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63201958491

    東方公足下:文之道衰弊,已經有五百年之久了(指從西晉至唐初)。漢魏時期優秀的風骨傳統,晉宋雖然沒能流傳下來,然而在現存的文獻中有可以找到證明。我閒暇的時候曾經欣賞齊梁的詩歌,(覺得)當時的創作過分追求詞采的華麗,而缺乏內在的比興寄託,每每感慨萬千。

    回想古人,常常擔心浮豔綺靡(的文風充斥文壇),而風雅之風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自從昨日於解三處欣賞了您的《詠孤桐》詩,深深地感到詩中透露出一種端直飛動的風骨美,聲情並茂,抑揚起伏,表達鮮明精練,音韻鏗鏘悅耳。

    於是乎心目為之一新,消除了那種沉悶和抑鬱之感。沒想到(您的詩作)又感受到了正始之音,也可以令建安時代的作者感到欣慰。解君說:“您可以與晉代的張華、何劭相比肩”,我認為這是知音之言。所以感嘆於雅制(的復興),寫了這首《修竹詩》,自然期待獻給知音之人欣賞。

    原文: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徵者。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邐逶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於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往挫,光Excelle練,有金石聲。

    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鬱。不圖正始之音,復睹於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雲: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僕亦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是陳子昂看到東方虯的《詠孤桐篇》(原詩已佚)後有感而發,是陳子昂詩歌理論的集中體現,當作於陳子昂中進士之後,具體作年不詳。

    陳子昂所標舉的“興寄”也是來源於前人主要是漢人“美刺比興”的觀念,其含義就是指詩歌的比興寄託。這也的確切中了六朝詩歌工於體物、專有形似的弊端。更值得指出的是,陳子昂“風骨”與“興寄”並舉,對唐詩未來的發展,比如實現由風骨向興寄的“戰略轉移”,也埋下了伏筆。

    陳子昂同時的人如盧藏用對陳子昂的意義已經有所認識,他在《右拾遺陳子昂文集序》中,給予陳子昂以極高的評價,認為是“道喪五百年而得陳君”,對其代表作《感遇》詩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盧藏用的出發點不是詩歌的美學特質,而是儒家的政教觀念,因此與陳子昂在詩歌史上的真正價值,與陳子昂的理論主張對唐詩學的真正意義之間尚存在一定的距離。

    但是,就總體而言,他的評價是客觀的、中肯的,得到了後人的贊同。杜甫盛讚陳子昂“公生揚、馬後,名與日月懸”,《新唐書·陳子昂傳》肯定他“始變風雅”。當然,也有人對盧藏用的評價提出過質疑,如顏真卿、皎然等。明末胡震亨《唐音癸籤》綜合各種意見,仍然認為陳子昂“與有唐一代詩,功為大耳”。

    作者簡介:

    陳子昂(659~700),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慷慨任俠。成年後始發憤攻讀,關心國事。24歲時舉進士,直言敢諫,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

    兩次從軍,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有較深的認識。後因父老解官回鄉,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陳伯玉集》傳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層建築外腳手架為什麼用懸挑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