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蕭蕭班馬鳴994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 2 # 月光剛

    感謝邀請回答。看到提問,我腦海中呈現的是這首詩,與大家分享: 觀滄海 曹操(魏晉)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從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曰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3 # 井底之蛙飛躍龍門

    大風歌(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4 # 玉緣餘鐵瀅琦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和巜沁園春,長沙》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陸游巜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蒼州。

    岳飛巜滿江紅》待重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蘇軾巜酹江月》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5 # 偉人蛇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沁園春 雪》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毛澤東《水調歌頭 游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李白《夢遊天姥詠留別》

    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 6 # 春雨44000583

    從古之今我們見到的詩歌,古文大都數都是發揮個人情懷和一些社會生活。而只有毛主席打破了,歷代詞詞創作多以反映個人生活和思想情緒。以波瀾壯闊的革命烽火和社會鬥爭為創作題才,波瀾壯闊吏詩般的再現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畫卷。毛主席的詩詞具有:革命性,思想性,浪漫性,藝術性的獨自風格。毛主席的詩詞是中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對豐富讀者向精神生活,陶冶藝術情操,加強文學修養有之不可代替的作用。

    現摘錄些毛主席的部分詩詞中的精華與大家共賞:《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具有深刻的哲理,宇宙空間無窮無盡的事物都要從產生到發展和消忙後過程。《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班竹一枝幹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借用優美的神話抒發情感,與革命現實聯絡起來。《念奴嬌丶崑崙》,安得依天抽寶劍。浪漫之中奇思妙想,精妙絕倫。《十六字令三首》,離天三尺三。更是比喻,誇張,擬人之神奇想像力。我們可以對毛主席詩詞作出一個清晰的結論:主席是一流詩人,凸顯一代領袖文采風流……

    一首古風發自內心的激盪,和崇敬的情懷略表心意:

    詩經起古風,離騷發殤秋。

    高祖大風歌,陶公田園早。

    太白酒月仙,子美實至高。

    後主詞憂傷,東波激情豪。

    即感放翁心,又嘆清啟超。

    樹人疾吶喊,沫若今詩流。

    潤之大手筆,揮灑古今亳。

    沁園春雪裡,古今數風流!

  • 7 # 馬洪波10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從塞北的雪(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展開到(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到結尾的看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何等的豪邁,大氣磅礴。

  • 8 # 每天學點兒國學

    唐代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是古詩文中我比較喜歡的一篇氣勢磅礴的文章。

    文中“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之句,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檄,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從功能上看,多為用來聲討、徵召或曉諭的文告,主要用於軍事行動,類似於現代的宣傳戰。

    此篇檄文寫作的成功之處,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排山倒海般的邏輯力量

    從行文安排上,共有三個層次:

    首先,樹靶子,揭底子。檄文一開始就先聲奪人,以“偽”字開頭,將武則天揪上被告席,表明武氏君臨朝政的非法性。接著,用擺事實、拉清單的方法,從私生活到政治上位,一一列數其罪,對武氏進行了無情揭露和猛烈的抨擊。尤其是,抓住武后先後侍奉太宗父子,致使李唐皇室背上亂倫之名,為其貼上令人不齒的標籤。同時,揭露武后在後宮中的種種惡行,將之比作史上禍國的呂后和褒姒。

    其次,論形勢,展實力。一方面,寫徐敬業討武勢在必行,乃正義之舉,民心所向。一方面,寫徐敬業兵員動員、軍事裝備之充裕,“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表現了義師的聲威和必勝的信念。

    最後,攻心為上,曉以利害。對王公大臣區分不同情況,申明大義,指出其匡扶朝政的為臣之責,義不容辭。並以“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激發故君之思和新君之危,是動之以情。再從正反兩面痛陳利害得失,“共立勤王之勳,無廢大君之命”,則封賞進爵,“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文末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作結,何去何從,震人心絃,發人深省,顯示出巨大的威攝力量。

    二、犀利明快的語言節奏

    此篇檄文采用駢文的形式,充分利用了四字句、六字句節奏分明的特點,句式整飭而略顯錯綜,平仄相對而低昂有致,對仗精工而十分自然,用典貼切委婉而不生澀。無論敘事、說理、抒情,都能運筆如神,揮灑自如,達到了音節美與文情美高度統一,堪稱聲文並茂的佳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類似於鳳求凰的古詩詞有哪些,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