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松鼠快樂翁
-
2 # 颶風666
過也無妨。
個人觀點。童真最珍貴。孩子們只要努力學習,只要不違反國家政策,不違反各項法律法規,在不影響教學和全校學生管理的情況下,給孩子們安排一次別開生面的”慶祝六一兒童節@告別兒童走向少年”的活動,可能要比不舉行效果更好。
大家都聽說過這幾年各校盛行的”成人禮”。
成人禮其實就是在特殊的時間節點安排特殊的活動,把一個個自以為自己還是孩子的高中學子們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如何對待感情、如何面對事業和人生成功與失敗……的綜合教育。
那麼,在兒童和少年的交界線處,舉行一次活動,對孩子們做一次綜合教育,不也是很好嗎?
大家知道,餃子,平常每天吃,只是一種飯,只有在春節才有不一樣的親情、團圓的喜氣洋洋的味道;蛋糕只有在生日當天才能吃出感動和感恩的味道;一樣的酒,只有送別時才能喝出難捨難分、情深似海的味道……如果在七年級,以慶祝兒童節為主題,做一個告別兒童,走向獨立、自主等等的對孩子們心理教育,要勝過十次班會。
全國很少提過成人禮時,我在班裡給學生們進行過”舞勺禮”,二十弱冠,十五舞勺,高一進行,基本符合年齡。提前做好準備,安排學生代表發言。
家長代表發言。
教師代表發言。
校領導做總結髮言。學生們笑則若狂、哭則大慟,一次儀式過後,平常喜歡搗亂的學生變了個人,接手時全校有名的差、亂班級,儀式後每週都有得到學校表揚,一個學期後,從全校倒數變成了全校第二名。
所以,我個人觀點,讓七年級學生過六一兒童節比不過強。
-
3 # 寒石冷月
我們都知道六一兒童節是小學生的專利,但是很少有家長知道兒童期的年齡範圍,我曾經對這個兒童期的年齡界定查詢過資料,發現這裡的說法有多種,但是結合一個孩子生理和心理年齡來劃分,我認為相對要合理一些。即兒童期範圍可劃定在6-11歲,之前為幼兒期,之後為青春期。
七年級的孩子,基本上都已經在12、13歲左右,從生理發展來看,基本上已經度過兒童期,正式進入少年期。為什麼卻出現七年級同學想過六一兒童節呢?恐怕這裡還真得認真分析一下原因,絕不能單純說這個孩子特別天真,想再過一次兒童節,以告別美好的童年時光。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七年級同學要求過兒童節這件事,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看待:
第一,首先看這個七年級同學實際年齡是否在12歲以下。
唯一能為這個想過兒童節的七年級同學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也就是看這個孩子是否年齡在還不滿12歲了。如果他年齡小,上學早,或者有過跳級的經歷,比班上同學小兩歲倒也有可能。要說一個未滿12歲的七年級同學想過兒童節,這個想法可以理解。
第二,是這個七年級同學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不同步發展。
如果這個七年級同學年齡超過12歲了,他還想過兒童節,顯然他的心理年齡明顯和生理年齡不同步,呈現發展滯後的現象。像這種心理年齡小的孩子,往往家庭教育缺失的非常嚴重,基本上平時被溺愛慣了,才會向老師提出讓學校安排節目的要求。
第三,這個七年級同學並不知道青春期對他意味著什麼。
凡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從幼兒園一畢業就結束了幼兒生活,更不知道小學一畢業就結束了兒童期的生活。在他的認知世界裡,他根本就沒有青春期已經來臨這個概念。所以,平時看上去顯得特別幼稚,這便是心智發展滯後的現實表現。
第四,家長和老師要告訴孩子,進入七年級(初一)後,你就告別兒童節了。
既然孩子已經度了兒童期,那就必須要鄭重告訴孩子,六年級是你最後一個兒童節,小學一畢業,就你告別兒童期,從來就步入青春期了,那時你將會成為一名青春期少年,以後可不要再想著過兒童節嘍,否則,大家都會笑話你,說你是長不大的小不點。
結束語:從一個七年級孩子要求過兒童節的小訴求來看,說明我們有太多的家長忽視告訴孩子成長處於哪一個特定階段,對孩子來說,他們有權利知道,這也是認知的一部分呢。正所謂,到什麼年齡段,就做什麼事,這才是符合成長的基本規律。
回覆列表
不知道現在有什麼樣的規定。我讀書時少先隊員的年齡是9歲至15歲,因此初中仍然有少先隊組織,學校也要安排“六一節”慶祝活動。我在一九六六年讀完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