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叔同《送別》賞析:
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緻,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
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
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
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裡。
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
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
“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裡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
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
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裡,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講解:
此詩寫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題材非常普遍,構思卻獨具匠心,極有特色。其最顯著的特點在於並非就“送別”二字做文章,而著墨於送別後的行動與思緒,並表達了詩中人期盼來年春草再綠時能與友人團聚的情懷。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摯,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1894年15歲讀《左傳》《漢史精華錄》等。是年誦有“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句。而且,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內心“反叛”的種子也開始萌芽。
他對兄長從小要求他刻苦用功學習的經國濟世的“正經”學問不那麼熱衷了,卻對唱戲這種“賤業”產生了濃厚興趣,經常去戲園子看戲,成了鐵桿票友,有時還客串某個角色。他對伶人楊翠喜很是欣賞,每天晚上都去“天仙園”為她捧場,散場後,提著燈籠陪她回家。
他還指導楊翠喜的唱腔和身段,使楊翠喜的藝術修為大大提高。跟楊翠喜交往,或許是他的初戀,可惜,這個女子後來被賣入官家,幾經周折,又嫁作商人婦。李叔同一片痴情,化作閒愁萬種。
李叔同考入城西北文昌宮旁邊的輔仁書院,學習制義(八股文)。和當時天津另外兩處書院(三取書院、問津書院)一樣,輔仁書院與官學已無多大區別,以考課為主,不再講學。
每月考課兩次(初二、十六兩日),一次為官課,一次為師課,分別由官方和掌教出題、閱卷、評定等級,發給獎賞銀錢,以督促學業。李叔同在進入書院前,已飽讀過經史詩文,學有根底,加上自幼聰慧,每次考課作文,只覺得有不盡之思緒需要寫出。
按照格式,文章是要一個字一個字書寫在格子中的,老師發下來的紙張又是有一定限量的。叔同每感到意猶未盡,紙短文長,就在一格中改書兩字交卷,博得了“李雙行”的美稱。他的文章常常名列前茅,獲得獎銀。
1896年17歲夏,出素冊廿四幀,請唐敬嚴師為鐘鼎篆隸八分書。秋,從天津名士趙幼梅學詩詞,兼習辭賦、八股。喜讀唐五代詩詞,尤愛讀王維詩。又從津門書印名家唐靜巖學篆書及治印,並與津門同輩名士交遊。
清·李叔同《送別》賞析:
全詩含蓄深厚,曲折別緻,獨具匠心,耐人尋味。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
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
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
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裡。
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
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
“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裡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
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
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裡,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講解:
此詩寫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題材非常普遍,構思卻獨具匠心,極有特色。其最顯著的特點在於並非就“送別”二字做文章,而著墨於送別後的行動與思緒,並表達了詩中人期盼來年春草再綠時能與友人團聚的情懷。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摯,獨具匠心,耐人尋味。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1894年15歲讀《左傳》《漢史精華錄》等。是年誦有“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句。而且,他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內心“反叛”的種子也開始萌芽。
他對兄長從小要求他刻苦用功學習的經國濟世的“正經”學問不那麼熱衷了,卻對唱戲這種“賤業”產生了濃厚興趣,經常去戲園子看戲,成了鐵桿票友,有時還客串某個角色。他對伶人楊翠喜很是欣賞,每天晚上都去“天仙園”為她捧場,散場後,提著燈籠陪她回家。
他還指導楊翠喜的唱腔和身段,使楊翠喜的藝術修為大大提高。跟楊翠喜交往,或許是他的初戀,可惜,這個女子後來被賣入官家,幾經周折,又嫁作商人婦。李叔同一片痴情,化作閒愁萬種。
李叔同考入城西北文昌宮旁邊的輔仁書院,學習制義(八股文)。和當時天津另外兩處書院(三取書院、問津書院)一樣,輔仁書院與官學已無多大區別,以考課為主,不再講學。
每月考課兩次(初二、十六兩日),一次為官課,一次為師課,分別由官方和掌教出題、閱卷、評定等級,發給獎賞銀錢,以督促學業。李叔同在進入書院前,已飽讀過經史詩文,學有根底,加上自幼聰慧,每次考課作文,只覺得有不盡之思緒需要寫出。
按照格式,文章是要一個字一個字書寫在格子中的,老師發下來的紙張又是有一定限量的。叔同每感到意猶未盡,紙短文長,就在一格中改書兩字交卷,博得了“李雙行”的美稱。他的文章常常名列前茅,獲得獎銀。
1896年17歲夏,出素冊廿四幀,請唐敬嚴師為鐘鼎篆隸八分書。秋,從天津名士趙幼梅學詩詞,兼習辭賦、八股。喜讀唐五代詩詞,尤愛讀王維詩。又從津門書印名家唐靜巖學篆書及治印,並與津門同輩名士交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