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才華有限菇娘
-
2 # 漢都一民
一,當一名有德,有才,醫求高明的醫生的確不易,起碼,要有一二十年的修為,方可成為一個,令人放心的醫生,時間之長,膽大心細干係人的生命之大事,因而,不具備醫生素質的人,其父母是不會讓其子從醫的。
-
3 # 禪城梁山人
不讓子女學醫或接祖輩的班,這狀況在近十多年來較明顯。 如我的表妹(5O多歲),現是"廣州兒童醫院”屬專家門診類的人。近年相聚閒聊時都不想叫兒女接“醫班",箇中原因在此不好細說。 我相信此現象"上層設計"會有舉措重現一一愛醫尊醫的社會景象。
第一、醫療水平有限,病症總是在醫術的前面
當前受醫療條件或者醫療水平限制,不是所有的病症都能被醫院治癒,但是患者不這樣理解!大多數患者家屬都是缺乏基本醫療知識的,對病患的治癒期望值很高,認為醫院就是起死回生的地方,只要花錢什麼病症都能治癒。一旦發生患者未治癒或者病情加重的現象,一股腦將責任推給醫生,認為他們水平有限、延誤治療時機、診斷失誤錯誤等,進而對醫生進行人身傷害。作為外來者可能不太瞭解醫生所面對的患者真實壓力,不清楚醫生行業的真實生存狀況,但是作為從醫者的父母是完全掌握醫生的生存狀態的,不想讓孩子重複自己遭受的誤解和壓力,進而阻止後代從事醫生工作。
第二、醫生執業環境變差,超負荷工作隨著網路的發達,很多患者經常查“百度百科”或其他資料,自己當赤腳醫生,進而指揮醫生給家屬或者自己治病,給正常診治製造了麻煩”。目前只有1/6的醫科大學生願意從醫,醫院大部分醫生都是超負荷工作的,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飯,甚至一日三餐都不能正常,更別提按時休息了。其實醫生也是一種職業,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需要張弛有度、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但是大部分醫生卻高負荷運轉,造成精力長期透支,加上病人的不理解,不但身體會出現問題,甚至思想也容易出現偏差。面對這種非常的生活狀態已經高負荷的身體運作,哪有家長不疼孩子的,必然會選擇阻止孩子從醫學醫的道路。
第三、醫生正常收入較低,成為名醫道路很長很艱辛很多人都認為醫生職業很光鮮,不但來錢快,還受人尊敬,看個緊缺病症還能大把大把收紅包,其實那都是名醫的福利。說實話,相對於五年大學本科的投入來說,當前醫生的起步薪酬並不高,正常收入相對金融從業者來說還是很低的,有些醫生30幾歲還向家長要生活費。一般醫生都是大學本科起步,需要上5年學,入職後還要培訓3年,此後才是評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到主任醫師基本都要20多年時間;而大部分醫生從學校畢業就25、6歲,面臨著談戀愛、結婚買房壓力,真實收入也就6000多塊錢。而經常和醫生打交道的是醫藥代表,這些人不需要多高學歷,只要會來事,基本月收入都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當醫生的父母經常會遇到這種現象,覺得投資和收入不成正比,感覺不划算,就勸孩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不要去學醫從醫。
第四、 中國“醫鬧”案件數量逐年攀升目前,中國“醫鬧”現象非常之多,中國醫師協會曾經對醫鬧”進行過專門的調查研究,發現醫院發生“醫鬧”事件的比例逐年上升,發生機率持續增長。僅 2008 年到 2012 年,發生暴力傷醫事件的醫院比例上升了 20%,而暴力襲擊醫務工作者事件平均數量由 21 起上升到 27 起,增長幅度近 30%;而因此造成損失的醫院也達到 68.2%。北京大學也對“醫鬧”進行專題研究,從公開報道的資料來看,惡性襲醫傷醫事件數量近 10 年平均每年增長近 30%。每家醫院發生暴力辱醫傷醫事件平均增加了 7 起,中國公立醫院因“醫鬧”而導致的賠償數額約為 40 億,佔到全國縣級以上醫院收入的 6%以上。
第五、職業“醫鬧”興起“職業醫鬧”從中嗅到了 “商機” ,受患方僱傭、與患方一起(或單獨行動)行動,以打橫幅、貼標語、設靈堂、圍堵醫院、打砸財物和辱罵圍毆醫生等為方式方式,以破壞醫療秩序、擴大醫療事態、敗壞醫院形象等為目的,進而施壓醫院謀取利益。在醫院裡,經常會發生職業醫鬧對醫務工作人員進行無理糾纏,對醫務人員進行毆打、辱罵,堵住醫務人員不讓吃飯、去廁所,將屍體停在醫院大廳等藉機鬧事,醫務人員被醫鬧進行人身安全威脅的例子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