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比較難了。

    中美研究人員發現,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對抑制全球氣候變暖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其速度放慢可能導致今後幾十年裡氣溫加速上升。

    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又稱墨西哥灣流,是地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表層的溫暖海水從赤道附近運往高緯度地區,並將較冷的海水從深海運回赤道地區。古氣候研究顯示,該洋流減弱往往導致北半球急劇變冷,但中國海洋大學和美國華盛頓大學聯合進行的新研究發現,在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下,這一規律並不適用。

    研究人員最近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綜合多方面資料分析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變化,發現當前該洋流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將海洋表層熱量輸送到北半球,而是將熱量輸送到深海中儲存起來,對地表氣候變暖起到緩衝作用。

    分析顯示,該洋流可能有一個強弱交替的自然週期,跨度約60年到70年,近年來洋流減弱屬於週期性變化的一部分,並不是全球變暖導致的,但它會影響變暖速度。

    研究發現,1975年至1998年,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處於較弱階段,北半球氣候不但沒有變冷,反而加速變暖。隨後幾年洋流速度加快,儲存了全球約一半的剩餘熱量,使氣候變暖速度放緩。自2004年以來該洋流再次減弱,儲熱功能下降。

    研究人員說,資料顯示這一輪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減弱已接近尾聲,但將在較弱水平上維持一段時間,使今後幾十年地球氣溫加速上升。

    (新華網)

  • 2 # cnBeta

    洛桑大學的研究人員Anders Meibom解釋說:“我們星球有70%以上是由海洋覆蓋。它們在地球氣候中發揮關鍵作用,更好地瞭解當前海洋溫度的變化能更準確地預測當前氣候變化的後果。”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學家開發出越來越多的複雜方法來跟蹤我們的海洋溫度。從一個基於全球監測站的Argo浮標到全新衛星技術,每天都能更清楚地瞭解氣候變化如何使我們的海洋變暖。

    為了估計數百萬年的海洋溫度變化,科學家們傳統上測量了在有孔蟲微小海洋化石中發現的氧同位素(oxygen-18)的存在。一般認為鈣質殼中發現的oxygen-18含量隨時間而變化不變。這些測量表明,現在全球海洋溫度比1億年前高出約15攝氏度(27°F)。

    新研究表明,這種測量技術是存在缺陷的,並且表明存在於有孔蟲中的oxygen-18的水平實際上可能隨時間而變化。科學家透過將化石暴露於含有oxygen-18的高溫人造海水中來證明了這一點,透過化學分析發現它實際上能夠吸收同位素。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Sylvain Bernard表示:“似乎是完美儲存的化石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意味著迄今為止對海洋古溫度估計是不正確的。”

    科學家聲稱此前透過化石記錄中確定15攝氏度溫度變化可以透過稱為重新平衡的過程來解釋。這是指在沉降期間發生的高達30攝氏度(54°F)的溫度升高,導致有孔蟲與周圍的水重新平衡。

    Meibom表示:“現在要重新審視海洋的古溫度,我們需要仔細量化這種重新平衡,這已被忽視了太長時間了。為此,我們必須研究其他型別的海洋生物,以便我們清楚瞭解在地質時期沉積物中發生的事情。”

    在執行新的計算機模擬之後,該小組建議,目前的古溫度估計已被誇大,過去1億年中的海洋溫度實際上可能更加穩定。這項研究還表明,如果全球海洋溫度在過去1億年中實際上相對穩定,那麼我們目前的更精確的測量資料將會更加令人不安,這表明在過去一個世紀裡,這一數字上升了將近1攝氏度。

    新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南芽莊泥漿浴收費多少錢?值得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