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幫助客戶寫了很多商業計劃書,深感很多創業者在闡述自己的創業計劃時有些“隔靴搔癢”,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不外乎兩點:要麼就是對專案本身的發展邏輯沒有想通透,要麼就是沒能將清晰的戰略透過簡潔的書面材料有效地傳達。如何寫一份牛逼的商業計劃書,我想這裡面主要包含這八大內容呈現。
呈現一:團隊介紹
什麼人需要寫進團隊介紹裡?專家在看一份商業計劃書時的要求是,列入持股比例超過5%的人,以及ta過往的教育和工作經歷。而且在展現過往的履歷時,最好採用更為直接的方式。例如“2009年到2013年在阿里巴巴擔任產品經理”這種表達方式在專家看來要優於“4年阿里巴巴高階產品經理經驗”,前者在篩選時對於投資機構來說更高效。
有時,為了更明確地展示團隊能力,創業者可以透露團隊成員在創業前的年薪範圍,年薪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候選人的實力。
除了要展現核心團隊的背景,我們認為團隊架構也是需要展現的一部分。團隊架構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能力是否完備,例如一家即將商業化的技術型公司需要融資,它的創始團隊能夠滿足技術方面的要求,卻沒有銷售人才,這在團隊結構上,可能就是不完善的。
呈現二:市場痛點以及解決方式
創業者要在商業計劃書中清晰地展現自己對市場的認知,而不是基於一些報告上的條目泛泛而談。
例如當前的市場痛點有哪些、自己能針對痛點提出什麼樣的解決方案等。假設總共有3條市場痛點,那麼創業者就要針對痛點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呈現三:市場規模
需要注意的是,創業者沒有必要在報告中誇大市場規模的具體數字,因為市場規模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統計,在不同的統計方法下千差萬別,創業者只需要知道這個數字背後的大致意義和邏輯就可以了。
而且,市場規模大並不代表就有需求,關鍵還是看你有沒有抓到市場的痛點。很多領域市場規模看起來很大,投資人不太會在這一點上較真,如果投資人對某個領域非常感興趣的話,他們本身就對市場有一定的測算。
呈現四:業務模式
相對來說業務模式是商業計劃書中難以一下子解釋清楚的條目,很多人在初次撰寫時傾向於用文字形式去解釋公司的業務,並且認為越詳細越好,其實不然。
業務模式這部分應該儘量減少文字性敘述,而以圖表來展現。比如當業務模式涉及到產品,那麼最好用產品截圖或者是服務體驗來展現自己的業務範圍和模式。如果公司的業務比較複雜,那麼創業者最好採用結構化圖表的形式。一家公司往往都會有重點業務和非重點業務,也可能出現目前仍在佈局階段,而未來會朝多方向發展的情況,那麼圖表會更容易將這種橫向和縱向的內容梳理清楚。
公司的盈利模式當然也是投資人關注的點,一般來說,這部分內容最好包括:目前的盈利方式、未來的盈利模式會朝哪個方向發展等分析。如果文字太多,圖表或者流程圖同樣是很好的展示方式。
呈現五:競爭分析
在我們看來,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裡至少應該要列出3個競爭對手,不可能沒有競爭對手。如果說一個創業者認為自己沒有競爭對手,那隻能說明ta對整個市場的認識還不到位,或者會讓我感覺對方還在挑選投資人,不太想跟我好好聊。
事實上,競爭對手可以是業務模式大致相同的直接競爭對手,也可以是業務模式不同的間接競爭對手。以去年比較熱門的無人貨架領域來舉例,果小美的直接競爭對手是哈米科技、小e到家以及猩便利等創業公司,而它的間接競爭對手則是友寶以及各類便利店。
呈現六:資料
如果本身是背景不那麼突出的創業者,那麼在商業計劃書中就需要用一定的資料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資料分為兩類,一類是財務資料,另一類是運營資料。財務資料中的收入、利潤、虧損、平臺上發生的交易量(GMV)等是比較重要的資料,事實上,這些資料中最有說服力的是利潤,那很多創業公司連利潤都沒有,此時就只能看GMV或者直接收入了。總結起來,這幾個資料按照重要性排序是利潤、收入、GMV。
除了財務資料,運營資料也很重要。但是各個領域注重的資料不同,一般而言出行領域注重頻次,社交領域注重使用者數量和使用者活躍度等。
呈現七:融資需求
商業計劃書的最後一個部分往往就是融資需求,公司需要多少融資,創業者打算出讓多少比例的股份,這是兩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創業者應該根據公司未來一兩年的發展需求來預估所需的資金,並儘量以最小的股權出讓比例來獲取。
接下來要回答投資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這筆錢打算怎麼用?這牽涉到一個很詳細的財務計劃。團隊建設、研發投入、招聘人才後的人力成本、市場投放等專案大概需要多少錢,這只是一個預算,也沒有投資人會對預算的數字非常較真,但是財務預算這件事情必須做。
同時融資需求條目中還需要說明這筆融資款大概使用的時間、當這個時間段過了後公司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階段、獲得什麼樣的業績、預期下一輪可以給到投資人多少回報。
呈現八:附頁
在以上這些重要內容完成之後,如果還有無法體現的素材和資料,可以在商業計劃書中新增附頁,比如公司的專利、財務模型以及有些連鎖模式創業中的單店模型等。
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本就存在鴻溝,創業者會對行業和業務有比較深入的理解,但是投資人有另外一套邏輯去理解市場。
