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小乙

    以下謹代表個人觀點,沒有具體依據,只是憑空猜想:

    我覺得人類的語言和思考能力是同步進化的,但是思想會比語言稍微靠前一些,也就是說人類剛剛學會思考,緊隨其後就出現了語言。一開始的思考能力應該是極其簡單的,同時語言也是極其簡單的。可能一個雄性原始人喜歡一個雌性原始人,就想著怎樣討好對方,於是拿出自己的蘋果遞給對方,同時嘴裡發出“cici”聲,雌性原始人接過蘋果後回覆“xixi”聲,這應該就是早期的交流方式。這些聲音沒有形成完整語言,卻是語言的雛形。

    然後在進化過程中,人類的思想越來越複雜,想要表達的內容越來越抽象,簡單的發音已經限制了人類的交流,所以就漸漸形成了語言,語言絕不是突然誕生的,語言一定是經歷了漫長的演化,從簡單的音變成一個個詞,從一個個詞拼接成簡單的句子,慢慢再形成語法,不同部落間的交流使得語言的複雜度越來越高,然後漸漸更加抽象的表達也慢慢產生,語言就這麼一步一步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慢慢發展出來了。

    另外,思考的能力離不開“我”的概念的產生,人類智力的發展同時也是“我”的概念的強化。思考可以不依賴於語言,但思考能力的提升離不開人與人之間語言的交流。即使是現在,人類思考的很多內容是無法用語言精準表達的,語言從來都沒限制住人類思考的極限。

    寫完以上才突然想到的一個問題: 聾啞人是如何思考的? 他們究竟是如何思考的也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語言能力上的的欠缺並沒有限制住他們思考。

  • 2 # 洪一下

    因為文字的出現,我們現在的思考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礎之上的。我們的思想也能透過文字傳達給他人,只不過這種傳達的效率並不高,也不夠清晰。

    在人類沒有語言之前,我想,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自然界上的,如果說現在我們思考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個文字,那麼,沒有文字的時候,人類思考的基本單位則是具體的一件件事物。

    像一棵樹,一座山,一個獵物,一個動作等等,他們會直接在大腦中顯示具體的事物本身,而沒有文字上的描述。比如一座山,他們的大腦中會直接出現一座山的具體形狀及結構,一棵樹,一棵草,也會直接出現具體的形狀,而不是像文字思考一樣統一用同樣的字代替。

    這種思考方式有利也有弊,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能進行交流共享及儲存,而且也不利於綜合處理及分析。但是如果能深入發展,其益處比起文字來還要多。

    因為隨著對事物細節的不斷深入描述,思考的結果便越容易接近事實的真相。而不用像文字描述一樣,一筆帶過,粗糙不堪。比如當大腦中想象獅子遇到大象時,如果之前已經收集到足夠的細節,就可以在大腦中演繹出兩種動物相遇的結果。而且細節隊集得越多,演繹的結果就越接近真實的情況。

    這種精細化的處理方式,對於我們處理任何事情都有很大的幫助,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可以為我們提高很大的的效率。而文字,雖然對我們思想的傳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大大的限制了我們思維的精度。

  • 3 # 喬夫實用英語

    說話才會使用語言,思考是不需要語言的。

    思考的時候,人們會想到一個情景,然後會思考與這種情景相關聯的一些東西,但這只是思考這種情景,而不是語言。正如我們在大街上看到兩人吵架,我們腦子中反應出的是情節,以及它的前因後果,但不是語言。

    舉個例子,先天性的聾啞人,他們根本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更不知道外界說的話,也就是說,他們根本沒有語言能力。但是他們同樣會思考,看到一個食物,他們會思考這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同樣,天冷了,他們會思考找厚一些的衣服穿在身上。

    同樣,動物不會語言,但它們同樣會思考,比如貓、狗,它們會根據主人的表情思考主人是不是高興,是不是在生氣。主人叫它的名字時,它會知道在叫它自己,它會有反應。看到地上的東西,它們會思考這能不能吃。

    所以,思考是不需要語言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洋範圍是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