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苔飯糰
-
2 #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
《孟子 告子上》一書中古代哲學家告子說:食色性也。也就是說人的慾望是與生俱來的。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使我們有正確慾望觀,要理性認識,保持自律和剋制而不可放縱。
儒家經典講究“無欲則剛”,也就是“節慾”的意思。
到如今,無數人為了追求慾望的滿足而失去健康,甚至失去更多可貴的東西,更是當下的悲哀。大千世界每個人都在追求,或名或利,我們更提倡追求內心的安詳與平衡。
-
3 # 歐比旺羅克
慾望是天生的,後天社會環境、教育可以放大欲望,讓人自我膨脹、慾壑難填,也可以壓制慾望,心若止水、六根清淨。
對慾望的消長而言,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更為深刻。
如果沒有社會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人完全受自然慾望驅使,大不了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到繁殖的年齡就被異性吸引。或者比照更極端的例子,像獅子那樣吃飽了就躺在地上曬太陽,睡大覺。不會想到劃分階級產生貴賤尊卑,積攢金銀財寶鎖進庫房,使用殘酷的刑具讓人屈服,發明毀天滅地的武器屠殺同類,破壞自然環境引發災難。
如果不是後天環境和教育對天生慾望的挑弄和扭曲,在人世間就不會產生人生苦短的感嘆、不會造成心靈的創傷、不會產生遠遠高於其他動物的精神疾患,更不會產生絕望或自殺。一切人間地區、悲慘世界、他人即地獄、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苦難都是社會環境和後天教育的結果。
-
4 # 十年前就叫涯客
有些慾望是先天的、物性的。
有些慾望是後天的、精神的、社會屬性的。
先天的物性的慾望基於本能和基因。
後天的慾望基於教育與環境影響。
先天的慾望是基礎性的。
後天的慾望是提升、加強、昇華。
否定先天性的慾望與本能,過度強調精神需求,是唯心的,是烏托邦。
太注重本能,層次或文明度也不高。(可以參考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
5 # 自然法則是真理
慾望當然是天生的精神。具體慾望當然是後天才有。生存慾望,孩子出生就會吸允奶頭,餓了要哭。自由,只要孩子有了自我活動能力他就不喜歡不恰當的束縛。親情,孩子意識慢慢長成就會對自己人親暱。天生人性需求,生存、利益、自由、情感、尊嚴。
-
6 # 星光璀燦
個人淺淺認為,慾望如同自私及劣根性弊病既有與生俱來的,也有後天被現實現狀,扭曲變質變味!變異渲染汙染!導致退化匱乏缺失殘酷無情越發的肆無忌憚!放大擴充套件給激活泛濫無度了!的確這跟現實現狀的社會風氣教育,有直接關係導致造成!甚至影響腐蝕滲透汙染洗腦不容置疑!因為什麼環境造就什麼人!一旦喪失了底線原則!喪失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底線限制!喪失了人性原始根基底蘊及修養素質人品品格!喪失了仁心人心及最本質的本性德善大愛!以及本能的人之初性本善規範!喪失忘記了只有相互尊重相輔相成,互敬互愛互幫互助,相互支撐團結友愛,凝聚人心人情味人氣心氣勁頭…才能排除萬難淨化心靈從容不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溫暖溫馨,共患難同心同德萬眾一心…才是硬道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7 # 明貞
自有歷史以來人類並萬類即在物慾物性的掌控下,物慾物性即私性假我即無明,是無因而來,所以極難化解,是生滅輪迴天災人禍之本源。
無明是無因而來,是妄動異常,極難消化。人類並萬類之自私迷惑邪惡物慾,因無明而發生,極難消化根除。
-
8 # 月輪山老人
謝謝!這個設問是對的,慾望動機和目的是為了生存活得好。人一出生時的乳兒(週歲內)就想吮奶,這時的慾望是本能的反應。而後直到人終歲,就與環境和教育有緊密的關係了。人的慾望可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慾望,同時又有正當的慾望與非分的慾望之別。正當的慾望是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所需要的,有利社會、國家、人類的發展,也是社會的共識,還受到國家有關政策的保障。而非分的慾望,就會過了頭,如不撿點改正,容易犯錯誤犯法,嚴重的犯了罪,會受法律懲處,後悔不已。人為了享受正當的慾望,防止非分慾望,必須做到:1,自我自律,適度為宜。2,社交時要注意近善人遠惡人。3,樂於經常自省,堅持對的糾正錯的。4,樂於接受父母的教導和組織領導的教育。等等。保護自已一生的順順利利,善始善終,以謝社會和囯家。
-
9 # s我思固我在
從命理學觀點看,人的哪方面慾望,一出生那一剎那就決定好了,所以有一命二運之說。是先天作用大於後天
從佛教觀點說,人的慾望從八識田中來。八識田中慾望種子又是從前世習氣而來。所以過去塑造現在,現在塑造未來,互為因果。先天后天作用是一樣大的。
從中醫上看人的慾望,除了受先天和社會教育影響,還受身體影響。人體五臟六腑各有各的慾望,只要不平衡人的身體就會出症狀
回覆列表
先下結論,兩者都有,後天的環境和教育更為重要。
小嬰兒在出生後就懂得索取了,餓了就知道哇哇大哭要奶喝;再稍大一點,說話不利索的情況下,帶去超市,看到顏色絢麗的糖果或者玩具也是拿著就往外走,所以,人在出生後到未有自主意識的階段幾乎都是隻想著我要什麼,而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對他們來說是不明朗的。
再更大一點,開始上學,慾望可能就會轉換為當全班第一名、當班長,或者在運動會上做第一名。這些思想都來自競爭的環境。他們明白只要比周圍人閃亮一點,接下來就會受到表揚。來自父母或者同學還有老師。這個時候人們會為了這份甜頭去努力,這就是很簡單的慾望。
繼續成長,我們的慾望會隨著年齡和當下需求產生變化,高中更看重成績,為的是好大學,大學生努力考各種證書,為的是去一個好企業,這都是環境的影響,而天生的是這份競爭的心的強弱,有些人,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秉燭夜遊,而有的人會比較淡薄一下,做事情剛剛好,不會過於為難自己,但如果後者有一個望子成龍的父母,那麼他的淡漠有可能就會不得不轉換為兢兢業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