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5日,《第五屆腎臟病透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武漢順利召開,其中一篇分享引起了我的注意——《腎臟替代治療的現狀和展望》。
目前,腎臟替代治療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正在研究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人工腎,有哪些呢?人工腎的發展如何?何時應用至臨床?愛腎快馬加鞭地將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
堅持,人工腎可期
我們知道,目前人工腎的研究,集中在兩個方面:
1.可穿戴式人工腎
2.可植入式人工腎
顧名思義,可穿戴式人工腎,是用來穿在身上方便攜帶的人工腎,本質上仍然是一臺血液透析機。但即便在透析過程中,腎友也可以帶著它自由活動,避免了必須在血液透析室進行治療的弊端。
目前,這項技術已經進行了人體試驗,最接近臨床應用,預期在5年內看到更成熟的產品出現。
和穿戴式人工腎相比,我們也可以把目光集中在可植入式人工腎。在我看來,可植入性人工腎的成功研發,是更有意義的重大進展。
可植入式人工腎的發展
可植入式人工腎的發展困難重重,但也一直在進步。
01
2016年,美國加州大學的Shuvo Roy與田納西州範德比爾特大學的W.Fissell聯合研發了第一款可植入生物人工腎(IAK)。
透過採用奈米技術、3D列印技術及活體細胞組成一個混合體,透過類似腎移植的方式植入,目前已經在狗身上進行試驗。接下來需要解決血栓、水分濾過等問題,預計在2020年透過監管機構的審批,進入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
圖片攝於《第五屆腎臟病透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02
2016年,澳洲墨爾本大學的Little團隊透過誘導多能幹細胞在體外成功分化出一個具有腎臟功能的器官,邁出了幹細胞衍生腎臟的重要一步,但得到的器官並不成熟,不足以替代人體器官。
03
2017年,斯坦福大學的Nakauchi團隊,利用小鼠和大鼠成功獲得幹細胞發育的胰腺,並移植和治癒了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模型。
隨後,他們聯合日本長崎TeppeiGoto團隊,在大鼠體內培育出了小鼠腎臟。
04
2018年,曼徹斯特大學的Sue Kimber和AdrianWool團隊,不僅利用多能幹細胞成功分化出腎祖細胞,並將其植入小鼠體內,產生了尿液。下一步將重點研究如何給這個“迷你腎臟”提供充足的血液。
05
腎臟類器官的血運問題,一直是人工腎的重大難題。但就在今年,哈佛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布里格姆婦女醫院和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的Jennifer Lewis和Ryuji Morizane博士,成功突破了這一難題,開發出一種有效的器官血管化方法,下一步則是嘗試其能否接受正常腎臟的供血量。
體內細胞重程式設計——修復損傷器官
2018年,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團隊使用細胞重程式設計技術,發現可逆轉機體的損傷細胞。該技術有望治療人體面板損傷,同時可能用於受損腎臟的修復。
人工腎離我們越來越近,
顛覆尿毒症患者治療的方式,
指日可待!
2019年7月25日,《第五屆腎臟病透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武漢順利召開,其中一篇分享引起了我的注意——《腎臟替代治療的現狀和展望》。
目前,腎臟替代治療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正在研究的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人工腎,有哪些呢?人工腎的發展如何?何時應用至臨床?愛腎快馬加鞭地將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
堅持,人工腎可期
我們知道,目前人工腎的研究,集中在兩個方面:
1.可穿戴式人工腎
2.可植入式人工腎
顧名思義,可穿戴式人工腎,是用來穿在身上方便攜帶的人工腎,本質上仍然是一臺血液透析機。但即便在透析過程中,腎友也可以帶著它自由活動,避免了必須在血液透析室進行治療的弊端。
目前,這項技術已經進行了人體試驗,最接近臨床應用,預期在5年內看到更成熟的產品出現。
和穿戴式人工腎相比,我們也可以把目光集中在可植入式人工腎。在我看來,可植入性人工腎的成功研發,是更有意義的重大進展。
可植入式人工腎的發展
可植入式人工腎的發展困難重重,但也一直在進步。
01
2016年,美國加州大學的Shuvo Roy與田納西州範德比爾特大學的W.Fissell聯合研發了第一款可植入生物人工腎(IAK)。
透過採用奈米技術、3D列印技術及活體細胞組成一個混合體,透過類似腎移植的方式植入,目前已經在狗身上進行試驗。接下來需要解決血栓、水分濾過等問題,預計在2020年透過監管機構的審批,進入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
圖片攝於《第五屆腎臟病透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02
2016年,澳洲墨爾本大學的Little團隊透過誘導多能幹細胞在體外成功分化出一個具有腎臟功能的器官,邁出了幹細胞衍生腎臟的重要一步,但得到的器官並不成熟,不足以替代人體器官。
圖片攝於《第五屆腎臟病透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03
2017年,斯坦福大學的Nakauchi團隊,利用小鼠和大鼠成功獲得幹細胞發育的胰腺,並移植和治癒了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模型。
隨後,他們聯合日本長崎TeppeiGoto團隊,在大鼠體內培育出了小鼠腎臟。
04
2018年,曼徹斯特大學的Sue Kimber和AdrianWool團隊,不僅利用多能幹細胞成功分化出腎祖細胞,並將其植入小鼠體內,產生了尿液。下一步將重點研究如何給這個“迷你腎臟”提供充足的血液。
圖片攝於《第五屆腎臟病透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05
腎臟類器官的血運問題,一直是人工腎的重大難題。但就在今年,哈佛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布里格姆婦女醫院和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的Jennifer Lewis和Ryuji Morizane博士,成功突破了這一難題,開發出一種有效的器官血管化方法,下一步則是嘗試其能否接受正常腎臟的供血量。
圖片攝於《第五屆腎臟病透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體內細胞重程式設計——修復損傷器官
2018年,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團隊使用細胞重程式設計技術,發現可逆轉機體的損傷細胞。該技術有望治療人體面板損傷,同時可能用於受損腎臟的修復。
圖片攝於《第五屆腎臟病透析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人工腎離我們越來越近,
顛覆尿毒症患者治療的方式,
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