇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沒有了羞恥心會變得多可怕?大家生活在一個性開放的世界,好還是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