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的1234667
-
2 # 手機使用者76366945186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只要他們願意,適應這種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你操什麼心?外華人看我們的工作方式,看我們的作息時間,還認為不可理喻。
-
3 # 李建秋的世界
非洲需要一些基礎建設投資,來刺激本國發展,並且關鍵的是要擺脫對於歐美的依賴,讓投資多元化。
我們以衣索比亞為例,這是和中國關係最為緊密的非洲國家之一。
自2000年以後,中國開始進入非洲以後,這是非洲衣索比亞的GDP增長:
可以看到,除了2002年和2003年出現短暫問題以外,其他時期,包括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衣索比亞依然保持著高增長勢頭。
這是和中國的投資分不開的,中國在非洲修建了不少基礎設施,慢慢的去扭轉衣索比亞一片荒涼的情況。
埃塞俄比亞歷史上經常鬧饑荒,比如說從1983年到1985年的大饑荒
儘管一些國家進行了一些援助,但是杯水車薪,能救的人很少,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在於非洲地區不能自給,缺乏工業化,相當多的地區處於刀耕火種地區,每次大饑荒來臨的時候,歐美人跑過來施捨一點東西,然後繼續面臨下一次饑荒。
在2000年以後,中國開始大規模向非洲地區派遣農業專家,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在智聯招聘,在前程無憂裡面,當年有大批的招聘援非農業專家:
這是莫三鼻克主管農業灌溉一個官員阿爾曼多,他說:
我們有很好的資源,我們的人民又有學習的慾望,那麼缺的是什麼呢?首先是技術,我們使用的是非常低端的技術,這是一個問題,而另外一個問題不僅是技術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生產者也需要能力的培養,這樣他們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技術這是中國的農業專家向非洲人傳授如何進行種植。
說起來也很諷刺,歐洲人殖民非洲那麼久,居然沒有教授非洲人最基本的種植技術,這個問題一直到華人來才解決。
從2000年以後,在經過這麼多年的耕耘,你會發現在新聞裡面,在八九十年代經常鬧饑荒的非洲,現在饑荒新聞已經比較少了,我個人認為隨著中國在非洲的進一步耕耘,非洲的糧食不但能夠自給,還能夠出口到中國,平衡和中國的貿易。
他說非洲的基礎建設基本上都是中國在做。
要想要一個國家政治穩定,必須先要餵飽當地人民的肚子,否則就會像中東地區一樣。
餵飽當地的肚子,是不能靠外界的,必須要自給,目前中國正在解決中。
餵飽肚子以後,就要面臨發展問題,中國正在為非洲建設大批的基礎設施。
在基礎設施完備以後,需要互相貿易,中國又可以為非洲提供相當的市場。
為什麼中國這麼“無私”?
網際網路上一直質疑為什麼中國投入了大筆資金在非洲?這是有原因的。
中國要想發展,就不能單靠西方國家,這段時間我們已經看到惡果了,對美貿易出現關稅戰,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基本上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了。
眼界要放寬,拉動非洲,不僅僅是為了非洲,更重要的是為了中國自己。
中國需要非洲這個市場,對於非洲人來說,他們需要大規模的基建,而對於華人來說,中國過剩的鋼鐵,鋁,以及很多基礎材料需要市場。
這就類似於美國戰後的“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90%的貸款是無償贈與,但是大大加強了美國在歐洲的話語權,為後來美國一強獨霸打下了基礎。
順便說下,有的華人到非洲娶了了當地老婆
回覆列表
沒事的,他們不用幹活,我們是救世主,為了他們能和諧生活,我們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然後在把錢送給他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