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鏡清

    題主應該是覺得,如果日本不造兩艘大和級戰列艦,造十艘航空母艦,加上已有的六艘航空母艦,就可以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了。反正大和級對於太平洋戰爭幾乎沒有做出任何貢獻,尤其是武藏號,根本沒有對敵方艦隊開過一炮就被美軍艦載機蜂擁擊沉,從這一點上來看,大和級的價效比確實很低。

    但是海軍建設不能事後諸葛亮,要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來看。

    大和級是1937年立項的,當時日本海軍的大艦幾乎沒眼看,金剛級、扶桑級、伊勢級等戰列艦都已經是老掉牙了,而海航那邊真正堪用的艦攻(魚雷機)、艦爆(俯衝轟炸機)也還沒出現,其它海軍強國都有一票高速戰列艦,萬一航空母艦不好用,難道真的靠4條金剛來撐大梁嗎?於是,製造超過美軍的戰列艦似乎已經非常緊迫,美國同期立項的戰列艦更多,兩艘北卡、四艘南胖,日本迫於國力已經比較節制了。

    翔鶴級是最好的日製航母,但其也特別昂貴,一艘大和只能換兩艘

    回到問題本身,大和級的公試排水量為69100噸,翔鶴級為29800噸,蒼龍號為17700噸,飛龍號為17900噸以大和武藏兩艦的138200噸鋼鐵兌換翔鶴級的話,可以換到4.63艘;兌換蒼龍號的話,可以換到7.80艘;兌換飛龍號的話,可以換到7.72艘。題主設想的換10艘航母肯定是不可能的。

    飛龍級航母噸位較小,生產週期短,是比較好的量產選擇,但1艘大和級資源最多也就造3艘

    而且如果要裝備一艘有戰鬥力的航母,有了預算之後還需要有配套工廠提供輪機、武備等裝備,有船廠提供船臺或者船塢這些建造場地,還有飛機制造廠提供足夠數量的艦載機,最後再配屬對應數量的飛行員。

    日本在這些方面都很成問題。

    當時日本只有五座船臺和船塢能夠建造大型航母,川崎神戶船廠4號船臺建造瑞鶴,三菱長崎3號船臺建造翔鶴、2號船臺建造武藏,吳海軍工廠4號船塢建造大和,能生產大艦而相對空閒的只有橫廠5號船塢。如果兩艘大和級直接取消,將可以騰出最多3座船塢來建造航母,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最多能造3艘翔鶴級或者6艘飛龍級,這還得是輪機生產跟得上的情況下。要知道翔鶴級的輪機以製造工藝複雜、廢品率高著稱,生產進度很慢,直接造成翔鶴級晚了五個月完工,再增加3艘根本做不到。

    即使有了航母,日本也培訓不出那麼多合格的航母飛行員

    有了航母還得有飛行員。飛行員的培訓難度高、消耗大、週期長,日本一年也就能培訓一百多海航飛行員,還包括岸基和艦載水上飛機(戰列艦、巡洋艦)的,航母艦載機就更少了。實際上日本從來就沒有培訓出能夠滿足同時12艘艦隊航母(原有6艘+用大和級資源生產的6艘飛龍級)需要的艦載飛行員來。

    到了戰爭後期,雖然日本還有很多航母,但這些航母既沒有足夠的艦載機,也沒有飛行員,所以要麼去當誘餌,要麼當運輸艦。油料就更是短缺,有不少航母只能在港內被白白炸沉。

  • 2 # 0孤獨的行者0

    能不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國力資源的差距無法彌補,航母要有飛行員補充才能有實際戰鬥力,美國有民間俱樂部訓練初級飛行員,日本沒有。即便有航母也沒有用。航母飛行員的訓練是非常難的如果補充趕不上消耗那航母有什麼用?回到問題本身大和武藏的裝備人員訓練相對容易再說在一個變革的時代到底是航母還是戰列艦誰也不知道,美國航母多是因為中途島海戰勝利後依靠強大的國力和工業能力才實現的,前面說過美國民間可以提供大量初級飛行員改裝艦載機飛行員相對簡單。日本即便看到了問題所在也沒辦法,簡陋的工業,人員的匱乏,後期只能用人彈攻擊的主要原因。一句話工業製造和人員培養才是勝利的基礎,有幾艘船具體叫什麼意義不大!總結完畢!

  • 3 # 言君工作室

    日本用那些鋼鐵也許能製造幾艘輕型航母。但關鍵是日本已經沒有燃料,連大和號出航也是死亡之旅,甚至回程的燃料的不夠。日本已被盟國封鎖與制裁,打擊而步入垂死階段。到1945年6月即便日本再造出點航母也已毫無戰鬥力,不過是非鐵一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能源汽車會代替汽油車嗎?兩者該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