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暖貓愛cos

    無私奉獻是人類最純潔、最崇高的道德品質。她像冰山雪蓮,潔白無瑕;她像滿山杜鵑,情暖人間。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無私奉獻的燦爛光輝,最感人的是無私奉獻的傑出人物。屈原、司馬遷、杜甫、孫中山等,他們之所以耀眼、感人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無私地奉獻給了社會、國家和人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作了一個形象的詮釋。那麼,怎樣才能達到無私奉獻的境界呢?無私奉獻,要確立自己的遠大理想。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標,也就是那種對人類和社會有較大意義的奮鬥目標。人的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貪圖享受的物質需要更具有驅動力。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會登上一個新階梯。”無私奉獻,要堅持埋頭苦幹的務實態度。如果說“無私奉獻”是我們思想修養追求的彼岸,那麼“埋頭苦幹”則是抵達這一彼岸的橋樑。因為無私奉獻不是憑口頭怎麼說,而是要看行動怎麼做。就是說,無私奉獻不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還要表現為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作為教師,就應為培養國家更多的創新型人才默默耕耘;作為工人,就應為國家和人民多生產合格的產品;作為農民,就應為國家生產出更多的糧食;作為軍人,就應為國家和人民堅守邊疆、保家衛國;作為科學家,就應為國家和人民發明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作為學生,就應該努力學習成為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讓我們吸吮中華民族的精神營養,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真正無私奉獻的人。第二篇:談談無私奉獻  2013年4月22日下午,一位名叫汪策的女志願者在向地震災區運送救災物資時,在蘆山縣境內被墜石砸中,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汪策生前是貴州某藥業公司在川攀西片區經理。地震發生後,她主動請纓運送藥品支援災區,遭遇不測。4月28日原本是她33歲的生日,如今,生命的年輪停止轉動,永遠定格在32歲。(新京報)  作為一名普通的志願者,為了災區的人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今天我們講奉獻,並不是講付出勞動不要報酬,而是講一種精神,一種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奉獻就是不論從事任何職業,從業人員的目的不是為個人、家庭,也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為了有益於他人,為了有益於國家和社會,更多的意味著對自身利益一種自覺的捨棄。所謂奉獻應具備視別人的痛為自己的痛,視國家的難為自己的難,視世界的苦為自己的苦的大愛精神,同時還應做到先人後己,先公後私。  要具備高尚的奉獻精神,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一要立足本職,盡職盡責。從“盡職”到“奉獻”還有一個不斷昇華的過程,但也一道人們走向無私奉獻的“起點”。偉大出於平凡,盡職盡責看似簡單,要做好卻很難。二要樹立正確的義利觀。要堅持義利統一,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三要正確處理奉獻與獲得的關係。我們要堅持獲得來自奉獻,奉獻是獲得的前提。正如徐虎所說“你不奉獻,我不奉獻,誰來奉獻?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誰索取?”四要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為社會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無論我們所做的事是大是小,只要有益於國家、有益於黨的事業、有益於人民,就是一種奉獻。奉獻也是我們人生價值的具體體現。  我們在當前現實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廣大黨員幹部和積極分子都能夠盡職盡責,顧全大局,正確處理好個人、集體與國家的關係,在積極維護國家、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和實現個人的正當利益。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奉獻一點點,世界會變成美好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六排放標準即將實行,作為計劃買車一族需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