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極速看球

    “我的經驗對於他來講真的有用嗎?”

    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迫切的想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為的是給自己以啟發,好使自己的工作能夠做的更好一點,更有效率一點。於是,就拼命看書、看資料,那段時間手裡積累了很多其它人的經驗分享資料,大到流程設計、小到開場,尤其是那種拿來就用、用了就能出效果的工具、方法是我的最愛。

    可幾次實踐之後卻發現效果還不如不用,甚至於這個工具的植入反倒使我原來的工作坊流程不順暢了。

    原因是什麼呢?

    情境不對

    我們在書中看到或其它夥伴整理出來的案例,實際上是有特定情境的。引導的特點就是某些事情只有在特定情境才可能發生,而整理在書上的,往往是書的作者後期加工的過程,甚至於很多作者也並沒有對現場有更多感知的情況下,只是做了一個流程的記錄而已。

    當我們自以為很瞭解這個工具並拿來在自己工作坊中使用的時候,卻忽略了當時作者應用的具體情境是什麼。

    比如:這個工具在使用的前期,工作坊裡發生了什麼事?參與者是什麼樣的狀態?引導者觀察到了什麼?引導者講了些什麼?側重點在哪裡?同樣的意思,為什麼用了這句話闡述,而沒有用另外一句?這些都是書本中沒有的,幾乎也不可能為讀者所知,可這些卻恰恰是引導的魂,沒有了這些魂,就只剩下流程和工具了。

    失敗案例往往才是最有價值的

    我看了很多的專業書籍,卻很少有作者在書中提及失敗的案例,更多的是以專家的身份給大家介紹成功的經驗。如前文所言,固然成功的經驗很寶貴,但引導專案的特殊性,卻使其很難複製到我們自己的專案裡,任何一個有真實參與者參與的專案,都會是一個很NICE的過程。我們不僅僅要關注流程,更要關注現場本身所發生的變化。

    現場所發生的變化,因人而起,人與人相互作用是沒有辦法用規律所約束的,因此引導者的成長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示錯的過程,你只有經歷了這樣的錯誤,才更加深刻地瞭解自己所承擔的重任。

    不諱言的說,我對做過的所有專案都有過覆盤,可以這樣說,幾乎所有的專案都有大大小小可改善的空間,也正是對這些錯誤存在的反思,讓我感受到了能力的快速提升。

    讀書但別信書

    現在的引導型別的書籍越來越多了,做為專業工作者,基本上我擁有市場上所有的引導書,臺版的、國內的、國外的,甚至於包括那些被我們一開始當成的學習引導經典的工具書。

    實踐了一段時間以後,再返回來有機會查閱這些書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疑惑:

    書裡的情境都是一個組織特別理想的狀態。作者為了闡述清晰他的理念,於是會把大篇幅放在工具與流程上。比如處理兩個團隊的分工與衝突,聊聊數語介紹了情境,然後就開始分開團隊寫自己的工作職責、期待他人提供的幫助等等。卻對現場人員的狀態沒有任何的描寫。要知道類似於跨部門合作障礙的工作坊,首先要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情緒的問題、看待角度的問題,而不可能一上來就是工作職責的問題。

    作者根本就沒有做過引導專案,出書不過就是個炒作身價的方法而已。去年才知道,過去被我奉為入門書向大家推薦的某部作品,原來作者根本就不是引導者出身,其不過是個編輯,把蒐羅來的稿子整理了一下,就賣到大陸來了。聽的我直反胃,實在是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況。要是按照這樣的書來做專案,恐怕不死也要掉層皮。

    所有的東西在被作者整理成冊的時候,其實已經沒有原汁原味了,我的文章也不例外。因為要顧忌結構、目標、篇幅等等因素,很多細微的內容會被忽略掉,表面上看無關緊要,但實際上那些才真的是精髓。

    所以,以後有機會與同行做覆盤,一定要問他工作坊的細節,他是怎麼考慮的、現場情況如何?發生了什麼?產生了什麼樣的改變與調整?是怎麼考慮的。

    這些問題才真正有助於理解與提升,當然千萬別被那些所謂的經驗忽悠了,要是被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忽悠了,那才好玩呢。

