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失敗?劉備哪裡失敗了?在那個二代有理貴族橫行的時代裡,一個寒門子弟,憑藉一己之力,成為三分天下的皇帝,這也算失敗?這是非常的成功了吧?

    就像你是一個農村家庭出身的孩子,沒有關係、沒有背景,最後混成了馬雲那樣的大佬,你說你成功不成功?

    按照你的標準,沒成世界首富啊,不算成功。

    你認為像晉朝那樣統一全國,才算成功?問題是,漢末到隋唐的四百年裡,統一天下只有晉朝的那幾十年,其他都是分裂的,就說明,根本不存在統一的趨勢,又怎麼統一呢?

    益州這塊地方,割據一方還是可以的,想依靠益州打天下,本身就不可能,劉邦依靠的是關中,不是益州。

    這不是什麼樣的團隊可以實現的問題,你之所以認為諸葛亮、龐統、關羽、張飛厲害,只是因為《三國演義》這個小說的影響,如果這個小說以曹操為主角,你又認為五子良將和二荀、郭嘉、賈詡、司馬懿最厲害,

    其實呢?劉備的諸葛亮、龐統、關羽、張飛團隊,跟其他的打天下成功的團隊,並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並不比其他團隊牛,能不能成功,看手裡的資源,並不看人才,人才都是一樣的。

    特別是被神化的諸葛亮,他的軍事能力比韓信、李靖、李績如何?他的政治能力比想法、李績如何?他在軍事上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就嗎?還是政治上成就很高?

    說句不好聽的,看看諸葛亮政績吧!

    東漢時代,官方掌握的益州戶數近100萬;人口近500萬。

    劉備接管益州時,人口有多少呢?戶20萬,人口90萬

    諸葛亮、劉備父子統治益州40多年後,最後官方掌握的戶數只有28萬,人口只有100萬多點。

    這個成績很好看嗎嗎?

  • 2 # 超級視野

    看到這個題目,我思忖良久,劉備真的算是失敗嗎?一個生於亂世的販夫走卒,憑藉“皇叔”這一虛銜,經過多年努力,逆襲成為一國之君,這怎麼看都是個人的成功。我想題主所說的失敗,應該是劉備終其一生,未能達成光復漢室的夙願吧。

    劉備活躍於東漢末年的亂世,為了能更好的理解劉備的失敗,我們需要交代一下這個時期的背景,東漢末年和三國,正是中國從貴族政治向士族政治轉變的歷史時期,士族政治的一大特點就是反集權,從西晉永嘉南渡,世家大族推舉威望不高的司馬睿做皇帝,就能充分證明這一點,便於控制,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亂世比拼的是個人能力,官渡之戰前夕,曹操派劉備去截殺袁術,避免二袁會合,對自己不利。劉備趁機襲取徐州,殺了曹操的心腹車胄,自領徐州牧,背叛了曹操。此時袁紹已經大兵壓境,曹操不顧群臣反對,調兵先打立足未穩的劉備,然後再回軍抵抗袁紹。給出的理由是“劉備,人傑也,不早圖之,必為大患。”從這裡看得出來,在曹操心中排對手優先順序的時候,還未發跡的劉備,是排在四世三公的袁紹前面的,可見劉備的個人能力非常之強。

    事實上曹操並未看走眼,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補齊了戰略上的短板。借荊州,取益州,奪漢中,事業越做越大,竟到了迫使曹、孫短暫結盟,對抗自己的地步。劉備集團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發展迅猛,實力強大,但實際上內部並不穩。首先劉備奪取的益州不是自己多年經營的勢力範圍,對於益州本地人來說,劉備集團屬於外來軍事集團;其次,劉備入川,是應了劉璋的邀請,幫忙對抗漢中張魯的,結果劉備非但不去打張魯,還找藉口襲取了益州,這令益州本地人更加的不服。在法統上理虧的話,只能靠強權來維持穩定了。

    夷陵之戰大敗以後,蜀漢集團損失了四萬生力軍。這使得荊州集團元氣大傷,已經失去了對益州本地人的絕對優勢,劉備也在不久後就抑鬱而終。從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曹、孫並未主動對蜀漢用兵,所以危急存亡只能來自內部,可見蜀漢內部矛盾之突出,而這個矛盾就是外來戶,也可以認為是庶族的荊州集團,和益州本地計程車族集團不可調和的矛盾,蜀漢解決內部矛盾都已經焦頭爛額,更不用說要去完成中興漢室的偉大夢想了。蜀漢的討伐物件曹魏,率先推出九品中正制,促進了貴族政治向士族政治的演變,別人也不懷念漢室,所以劉備集團是註定會失敗的。

    從最終三家歸晉的結果來看,失敗的不只是劉備,曹魏和東吳都沒能逃脫失敗的命運,三家的失敗是庶族對抗士族,集權對抗反集權的完敗。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之下,幾個謀士和武將怎能阻擋的了歷史的車輪呢?

  • 3 # 江南飈

    劉備的失敗是必然的。東漢末年漢帝國的腐朽統治已經搖搖欲墜,黃巾起義給奄奄一息的漢帝國沉重的一擊。漢帝國已經無力組織有效的鎮壓了,只能下令各地組織反動地主武裝鎮壓起義軍。劉備、關羽、張飛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先組織反動地主武裝再投軍的。等於是要恢復一個已經完全腐朽的政權的統治。這是做不到的,因為漢政權已經失盡人心了。為了收攏忍心,劉備始終表現出仁厚長者的一面。

    在劉備興漢安劉的旗號的影響下,一些秉持正統思想的人紛紛聚集到他的麾下為他效力。於是諸葛亮、龐統、馬超、趙雲等人開始進入劉備的軍政集團。這些人都是理想主義者,不信天命,相信人的奮鬥。這是難能可貴的。但是歷史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雖然劉備有了文臣武將的輔佐,打下了一片小天地。但是劉備不具備匡扶漢室的胸懷和理想。在關羽被孫權殺死後。不顧當年的初心,不顧自己的實力,不顧當時的戰略態勢,一意孤行,興兵討吳,結果遭到慘重失敗。蜀漢政權的國力被耗盡,再也無力組織大規模戰爭了。後來諸葛亮帶著前朝文臣武將進行北伐,其實就是儘儘心而已,根本不具有扭轉形勢的力量。

    仔細看一下劉備在巴蜀地區的統治,就可以發現他的事業後繼乏人。文臣武將不斷戰死病亡,卻沒有補充,到還來竟然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地步。可見他們的統治沒有培養多少人才。

    人心離散導致漢室難以恢復,後繼乏人造成蜀漢政權日益衰微,強敵環伺致使蜀漢政權難以壯大,最後劉備辛苦建立的蜀漢政權徹底葬送在他兒子手中。歷史的教訓就是成就事業必須源源不斷的培養造就合格的接班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多久沒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