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片好笑

    南韓為何改稱本國首都“漢城”的中文名字?南韓漢城市市長李明博等南韓官方人員的解釋比較牽強。因為即使改換了“漢城”漢語的名稱為“首爾”,也存在著翻譯上及使用習慣上的混亂問題。況且,漢語中的外國地名也不都是以發音為根據翻譯的,如英國的牛津、劍橋等並非完全是音譯,美國的鹽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譯。 “漢城”的稱呼則沿用了南韓古代歷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ung)。這一名稱在漢語中至今已經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戰結束以後,南韓將漢城稱為南韓語的“首都”(Sieur),英文音譯為Seoul,但是南韓的書面漢字仍然寫作漢城。因此,可以說,南韓這次改換首都的漢語名稱絕非像表面上解釋的那樣簡單,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複雜的考慮。 隨著19世紀末民族主義的崛起,南韓國內就出現了不能正確認識本民族文化和客觀評價中國文化對南韓民族文化影響,而擺脫漢語文化影響的思潮。南韓在二戰以後,民族主義思潮進一步發展,曾以法律規定,以南韓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從1970年起,南韓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隨著南韓經濟的崛起,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進一步發展,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召開之前,南韓政府曾經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南韓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總統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但對於這種解禁措施,南韓國內也存在著激烈的反對勢力,他們擔心這種措施將導致漢字的泛濫與南韓文字的消亡。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南韓改稱“漢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國民族主義在新形勢下的延續和發展的表現。 另外,“漢城”是華人幾百年前至今一直習慣稱謂的名字。雖然它由南韓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現代的南韓人總覺得不是本國的名稱,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漢朝。對於漢朝,一些南韓人又缺乏正確的歷史觀,認為漢武帝在北韓(專題,相簿)設立的四個郡是對北韓半島的侵略。 因此,一些南韓人對這一名稱有不良的心理情結,有意更改譯名。 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南韓官方為這次改名的解釋,僅僅是表面的,這是以國際慣例和便於國際交往來掩蓋更加深層的心理情結,努力擺脫漢字文化對南韓深厚影響的一種嘗試。 對此,我們應該持一種比較平和與理解的態度。北韓民族在歷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揚北韓本民族的文化,加強自身民族文化的優勢地位,努力擺脫外來文化影響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應該隨意扣上狹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南韓自身在保持和發揚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對外來文化,特別是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也應該採取揚棄的態度,不應該不分好壞一概拒絕。其實,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對北韓民族文化的產生、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貢獻作用。 在具體對待這次改名的問題上,南韓有權利更改本國首都的漢語譯名,但是中國以及其他漢語權的國家也有權接受或不接受這個新譯名。接受與不接受,這也是中國與其他漢語國家應有的權利,南韓應當予以尊重。因為對中國等這些國家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譯法上的問題,而涉及了歷史習慣、經濟費用等多方面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一個人念念不忘,到了那種茶不思飯不想的地步,什麼事都做不了,該怎麼遺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