  • 2 # 檸檬木子的隨記

    肯定不能完全相信,經驗只是基於以前發生的事情的情況積累而得到的,而事物是出於變化中的,所以經驗只能作為重要參考。

  • 3 # 望郎來

    經驗不可以完全相信。我們知道,人類的經驗來自兩方面,一是自己親身經歷的直接經驗,另一個是他人經歷的間接經驗。然而,無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人們都無一例外地難免受到自身認識世界的角度、觀點和方法的侷限。

    這種情形如同盲人摸象,儘管“研究”的是同一個事物,卻難以把握事物的全貌,摸到腿的說大象像柱子,摸到尾巴的說大象像鞭子,摸到耳朵的說大象像蒲扇,等等,不一而足。每個人都從各自的角度認識了事物一定的特點,但又不夠全面、不夠準確。

    因此說,雖然每個人各自的經驗都是現實的,認識也都是客觀的,但顯然獲得的經驗只能反映事物特定條件下的、一定方面的特徵。所以,如果不加分辨地全盤依照經驗去辦事,刻板地照葫蘆畫瓢,就往往會犯經驗主義的錯誤。

  • 4 # 姑且慕容

    經驗不可以完全相信。但離開了經驗,如果另闢蹊徑總是費時費力而且不容易實現的。我記得自己剛參軍調到政治處當報道員,我的新聞幹事說新聞寫作要講“五要素”,然後給我一些報紙讓我自己去看,我剛開始學習,那裡知道五個“W”呢?後來,我就找到部隊的報紙,改頭換臉地模仿,到機關27天后,第一篇訊息稿就發表在《甘肅青年報》,這就是別人寫作經驗給我的啟發。但是,一直模仿不可能寫出更好的作品,我後來在通訊寫作中,糅合報告文學,詩歌等寫作風格,還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作品見報率也比較高。

  • 5 # 使用者71209434313

    經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實踐中的對事物認識的積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古人許多的經驗依然在今天有用。但經驗的時效性也有限制,當條件變化的時候,有些經驗就不足信了。比如中醫就是典型的依靠經驗治療,當現代醫學已可以透過深入細胞來治病的時候,再靠傳承的老經驗醫治就不可信了。再比如當代的教育不顧及學生心理和過去的巨大變化,還用過去所謂的經驗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經驗雖然是寶貴的,但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行調整,與時俱進。

  • 6 # 江湖夜雨92

    經驗怎麼能完全相信呢?這世界就沒有絕對正確的真理,大自然的任何存在,都有一定的形和勢,都有自己的存在區間,相對於整個系統來說,都是區域性的。所以,我們的思維一般都是區域性思維。

    首先,不能太相信經驗。韓信與趙國的井陘之戰,沒有照搬兵書上安營紮寨,排兵佈陣的方法,結果,不到一個早晨,就大破趙軍,攻下邯鄲。土地革命時期,我黨學習蘇聯老大哥經驗,先奪取大城市,進行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秋收起義都失敗了,結果,毛澤東等領袖率領軍隊進軍井岡山,倒是在山溝溝裡,舉起了馬列旗幟,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如果,過於相信經驗,就會陷入經驗主義。所以,西方的笛卡爾提出,感覺能欺騙我們,經驗能欺騙我們,應該懷疑一切的哲學理論。

    其次,也不能完全否定經驗,如果,我們充分認識事物,物理其本,抓住事物本質,找出事物規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誰,他身上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就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還有聖人無常師,強調的都是要善意學習別人的經驗。

    只有當我們知識淵博,富有見識,有豐富的經驗,又不囿於經驗,處事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多變,遊刃有餘,才能成為一個通達的人。

  • 7 # 宋m1

    經驗不能完全相信!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著改變了。曾經的經驗,在當時是的,現在卻是錯誤的!

    如果我們不緊跟時代的思想潮流改變,那麼就會被時代淘汰了!

