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哈關愛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紀後半期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漫長一生的辛勤創作勞動,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 托爾斯泰於一八二八年八月二十八出生在離莫斯科不太遠一個叫做雅斯納亞·波良納的地主莊園裡,父母親都是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貴族。雖然不滿十歲父母就先後亡故,但由於家資厚富,所以他的童年始終是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度過的。他在第一部中篇小說《童年·少年·青年》(1852—1856)裡所描寫的那個富裕舒適的地主莊園以及聰明但不漂亮、天真善良而又喜歡自我分析、羞怯但好夢想的小主人公,正是作者自己走上社會以前生活條件和個性特徵的真實寫照。一八四四年托爾斯泰考進喀山大學東方語系,一年後轉法律系學習;在學期間,他受到法國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對沙皇專制制度產生不滿。一八四七年他退學回家,在自己的領地上嘗試改革,設法改善農民的處境。農民和地主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使得這位年輕伯爵的幻想歸於破產。從一八五一年起,他到高加索的沙皇軍隊中當下級軍官,曾親身參加過一八五四至一八五五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他在當時寫成的短篇小說集《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就是這段經歷的真實記錄。幾年的軍旅生活不僅使他進一步看到俄國農奴制度的腐朽和反動,而且為他以後在戰爭與和平》中能夠如此生動、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了基礎。為了尋找俄國社會的出路,托爾斯泰在一八五七年和一八六0至一八六一年兩度出國到歐洲旅行考察。根據第一次出訪的印象,他寫了一篇日記體小說《琉森》(1857)。小說透過資產階級老爺太太們對一個流浪歌手冷酷無情的態度,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在“文明”的帷幕後面對金錢和地位的奴性崇拜。作者從抽象的“永恆道德”觀念出發,對歐洲資本主義制度感到失望和憤怒,以致完全否定了現代文明的進步意義。一八六一年第二次從歐洲考察歸國後,托爾斯泰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嘗試改革俄國社會。他一方面在自己的莊園雅斯納亞·波良納創辦學校,對農民子弟普及教育,並擔任地主和農民的和平調解人及陪審員等職務,以期維護農民的利益,同時對哲學、宗教、思想道德問題進行大量廣泛的研究,得出了否定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而認為古老宗法制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的錯誤結論。一八六二年,托爾斯泰和一位莫斯科名醫的女兒索菲婭·安德烈耶芙娜.別爾斯結婚,他婚後的家庭生活,過得美滿而又幸福。 托爾斯泰於五十年代初開始文學活動,結婚後不久就把主要精力集中於創作。早期作品真實地反映了自己青年時期的精神探索,顯示作家獨特、深湛的藝術技巧,如短篇小說《一十地主的早晨》(1856),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一1862).托爾斯泰的早期代表作表明,他一開始步入文壇就抓住了沙皇俄國的基本矛盾——貴族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透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對封建農奴制度的腐朽和沒落進行了一些揭露和批判。但這時的托爾斯泰,政治上是站在自由派貴族的立場。一八六四至一八六九年,托爾斯泰寫成著名的《戰爭與和平》。這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史詩性鉅著,它是作家前期創作的總結,集中反映出他六十年代的主要思想藝術特徵。 《戰爭與和平》以庫拉金、羅斯托夫、保爾康斯基和別竺毫夫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線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八0五至一八二O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托爾斯泰肯定一八一二年俄國反對拿破崙入侵的衛國戰爭的正義性質,譴責拿破崙的野蠻侵略,歌頌庫圖佐夫領導了一場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多方面地表現出俄華人民反抗侵略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一八七三至一八七七年,托爾斯泰經過十二次精心修改,完成了他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長篇鉅著《安娜·卡列尼娜》。如果說《戰爭與和平》在某種意義上是部歷史小說,那末《安娜·卡列尼娜》則取材於六七十年代的俄國現實生活。在《安娜·卞列尼娜》這部小說中,,托爾斯泰以驚人的洞察力和鮮明的藝術形象,精確而深刻地揭示的正是這一時期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和急劇變化的歷史特點。 同《戰爭與和平》相比,《安娜·卡列尼娜》對貴族資產階級統治的俄國黑暗現實的揭露和批判,更為猛烈和深刻,在藝術技巧上是情節結構更為集中和緊密,描寫人物時對複雜的心理過程的分析更加精細入微,敘述風格方面,作家在保持過去創作中時而急速時而平穩而又富有濃郁的抒情描寫的同時,還更多地採用諷刺和劉比的手法。他後期的一些主要作品,如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中篇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和《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長篇傑作《復活》(1898--1899),形象地反映了千百萬農民強烈的仇恨,擺脫過去的願望和對未來的嚮往,同時也表現出他們“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養的缺乏和革命的軟弱性。” 《復活》是托爾斯泰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作家對俄國地主資產階級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長篇小說。托爾斯泰的社會活動和文學創作產生了十分廣泛的社會影響,贏得了全世界進步人類的敬仰,同時也引起全國統冶集團的極度恐慌。當時曾有人建議亞力山大三世查辦作家但沙皇的憲兵將軍回答說:他的“聲望太大,俄羅斯的監獄容納不了它。”反動當局不敢用公開的嚴厲鎮壓對付託爾斯泰,他們決定從精神上摧毀這位偉大的作家。一九O一年俄國最高教會機關宣佈托爾斯泰為“邪教徒和叛教者”,並開除了他的教籍。但作家沒有屈服。一九O五年革命失敗後,托爾斯泰雖已年近八旬,仍一再著文,強烈抗議沙皇政府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和對革命者濫用死刑。 一九一O年十月二十八日,托爾斯泰經過長期緊張的精神探索和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決定擺脫貴族生活,把財產交給妻子,棄家出走,以期實現他“平民化”的宿願。結果中途得了肺炎,同年十一月七日死於阿斯塔堡車站。依照作家生前的願望,遺休安葬在雅斯納亞·波良納—個懸崖附近,墳上既沒有十字架,也沒有墓碑。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一直非常重視托爾斯。從作家的生前到死後,列寧先後寫了七篇專門論述他的文章。列寧稱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因為他的學說“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層都在洶湧激盪的偉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點,也反映了它的一切有力的方面”。列寧還說:“由於托爾斯泰的天才描述,一個農奴主壓迫的國家的革命準備時期,競成為全人類藝術發展中向前跨進的一步”。革命導師的光輝著作,是對托爾斯泰這個“十九世紀所有偉人中最複雜的人物”(高爾基說)一生思想和創作的最科學的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斯拉的太陽系皮殼理論是真的嗎?太陽系外再無任何星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