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對外做功的方式自然是能量的輸出,而輸出能量的方式則必然是透過能量的轉換,也就是核能轉換為熱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再轉換為電能。
只有機械能和電能才能在現實中成為人類可利用的能源,可見人類對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掌握最終還是體現在發電上,所以就功能而言,它與核裂變反應堆發電、燒煤的火電廠沒有區別,甚至與柴油、汽油發電機都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可控核聚變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啟動鐳射點火裝置,用高能鐳射束照射核聚變燃料(氘化鋰、氦3等)→核聚變燃料被激發,產生大量高溫等離子體,核聚變反應開始→超導體渦輪產生的磁懸浮使溫度接近1億℃的等離子體懸浮在渦輪腔內迴圈反應→渦輪散熱片將高溫傳導至蒸汽發生器內,加熱液態水產生高溫高壓水蒸汽→蒸汽驅動汽輪機高速轉動,帶動發電機執行發出電能。
可見可控核聚變裝置的能量輸出方式仍然是用核能轉換為熱能,在用熱能轉換為做功的機械能,從而輸出電能的過程,並不會因為它的核能反應方式為可控核聚變就會改變能量轉換方式。
▼下圖為核電廠工人正在安裝蒸汽輪機轉子,蒸汽輪機是利用高溫高壓蒸汽來驅動的,當它開始旋轉時就標誌著熱能轉換為機械能的開始,當發電機被它帶動旋轉發電時則標誌著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開始,而核反應堆的作用正是產生熱能,當鍋爐水被核能燒開時即意味著核能完成了熱能的轉換,因此就轉換過程而言,可控核聚變與可控核裂變並無區別。
我們可以分別用核動力、常規動力兩種航空母艦來證明:
核動力航空母艦
核動力航空母艦並不是直接用核能來驅動,而是透過核反應堆產生的核裂變反應來產生熱能,然後再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或者電能來驅動航空母艦的。
比如說美國的“福特”級超級航母首艦福特號,它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1萬噸,核動力裝置為2座A1B型“貝蒂斯”核反應堆,輸出電壓13500V,供電能力20萬千瓦,強大的電力除了用來驅動電動機推動航母行駛以外,還能為彈射系統、武器系統、航電系統、生活用電提供電能。
強大的供電能力得益於那兩座核反應堆發電系統,它的發電原理是這樣:向核反應堆的堆芯插入丰度為25%的鈾-235核燃料棒→在控制棒的作用下裂變鏈式反應開始,產生高溫加熱鍋爐水→鍋爐內的高溫、高壓蒸汽驅動蒸汽輪機轉動→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執行,輸出電能。
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的動力系統比起核動力航空母艦來說要簡單得多,在能量轉換過程中少了一個發電環節,也就是直接用機械能驅動航空母艦行駛。
比如說中國的山東號航空母艦,它採用蒸汽輪機驅動,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向鍋爐燃燒器內噴射重油燃燒,加熱鍋爐內的水產生高溫、高壓蒸汽→蒸汽驅動蒸汽輪機轉動,帶動變速箱執行→變速箱輸出扭矩驅動螺旋槳推進系統推動航空母艦行駛。
這就是可控核裂變裝置與燃油裝置輸出能量和對外做功的方式,即核裂變裝置的核能轉換為熱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燃油裝置的燃油轉換為熱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
所以我們說如果可控核聚變裝置實現實用化以後,它仍然需要經過能量轉換才能輸出有用的能量,即電能,很難像火箭那樣透過釋放熱能來直接做功。
▼下圖為中國海軍技師軍士長正在用點火器為遼寧艦重油發動機點火啟動,航母重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油燃燒所釋放的能量來加熱水產生蒸汽,再用蒸汽驅動蒸汽輪機轉動為航母提供動力,不論是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能量的轉換總是離不開機械能轉換這一環節,否則動力系統就得不到做功所需的能量,可控核聚變同樣如此。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可控核聚變如此高大上的未來科技卻無法逃脫複雜的能量轉換規程來輸出能量呢?
