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承文化繼承傳統

    所謂的臨帖我們就是要得到人家的東西。怎樣得到只有透過臨帖來得到。只有透過臨帖才能與古人對話。臨帖其實也是有技巧的,也是在摸索中前進的,由不懂到懂,由懂到精,由精到神。這個需要有過程的,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有可能是一輩子事情。我們知道王鐸一生都在臨二王法帖。一天不臨就覺得書法無從下手。你看懷素臨二王書法幾年不出門。非常用功。書法之所以才這麼牛逼啊!所以學書法臨帖是必不可少的。

    至於怎麼臨帖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的用筆,技法技巧可能都不同的。我們就拿王鐸與懷素來說吧!他們都是草書,但是用筆與技法技巧結字都是不同的。所以才寫出不同的風格來。用王鐸筆法來寫《自敘帖》你肯定寫不像。如果你學好懷素筆法去寫王鐸書法肯定是有模有樣。差也不會差到哪裡。懷素與王鐸高也就高在這裡。反正是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臨帖就是得到人家筆法,技法,技巧,結字,章法。在臨帖時要去總結怎樣執筆用筆才能寫出帖子上字來,有時我們臨不出來,可能執筆與用筆有問題,所以臨的不太像,要調整執筆用筆方法。其實我們就在當中慢慢總結出經驗。當你能寫好了,執筆與用筆也就總結差不多了。其實這就是經驗。所以我說,我們在學書法也是在摸索中前進的。

    一個字能把意與神臨出來也就差不多了,不一定非要追求一模一樣,這到不必。我們儘量要求像,越像你得到的東西越真。這就是為什麼人家說臨帖儘量要像的原因。當你臨的像了,什麼筆法什麼技法技巧呀,什麼結字什麼章法這些東西都被我們吸收到。我們以後創作也就有了營養。多總結幾個人也就會形成自己的面貌。

  • 2 # 隨性的薇薇

    我的理解是你是希望書法能到臨帖一樣的神韻是嗎?

    書法我喜歡,也問過書法很好的人,其實沒有特別的技巧,就是孰能生巧。一個字型,字帖練過無數遍之後,成竹於胸,字已經印在腦子裡了,加上自己的靈氣與感覺,可能才會惟妙惟肖。

    再臨摹的像也會有區別,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除了自己練習像要真的有原帖一樣的靈魂,可以請教老師,多看別人的經驗總結。

    每個人的字都會有自己的個性,像完全一樣原則是不可能的。但是想要學好書法,這個願望是可以實現的。不管學習什麼都是用心與努力堅持。

  • 3 # 李行子

    實現臨貼的效果,筆者認為,形像,神不像,即筆法、結體像,而神、韻可以不像,算是臨帖效果呈現出來了。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效果呢?第一熟練掌握運用好,點的運轉規律,即:五個點的運轉規律;第二樹立良好的造型能力和觀察能力,一點多練,一畫多寫,一字多看,十練九熟,切記,勿多!貪快!切記:臨帖的過程,就是尋書法法的過程。

  • 4 # 創新炎黃

    第一步學會讀帖(讀筆法,讀結構,讀章法,讀形態,讀位置,讀呼應關係);

    第二步摹臨筆畫;

    第三步摹字;

    第四步臨字;

    第五步對比修正;

    第六步迎接第一次瓶頸期,讀帖摹帖度過瓶頸期;

    第七步總結筆法、結構、章法理論經驗;

    第八步臨摹映證筆法、結構、章法理論;

    第九步按照筆法、結構、章法理論獨立書寫修證;

    第十步按照筆畫形態、筆畫幾何位置、形態位置呼應關係規劃作品藝術性!

  • 5 # 布穀公社

    臨帖的效果就是要把字寫像,越接近原貼越好,證明你在臨寫的過程中,學到了原帖作者的用筆和筆法,這對書法學習者來說是第一重要的。只有搞懂了用筆和筆法之後,才能進入書法學習的下一步,結構、佈局和章法。

    這裡結合我自己的臨習經驗,說一下臨帖心得(文中會附上我自己臨習時自寫自拍的影片)。

    首先,要選一本好的字帖,既然是帖當然是找墨跡本的(碑刻的不建議初學者用),這樣才能完整清晰地反映書寫者的筆法。同時,還要找到這一帖子的研究文章,最好多找幾篇,對比研究,要善於借鑑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選好字帖後,要先讀帖,要學會把字拆開成一個一個的筆畫,先進行筆畫練習,要搞明白每一筆是怎麼來的,怎麼入筆和起筆,怎麼運筆,中間怎麼調峰,怎麼切筆,怎麼收筆等等。

    比如說,我在研習孫過庭的起筆留下的一個小尖尖就費了不少功夫,透過這個小尖尖,才知道孫過庭的入筆後還有什麼動作,原來,這個小尖尖是他尖峰入紙之後,捻管,按筆,行筆後才留下的痕跡。

    依此類推,對其他的筆畫也用這個研習方法,逐個解決問題,之後再進行單字的臨寫。

    第三,練習單字時,也要按照分析筆畫的邏輯,一個一個的字解決好了之後,再進行成行的臨習,成行的解決之後,再進入通臨,而後再背臨。

    第四,結構問題。開始臨帖時,往往結構吃的不準,我的辦法是對臨,據說很多高人也這麼幹,就是對著字帖近距離的對臨。上面為我臨的書譜

    臨完之後,再對照找差距,看筆法,看線條,看結構,看佈局,看章法。發現不對的,接著再來臨,一直臨到無限接近為止,才考慮下一步的學習。

  • 6 # 存希齋書法

    我們學習書法,臨帖是第一要務,而且必須學習古人,臨古人的碑帖,歷代書家學習書法,都要從前輩書家那裡入手,把古人學到手,才能逐漸出現自己的風格。從今人入手也無可厚非,但今人只是橋樑,最終還是要通往古人。

    那麼臨帖,我們到底要怎樣去臨呢?我們說臨摹,其實是兩個概念,古人說“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臨書易得古人筆意”。這是臨帖的一種方法。

    趙孟頫說“得昔人古刻數行,專心習字之,便可名世”,可見,臨帖不在多,而在精,要真正去揣摩古人的用筆,以及結構。臨得好,便可舉一反三。獲益頗多。

    又有歐陽詢觀索靖碑,三天三夜不離開碑,如飢似渴地揣摩學習,這或許說明了怎樣才能達到臨帖的效果。

    臨習古人碑帖,在精而不在多,明天學會一兩個字足矣,並且要真正完全吸收,初學者應該仔細看帖上的字,是什麼形態就寫什麼形態,不可隨意改變,最好是看一筆寫一筆,反覆校正,方能出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砌體強度設計值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