  • 8 # 晝夜挑燈

    不可全信,經驗是個人對生活和工作的做人做事的自我感悟的經歷,屬於個人自我能力的沉澱和累積。沒有人的經驗是可以完全copy的,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性格做人做事的方式都不一樣,存在太多變數,做完一件事的結果導向不一樣。但當你做一件事毫無頭緒,可參考前人或別人走過的經驗。

  • 9 # CHERRY美麗

    我的觀點是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但不能完全相信或者是照搬。

    比如說:我們的祖國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謀求發展,她學習和借鑑了很多國外好的經驗,同時也根據實際國情進行改革和創新,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透過改革發展,中國已經連續多年領跑世界GDP發展之首。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所以我們要吸收精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才能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但是,有些地方也可以完全複製經驗。比如:麥當勞連鎖店,每一家都有相同的經驗和管理模式。

    所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

  • 10 # 2寶的媽媽

    完全的信任,不管受沒受過傷,都是很難建立的。立場不同,考慮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會不同。在你眼中的惡,在他人看來,也許只是自保。

    永遠記住:別對任何人抱有期望。自己處事時,秉承“凡事留一線”的原則,多結善緣,會少受很多傷害。

  • 11 # 你的小可愛w

    肯定是不能完全相信的

    老一輩的經驗,有一些是已經不適應現在這個社會了,可以透過不斷的學習,再加平時的經驗積累,去判斷這個事該如何做

  • 12 # 心安捨得

    經驗是不可以完全相信,這是隻有借鑑卻不能複製。因為在你那裡溫度、條件、環境都適合,而到了另一處就不可能全是宜,為此它就要在另一處去實踐和運用。這是我的觀點和經驗!

  • 13 # 諦逷

    經驗就是借鑑,具有指導性,不具有真理性,對於一成不變的工作、事物是適用的,但是對於變化的工作和事物就不能照搬了,不然就會容易陷入困境。

  • 14 # 不拿情商說事

    如果經驗可以相信,那麼,年紀越大,經歷的越多,誰就會越成功,然而,事實是,成功者並非這樣。

    世界是發展變化的,唯有適應發展變化的經驗離成功越近。

    經驗並非一無是處,應該是常規操作的法寶,絕不能作為指路明燈,可以參考借鑑,不能唯經驗論。

  • 15 # 曉荷風清

    經驗當然不可以完全相信。

    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家告訴我們:我們要辯證統一地看問題。

    毛主席也告訴我們,所有事物都有兩面性,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來看。

    經驗這東西,有時候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變化。

    我們先來看看哲學中給經驗下的定義

    所謂經驗,在哲學上是指“人們在同客觀事物直接接觸的過程中透過感覺器官獲得的關於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外部聯絡的認識。”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經驗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它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也是認識的開端。經驗有待於深化,有待上升到理論,理論源於實踐,實踐又檢驗理論,迴圈往復,不斷演化。在日常生活中,亦指對感性經驗所進行的概括總結,或指直接接觸客觀事物的過程。

    由上述解釋即可看出,經驗是不能完全相信的。它是不斷髮展的,是在不同的環境下,經過肯定的,又經過否定以及否定再否定,逐漸變化的。

    我們不能靜止地看問題。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萬元戶就是所謂的有錢人,而在如今,十萬元戶的都夠不上普通人家。所以,以前的經驗,放在現在不適用。

    我們也不能把某個領域或某一類事物的經驗,用於其他領域或者其他事物。比如,同樣一條河,對松鼠的經驗是,河水很深,不能過;對牛的經驗而言,是河水很淺,隨便過。這種經驗用於小馬,就都不可行,它必須親自試探才能獲得它自己的經驗。

    還有,原來人們都認為把冷水放冰箱,會冰凍得很快,可是,最後由一名學生在實驗時證實,熱水放冰箱會被冷凍得更快。

    一隻小鳥想飛過大山,飛不過去,這是它的經驗。它長大後,它的孩子也想飛過大山,它用它的經驗來告訴孩子,這座山飛不過去,可是小鳥不聽,非要去嘗試,最後用盡各種辦法飛過了大山。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否定了大人的經驗。

    所以,經驗之談,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無所有的人如何讓自己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