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01211034394

    1、倉儲是現代物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關於倉儲對於物流系統的重要意義我們還可以從供應鏈的角度來進一步認識。從供應鏈的角度,物流過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的“供給”和“需求”組成,當供給和需求節奏不一致,也就是兩個過程不能夠很好的銜接,出現生產的產品不能即時消費或者存在需求卻沒有產品滿足,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建立產品的儲備,將不能即時消費的產品儲存起來以備滿足後來的需求。書上講了,供給和需求之間既存在實物的“流動”同時也存在實物的“靜止”,靜止狀態即是將實物進行儲存,實物處於靜止是為了更好的銜接供給和需求這兩個動態的過程。

    2、倉儲能對貨物進入下一個環節前的質量起保證作用

    在貨物倉儲環節對產品質量進行檢驗能夠有效的防止偽劣產品流入市場,保護了消費者權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生產廠家的信譽。透過倉儲來保證產品質量主要要進行兩個環節:一是在貨物入庫時進行質量檢驗看貨物是否符合倉儲要求,嚴禁不合格產品混入庫場,二是在貨物的儲存期間內,要儘量使產品不發生物理以及化學變化,儘量減少庫存貨物的損失。

    3、倉儲是保證社會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貨物的倉儲過程不僅是商品流透過程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也是社會在生產過程得以進行的保證。

    4、倉儲是加快商品流通,節約流通費用的重要手段

    雖然貨物在倉庫中進行儲存時,是處於靜止的狀態,會帶來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的增加,但事實上從整體上而言,它不僅不會帶來時間的損耗和財務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夠幫助加快流通,並且節約運營成本。在前面講倉儲的必要性的時候已經談到過倉儲能夠有效的降低運輸和生產成本,從而帶來總成本的降低。

    5、倉儲能夠為貨物進入市場作好準備

    倉儲能夠在貨物進入市場前完成整理、包裝、質檢、分揀等程式,這樣就可以縮短後續環節的工作時間,加快貨物的流通速度.

    倉儲物流業的作用和地位

    認為倉儲物流業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並且“過時”了,“無用”了等等,這不僅在理論上是無知的,也是客觀事實相背離的。

    首先,從理論上看,稍有商品流通知識的人便可知道,倉儲物流業產生和發展是商品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即密切相聯又成正比關係的。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產品細分化,一個產品可以營銷全國及全世界,這就是一個產品從生產到消費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倉儲物流業的功能在於調節。縮短這個距離。只要商品經濟還在運轉,只要社會化大生產還在進行,倉儲物流業就會照樣存在下去,就不會“過時”還會隨著商品經濟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而發展,其規模將越來越大,其現代化程度也將越來越高。

    其次,從客觀事實看,不可否論,中國倉儲物流業作為世界上少數幾個例外,確實是伴隨計劃經濟逐步確立和完善起來的。但由此就得出倉儲物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過時了的論點是錯誤的,是違背客觀事實的。當前中國倉儲物流業雖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但倉儲批發銷售額仍比零售額多得多,便可足以證明,倉儲物流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在某一地區流通領域經營活動中,假若沒有倉儲物流業這個中間環節,所有的零售商都直接從生產廠家進貨,耗費是便宜還是相反呢?答案肯定是後者,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式形象而又具體地說明問題,這個數學模式是:如果有x家工廠各生產一個產品,每家廠都直接供給廠家零售商店,那麼,在交易筆數上是個乘法,即xy,如果在這中間有一個倉儲物流企業收購這些產品,再批給y家零售商店後,在交易筆數上就不是乘法而是加法了,即x+y。這xy筆交易與x+y筆交易的耗費,那就不言自明瞭,肯定是xy的耗費大,即零售商店直接從廠家進貨的費用大大高於倉儲物流業從廠家進貨再批給零售商店的費用,雖然,現實經營活動比這個假設要複雜得多,但基本原理是如此,倉儲物流業這個流通環節有利於社會節約,有利於生產和流通。透過流程先進和組織物流程度最佳化取得經濟效益提高的做法,不是商品流通實現集約化經營的關鍵,也就是說在流通領域中,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外延擴大後內涵擴大的集約化經營。倉儲物流業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重要組織形式。推進改革和發展國有倉儲物流業是實現商品流通現代化經營的必經途徑和有效手段。

    儲物流業是第三方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倉儲物流業,充分發揮了我們的長處,為我們拓展第三方物流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剩餘的庫房裝置開展加工包裝、物資配送,形成比較系統的第三方物流,而後,在發展過程中與社會上功能性物流企業密切合作,開展綜合物流代理,形成一個社會上有規模、有實力、有信譽的物流企業。

    結論:從倉儲物流企業走出誤區,利用豐富的庫場設施及管理經驗,形成第三方物流,到探索適合國情的綜合物流代理,除了具有一定的環境資源外,管理上的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創新管理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第一,資金上的制約。企業要創新管理,勢必引進一些軟硬體設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企業是否有實力、有魄力進行大膽嘗試是企業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第二,體制更新的制約。新的管理思想、特別是諸如MRP-II,ERP的引進,必然對原來的管理思路造成很大沖擊。管理方式的改進往往伴隨著機構設定、人員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的根本性變革。由於原有體制已執行多年並形成了固定模式,在進行最佳化重組的過程中,業務的交接、流程的控制、人員的搭配等各方面問題必然是千頭萬緒、不易理清。第三,知識結構的制約。由於引進了新觀念、新知識,至使一部分年齡偏大、知識老化的人感到無所適從,從而產生消極怠慢的牴觸情緒。第四,人為的制約。由於人員的最佳化重組和管理的制度化、透明化,使一些人喪失原有的地位,也觸及到一些人的即得利益,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阻力。但是,面臨的困難再多,遇到的阻力再大,只要企業領導下定決心,全心全意依靠職工,使企業上下齊心協力,將創新工作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就一定能受到預期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晉開國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