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iekt鐵鐵

    史學家稱夏商周之前還有虞朝 存在時間近二千年 據《學術月刊》第2期刊文稱,歷史學家對夏商周之前是否有虞朝存在不同看法。一種較普遍的意見認為,夏商周之前沒有虞朝。夏代以前,明確稱道的政治事蹟,只有堯、舜、禹相禪讓一事,以舜(有虞氏)來說,在位僅五十年,這作為一個朝代而言,是難以成立的。 另一種意見認為,虞朝是古代史中實際存在很長時期的一個朝代。《韓非子·顯學》載:“虞夏二千餘歲”。按此說法,有虞氏決非只有一代五十年。另外,根據《國語》、《左傳》等史料記載,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窮蟬、敬康、句芒、蟲喬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戲、虞閼父、胡公滿等15個名號。有虞氏的世系既可考定,則不能不承認有虞氏是一個朝代。★虞朝之說 《河北學刊》2002年第一期刊發王樹民同志的學術論文,《夏、商、周之前還有個虞朝》。“虞朝”即史書上說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華。姚重華字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個部落。為什麼名字叫“重華”?傳說舜的眼睛是雙瞳仁,故為“重”。“華”字可能為華夏族的華族之意。據運城學者王雪樵前幾年《運城報》專文,“華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縣的“夏”,河津華谷的“華”。這兩個地方是中國華夏民族的發源地。王樹民同志的論文認為,中國古代歷史上,世人通稱夏、商、週三代。某些古籍卻稱虞、夏、商、週四代。夏代以前,明確稱道的政治事蹟,只有堯、舜、禹相禪讓一事,並說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傳位數百年,稱帝王名號都在10人以上者。有虞氏作為一個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強。但《朝非子·顯學》說“虞夏二千餘年”,按照這種說法,有虞氏絕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現今的史書上說“夏王朝統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電視臺看到歷史學家斷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確定夏為471年,據此虞朝當是1520多年。王樹民同志考證《國語》、《左傳》、《史記》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為有虞氏的世系15個名號,也就是說虞朝傳位有15個帝王。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歷史地位不難得出正確的結論。 經查最新的永濟地方誌,清光緒12年(公元1886年)蒲州知府事贏杜崧年《續補永濟縣誌序》上首句就是:“蒲坂自虞帝以來經天緯地之人,歷代層見迭出,昭著史冊,目河中為人文之蔽”。既然稱說虞帝,可見認為就是一個朝代。中國封建王朝一代最長的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隸社會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據此,王樹民同志“有虞氏絕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的觀點,完全可以成立。 虞朝之說的論點如果確立、確認,那麼中國的歷史通稱就要改變。“中國上下五千年”就要改為“中國上下六千年”,“五千年華夏文明”就要改為“六千年華夏文明”。如果如此,那麼,永濟歷史的現今的知名度,將會大大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除了當草根歌唱家,還有別的出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