答案與人類的材料技術極限有關,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就曾經設想過用可控核裂變來實現熱能做功,並且為之付諸實際——核動力飛機。
核動力飛機的核動力驅動原理是這樣的:利用核聚變鏈式反應發出的巨大能量,像火箭發動機那樣向後噴射高溫、高壓等離子體,以此產生推力為飛機提供飛行動力。
問題在於核裂變反應所產生的等離子流體具有極強的核輻射汙染,如果這樣的飛機滿天飛行,那麼地球很快就會被核汙染氣體所籠罩,很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可控核聚變雖然沒有核汙染,但是同樣無法像火箭發動機那樣直接用熱能做功,這是因為可控核聚變發生核反應的條件實在是太苛刻了,僅“點火”溫度這一項就要求5000萬℃起步,當核聚變反應開始時核心溫度就會接近1億℃!
這意味著人類無法直接掌控如此之高的溫度,沒有任何一種已知材料能夠承受得住,因此可控核聚變裝置也只能用超導體材料製成的渦輪使其懸浮在空中利用其熱能。
如果將它做成火箭發動機那樣的噴射引擎,那麼這種引擎將會在核聚變反應發生時瞬間熔化掉,根本無法實現利用。
▼下圖為冷戰時期美國設想的配備核動力噴氣式發動機的巡航導彈,它可以在空中圍繞目標國家飛行一年的時間,如果真的造出來,那麼目標國家都不需要進行核彈攻擊就已經玩完了,因為核動力發動機噴出來的等離子氣體是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所到之處必然寸草不生。可控核聚變是最理想的核動力噴氣式發動機解決方案,也是核能直接轉換為動能的唯一辦法,但是核聚變反應的溫度過高,沒有材料可以承受這樣的高溫。
結語
材料耐熱問題是制約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瓶頸,如果在將來的某一天人類能找到一種能承受1億℃高溫的材料,那麼可控核聚變就不需要那麼複雜的能量轉換過程輸出能量,只有解決這個問題以後可控核聚變技術才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否則繼續燒鍋爐發電的能量轉換方式最多隻能算得上“解決能源問題”。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對外做功的方式自然是能量的輸出,而輸出能量的方式則必然是透過能量的轉換,也就是核能轉換為熱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再轉換為電能。
只有機械能和電能才能在現實中成為人類可利用的能源,可見人類對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掌握最終還是體現在發電上,所以就功能而言,它與核裂變反應堆發電、燒煤的火電廠沒有區別,甚至與柴油、汽油發電機都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可控核聚變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啟動鐳射點火裝置,用高能鐳射束照射核聚變燃料(氘化鋰、氦3等)→核聚變燃料被激發,產生大量高溫等離子體,核聚變反應開始→超導體渦輪產生的磁懸浮使溫度接近1億℃的等離子體懸浮在渦輪腔內迴圈反應→渦輪散熱片將高溫傳導至蒸汽發生器內,加熱液態水產生高溫高壓水蒸汽→蒸汽驅動汽輪機高速轉動,帶動發電機執行發出電能。
可見可控核聚變裝置的能量輸出方式仍然是用核能轉換為熱能,在用熱能轉換為做功的機械能,從而輸出電能的過程,並不會因為它的核能反應方式為可控核聚變就會改變能量轉換方式。
▼下圖為核電廠工人正在安裝蒸汽輪機轉子,蒸汽輪機是利用高溫高壓蒸汽來驅動的,當它開始旋轉時就標誌著熱能轉換為機械能的開始,當發電機被它帶動旋轉發電時則標誌著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開始,而核反應堆的作用正是產生熱能,當鍋爐水被核能燒開時即意味著核能完成了熱能的轉換,因此就轉換過程而言,可控核聚變與可控核裂變並無區別。
我們可以分別用核動力、常規動力兩種航空母艦來證明:
核動力航空母艦
核動力航空母艦並不是直接用核能來驅動,而是透過核反應堆產生的核裂變反應來產生熱能,然後再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或者電能來驅動航空母艦的。
比如說美國的“福特”級超級航母首艦福特號,它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1萬噸,核動力裝置為2座A1B型“貝蒂斯”核反應堆,輸出電壓13500V,供電能力20萬千瓦,強大的電力除了用來驅動電動機推動航母行駛以外,還能為彈射系統、武器系統、航電系統、生活用電提供電能。