這幾年,幫助客戶寫了很多商業計劃書,深感很多創業者在闡述自己的創業計劃時有些“隔靴搔癢”,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不外乎兩點:要麼就是對專案本身的發展邏輯沒有想通透,要麼就是沒能將清晰的戰略透過簡潔的書面材料有效地傳達。如何寫一份牛逼的商業計劃書,我想這裡面主要包含這八大內容呈現。
呈現一:團隊介紹
什麼人需要寫進團隊介紹裡?專家在看一份商業計劃書時的要求是,列入持股比例超過5%的人,以及ta過往的教育和工作經歷。而且在展現過往的履歷時,最好採用更為直接的方式。例如“2009年到2013年在阿里巴巴擔任產品經理”這種表達方式在專家看來要優於“4年阿里巴巴高階產品經理經驗”,前者在篩選時對於投資機構來說更高效。
有時,為了更明確地展示團隊能力,創業者可以透露團隊成員在創業前的年薪範圍,年薪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候選人的實力。
除了要展現核心團隊的背景,我們認為團隊架構也是需要展現的一部分。團隊架構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能力是否完備,例如一家即將商業化的技術型公司需要融資,它的創始團隊能夠滿足技術方面的要求,卻沒有銷售人才,這在團隊結構上,可能就是不完善的。
呈現二:市場痛點以及解決方式
創業者要在商業計劃書中清晰地展現自己對市場的認知,而不是基於一些報告上的條目泛泛而談。
例如當前的市場痛點有哪些、自己能針對痛點提出什麼樣的解決方案等。假設總共有3條市場痛點,那麼創業者就要針對痛點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呈現三:市場規模
需要注意的是,創業者沒有必要在報告中誇大市場規模的具體數字,因為市場規模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統計,在不同的統計方法下千差萬別,創業者只需要知道這個數字背後的大致意義和邏輯就可以了。
而且,市場規模大並不代表就有需求,關鍵還是看你有沒有抓到市場的痛點。很多領域市場規模看起來很大,投資人不太會在這一點上較真,如果投資人對某個領域非常感興趣的話,他們本身就對市場有一定的測算。
呈現四:業務模式
相對來說業務模式是商業計劃書中難以一下子解釋清楚的條目,很多人在初次撰寫時傾向於用文字形式去解釋公司的業務,並且認為越詳細越好,其實不然。
業務模式這部分應該儘量減少文字性敘述,而以圖表來展現。比如當業務模式涉及到產品,那麼最好用產品截圖或者是服務體驗來展現自己的業務範圍和模式。如果公司的業務比較複雜,那麼創業者最好採用結構化圖表的形式。一家公司往往都會有重點業務和非重點業務,也可能出現目前仍在佈局階段,而未來會朝多方向發展的情況,那麼圖表會更容易將這種橫向和縱向的內容梳理清楚。
公司的盈利模式當然也是投資人關注的點,一般來說,這部分內容最好包括:目前的盈利方式、未來的盈利模式會朝哪個方向發展等分析。如果文字太多,圖表或者流程圖同樣是很好的展示方式。
呈現五:競爭分析
在我們看來,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裡至少應該要列出3個競爭對手,不可能沒有競爭對手。如果說一個創業者認為自己沒有競爭對手,那隻能說明ta對整個市場的認識還不到位,或者會讓我感覺對方還在挑選投資人,不太想跟我好好聊。
事實上,競爭對手可以是業務模式大致相同的直接競爭對手,也可以是業務模式不同的間接競爭對手。以去年比較熱門的無人貨架領域來舉例,果小美的直接競爭對手是哈米科技、小e到家以及猩便利等創業公司,而它的間接競爭對手則是友寶以及各類便利店。
呈現六:資料
如果本身是背景不那麼突出的創業者,那麼在商業計劃書中就需要用一定的資料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資料分為兩類,一類是財務資料,另一類是運營資料。財務資料中的收入、利潤、虧損、平臺上發生的交易量(GMV)等是比較重要的資料,事實上,這些資料中最有說服力的是利潤,那很多創業公司連利潤都沒有,此時就只能看GMV或者直接收入了。總結起來,這幾個資料按照重要性排序是利潤、收入、GMV。
除了財務資料,運營資料也很重要。但是各個領域注重的資料不同,一般而言出行領域注重頻次,社交領域注重使用者數量和使用者活躍度等。
呈現七:融資需求
商業計劃書的最後一個部分往往就是融資需求,公司需要多少融資,創業者打算出讓多少比例的股份,這是兩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創業者應該根據公司未來一兩年的發展需求來預估所需的資金,並儘量以最小的股權出讓比例來獲取。
接下來要回答投資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這筆錢打算怎麼用?這牽涉到一個很詳細的財務計劃。團隊建設、研發投入、招聘人才後的人力成本、市場投放等專案大概需要多少錢,這只是一個預算,也沒有投資人會對預算的數字非常較真,但是財務預算這件事情必須做。
同時融資需求條目中還需要說明這筆融資款大概使用的時間、當這個時間段過了後公司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階段、獲得什麼樣的業績、預期下一輪可以給到投資人多少回報。
呈現八:附頁
在以上這些重要內容完成之後,如果還有無法體現的素材和資料,可以在商業計劃書中新增附頁,比如公司的專利、財務模型以及有些連鎖模式創業中的單店模型等。
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本就存在鴻溝,創業者會對行業和業務有比較深入的理解,但是投資人有另外一套邏輯去理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