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月秦關
-
2 # 有事沒事看點動漫
唐朝貞觀年間是公元627年到649年,大唐建國不久,但是卻是中國最鼎盛的年代之一,當時的歐洲處於中世紀時代。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歐洲的封建王朝時代來臨,當時的歐洲陷入混戰的時代,公國王國林立。中世紀持續了一千多年,也是整個歐洲歷史最黑暗的時代。貞觀年間的歐洲還在混戰時代。而印度也因為權利變換處於交戰期,西域各國因為大唐的興盛紛紛稱臣。而日本也處於聖德太子攝政改革時期,但是改革並不徹底,導致貴族的反彈,645年孝德天皇繼位,根據大唐的先進政治制度,推動了改革,就是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改革之一,也是日本歷史轉折點之一的大化改新。
-
3 # 森林鹿
唐朝貞觀之治的時候,也就是公元627-649年這個時段,來說下地球上其它地方都在幹啥。
先說舊大陸(亞歐大陸)中間那一塊,宿命的敵人東羅馬-拜占庭帝國與波斯薩珊帝國,掐了幾百年,終於要分出勝負了。波斯薩珊王朝在貞觀之治結束後第二年宣告亡國,不過呢,拜占庭也沒法喘口氣,因為消滅敵人的不是他們,而是新興而起的阿拉伯哈里發們。
簡單說,就是信仰基督教的拜占庭,和信仰祆教的波斯,從4XX年一直掐架到6XX年,雙方都掐得精疲力盡,這時候剛開始傳教沒多久的伊斯蘭教兇猛擴張,吞掉了波斯地盤,那個樣子頗似宋遼掐架過百年,金國興起靖康間。
伊斯蘭教穆聖只比唐太宗李世民大一二十歲,兩人基本可算同時代人,而阿拉伯的崛起過程主要是在穆死後,所以有說唐太宗拜真主的你們醒醒。
哈里發們取代波斯大帝后,繼續和拜占庭掐,又掐了八九百年,最後在奧斯曼帝國手裡攻下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即現伊斯坦布林。
再往西看,650年之前的二三十年,現法國德國那一片,是一堆酋長部落在打來打去……好吧現在是叫“墨洛溫王朝”時期,但任何時間都同時有幾十個君主同時在位在打。不過再堅持打上幾十年,那一片就進入封建時代了,查理曼大帝也快出世了,算有了希望曙光。
再往西,英倫四島……是北歐盎格魯撒克遜人上島掐凱爾特人、建立七國時代的時期。再往後維京人又來掐了,再往後諾曼人又登陸了,到這時候才有了現代英國種族和文字的直系先祖。也就是,貞觀之治結束後四百年,征服者威廉入主英國,終於把英國帶入了“封建社會”。再過四百年,才發生著名的“玫瑰戰爭”。
-
4 # 平田君Bellatores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貞觀之治(627-649年)期間的唐朝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強國,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唐朝進入了第一個盛世、並奠定了東亞霸主的地位。相較而言,曾經的世界強國薩珊波斯和拜占庭帝國打得兩敗俱傷,它們的霸主地位也被乘虛而入的阿拉伯人取代。另一方面,歐洲仍處在西羅馬帝國衰亡後的群雄混戰局面之中,唯有新興的阿拉伯哈里發政權能與唐朝相提並論。
我們可以先從唐朝的鄰居們開始,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依次進行介紹。
東北亞方面,北韓半島正進入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爭霸的局面,其中以高句麗的實力為最強,它曾擊敗過隋、唐和倭國的進攻,是半島當之無愧的霸主;彼時的日本正處在飛鳥時代,為建立完備的政治制度而不斷向中國派出使節,學習中國的典章文化。645年,日本開始大化改新,正式確立律令制度;曾經威脅中原王朝的突厥勢力轉弱,東突厥汗國於630年被唐和薛延陀聯軍所滅,西突厥汗國也在唐朝的打擊下逐漸衰落、分裂為諸多小國,為唐朝最終將其消滅埋下伏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於629年建立吐蕃王國,並初步建立了軍事、政治和法律制度,640年文成公主入藏與松贊干布聯姻,也使兩國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
第一次唐與高句麗戰爭
7世紀左右的大和政權
641年的吐蕃疆域
再來看南亞次大陸的情況。貞觀之治期間,統治北印度大部分地區的政權是戒日王朝(606-647年)。在戒日王統治時期,王朝達到極盛,佛教得到興盛發展,著名的玄奘法師就曾在631-642年間留在印度修習佛法,並將大量佛經帶回中原,促進了文化傳播。647年,唐朝使臣王玄策向吐蕃和尼泊爾借兵8000餘人,擊敗了篡權的戒日王朝大臣阿羅那順、終結了戒日王朝的統治。
接著是西亞和地中海東岸的情況。在此期間,薩珊波斯與拜占庭帝國持續近400年的戰爭於627年結束,雙方兩敗俱傷、實力損失慘重,為崛起的阿拉伯人乘虛而入提供了良好的機遇。632年,創立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進入“四大哈里發”統治時期,建立統一國家的阿拉伯人也開始大舉對外擴張,重創了衰弱的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成為西亞地區新的主宰者:在雅穆克之戰失敗後,拜占庭帝國喪失了敘利亞和埃及這兩個富庶的行省、領土面積銳減過半;在卡迪西亞之戰和納哈萬德之戰失敗後,薩珊帝國便已名存實亡、幾乎全境淪陷,至651年被徹底消滅。
650年左右的拜占庭帝國
650年左右的阿拉伯哈里發國疆域
最後再看看歐洲地區的情況。羅馬帝國失去對西歐的控制之後,西歐就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在此期間,控制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王國、控制高盧地區的法蘭克墨洛溫王朝和控制義大利的倫巴第王國是西歐最主要的三股政治勢力,其中又以墨洛溫王朝的勢力最強;相較而言,東歐地區的政治形勢則較為混亂,斯拉夫人、阿瓦爾人、保加爾人、可薩人等遊牧民族頻繁侵擾較為富庶的西歐和拜占庭帝國,對後者的邊境安全產生了嚴重的威脅;英格蘭地區則進入“七國時代”,這7個由入侵者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蠻族王國與不列顛島其他地區的原住民(皮克特人、凱爾特人)建立的政權形成對立之勢,它們也成為統一的英格蘭王國的雛形。總體來看,歐洲的分裂局面比起476年西羅馬帝國衰亡之時並未有明顯好轉,西歐地區的再統一,還要再等到100餘年後加洛林王朝建立才得以實現。
650年的歐洲政治地圖
回覆列表
唐貞觀初期,安撫國內,掃平異域,軍威揚於海內外。
貞觀中後期,大唐國泰人和,物質極大豐富,各國都以與大唐交往為榮,結姻親、派遣唐使等,更有甚者常住長安或入朝為官。
可見,世界各國正處於內亂、經濟欠發達或急於向大唐學習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