強大的供電能力得益於那兩座核反應堆發電系統,它的發電原理是這樣:向核反應堆的堆芯插入丰度為25%的鈾-235核燃料棒→在控制棒的作用下裂變鏈式反應開始,產生高溫加熱鍋爐水→鍋爐內的高溫、高壓蒸汽驅動蒸汽輪機轉動→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執行,輸出電能。
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的動力系統比起核動力航空母艦來說要簡單得多,在能量轉換過程中少了一個發電環節,也就是直接用機械能驅動航空母艦行駛。
比如說中國的山東號航空母艦,它採用蒸汽輪機驅動,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向鍋爐燃燒器內噴射重油燃燒,加熱鍋爐內的水產生高溫、高壓蒸汽→蒸汽驅動蒸汽輪機轉動,帶動變速箱執行→變速箱輸出扭矩驅動螺旋槳推進系統推動航空母艦行駛。
這就是可控核裂變裝置與燃油裝置輸出能量和對外做功的方式,即核裂變裝置的核能轉換為熱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燃油裝置的燃油轉換為熱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
所以我們說如果可控核聚變裝置實現實用化以後,它仍然需要經過能量轉換才能輸出有用的能量,即電能,很難像火箭那樣透過釋放熱能來直接做功。
▼下圖為中國海軍技師軍士長正在用點火器為遼寧艦重油發動機點火啟動,航母重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油燃燒所釋放的能量來加熱水產生蒸汽,再用蒸汽驅動蒸汽輪機轉動為航母提供動力,不論是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能量的轉換總是離不開機械能轉換這一環節,否則動力系統就得不到做功所需的能量,可控核聚變同樣如此。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可控核聚變如此高大上的未來科技卻無法逃脫複雜的能量轉換規程來輸出能量呢?
答案與人類的材料技術極限有關,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就曾經設想過用可控核裂變來實現熱能做功,並且為之付諸實際——核動力飛機。
核動力飛機的核動力驅動原理是這樣的:利用核聚變鏈式反應發出的巨大能量,像火箭發動機那樣向後噴射高溫、高壓等離子體,以此產生推力為飛機提供飛行動力。
問題在於核裂變反應所產生的等離子流體具有極強的核輻射汙染,如果這樣的飛機滿天飛行,那麼地球很快就會被核汙染氣體所籠罩,很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可控核聚變雖然沒有核汙染,但是同樣無法像火箭發動機那樣直接用熱能做功,這是因為可控核聚變發生核反應的條件實在是太苛刻了,僅“點火”溫度這一項就要求5000萬℃起步,當核聚變反應開始時核心溫度就會接近1億℃!
這意味著人類無法直接掌控如此之高的溫度,沒有任何一種已知材料能夠承受得住,因此可控核聚變裝置也只能用超導體材料製成的渦輪使其懸浮在空中利用其熱能。
如果將它做成火箭發動機那樣的噴射引擎,那麼這種引擎將會在核聚變反應發生時瞬間熔化掉,根本無法實現利用。
▼下圖為冷戰時期美國設想的配備核動力噴氣式發動機的巡航導彈,它可以在空中圍繞目標國家飛行一年的時間,如果真的造出來,那麼目標國家都不需要進行核彈攻擊就已經玩完了,因為核動力發動機噴出來的等離子氣體是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所到之處必然寸草不生。可控核聚變是最理想的核動力噴氣式發動機解決方案,也是核能直接轉換為動能的唯一辦法,但是核聚變反應的溫度過高,沒有材料可以承受這樣的高溫。
結語
材料耐熱問題是制約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瓶頸,如果在將來的某一天人類能找到一種能承受1億℃高溫的材料,那麼可控核聚變就不需要那麼複雜的能量轉換過程輸出能量,只有解決這個問題以後可控核聚變技術才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否則繼續燒鍋爐發電的能量轉換方式最多隻能算得上“解決能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