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evin唧唧

    其實麥姓人口很少,宋代《百家姓》裡找不到該姓。麥姓來源也很複雜,最早出自齊國。春秋戰國時期,麥丘老人為齊桓公祝壽,從而得“麥丘”為封地,其後裔先以“麥丘”為姓,後又去掉“丘”字,以“麥”為姓。此外,隋朝何饒豐(號鐵杖)屢立戰功,皇上問他願任何職,他答:“願能日食鬥麥足矣!”皇上遂賜他姓麥,他的子孫都姓麥。

    資料顯示,明代凌迪知的《萬姓統譜》上說:稷氏有二,后稷氏之後稷氏;漢稷嗣君叔孫通支孫亦為稷氏。麻姓起源有二:一是起源於熊姓。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大夫,姓熊,被封於麻(今湖北麻城)。他的子孫後代以封地名“麻”為姓;二是春秋時期,齊國有大夫麻嬰,他的子孫後代以其名字中的“麻”為姓。《姓氏考略》記載,豆姓出自熊姓,春秋時楚國公族後裔。至漢朝有豆如意,其子孫遂為豆氏。滿族姓氏中與植物有關的伊拉氏,漢語的意思即為黍氏。

    麻姓分佈較廣,族源複雜,河北、山西、廣東、廣西、雲南、浙江等地均有分佈。漢族、蒙古族、苗族、回族、壯族、土族、傈僳族、錫伯族都有此姓。麻姓來源較多:第一,春秋時期,有一楚國大夫姓熊,被封於麻(今湖北麻城),他的子孫姓麻。第二,春秋時期,齊國有大夫麻嬰,他的子孫以其名字中的“麻”為姓。第三,出自漢、唐時期北韓半島百濟國都邑固麻,邑人中有以邑名為姓者。第四,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降麻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第五,源於回族、壯族、蒙古族,他們漢化後改姓麻。在陝西和豫西地區,民華人物麻振武比較有名,此人綽號“麻老九”,陝西商州人,行伍出身,原是陝西靖國軍第一路郭堅的部下,後投靠鎮嵩軍首領劉鎮華,駐紮陝西大荔縣一帶,成為劉在陝西的走卒,盤踞稱雄,震懾地方,當地婦孺一聽他的名字便感到害怕。

      粟姓看上去很像少數民族姓氏,少數民族中也確有粟姓。粟姓出自最古老姓氏之一的粟陸氏,是伏羲的後人。粟姓也是明朝從山西洪洞縣遷出的姓氏之一,分佈於今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粟姓,很可能來自洪洞縣。譬如偃師佃莊鎮東大郊的粟姓人家,共有20多戶,八九十人,就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城關鎮老城北關的粟姓也是明初從山西遷來的,當時他們兄弟二人都遷往外地,哥哥遷往山東,弟弟來到偃師。又傳一代後,長門去了南陽,次門留在北關,目前已傳至二十二代。此外,侗族中有粟姓,滿族中也有粟姓。粟裕大將就是侗族人。

      豆姓第一個淵源是出於姬姓。古代有泰豆氏,善於馭馬駕車,周穆王時期,有個駕車能手造父,而他的駕馭本領就是從泰豆氏那裡學來的。泰豆氏的後代都姓豆。另外,北魏時期,孝文帝來洛陽後,強迫鮮卑族漢化,其中鮮卑族慕容部的豆盧氏、拓跋部的紇豆陵氏、吐谷渾部的赤小豆氏,均在漢化改革過程中改成豆氏或莫氏。偃師市有豆姓14人。

    以五穀為姓的人中,自古以來不乏名人,如麥姓人中隋朝大將軍麥鐵杖、華人民解放軍海軍戰鬥英雄麥賢得等;麻姓人有明朝將領麻貴,宋朝有神童之稱的麻九籌,唐朝畫家麻居禮等;豆姓人中有北朝勇武將軍豆代田等。

    粟裕、麥賢得、谷牧——粟裕是我軍傑出軍事家,大將軍銜;麥賢得是1965年“八六”海戰中我海軍戰鬥英雄;谷牧是中國經濟建設戰線傑出領導人,曾任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等職,大家也都很熟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女星總是喜歡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