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你可能會說:這還不簡單?因為工業革命發明了大機器,而大機器就只能在大工廠裡運轉。但是,如果我們深入歷史的細節,你會發現,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

    說到英國工業革命,我們會馬上聯想起煤炭、蒸汽機、鐵路。但其實,工業革命一開始並沒有這麼轟轟烈烈,它是由一系列看起來並不炫酷的發明引爆的。比如,我們在中學歷史課本里學過的“飛梭”和“珍妮紡紗機”,都是構造非常簡單的木質機械,發明這些機器的人也是普通工匠,並不是受過科學訓練的專業人士。

    尤其要注意的是,1764年發明的珍妮紡紗機,是手搖式的,也就是由人力驅動的,放在紡織工人自己的家裡就可以操作,根本沒有必要在工廠集中生產。18世紀英國紡織業的主要生產模式是外包,也就是,由實力雄厚的商人階層牽頭,給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提供原材料,讓他們在家生產,產出的製成品再由發包商統一分銷到全國以及世界各地。

    換句話說,飛梭和珍妮紡紗機的發明,只是提高了外包工人的生產效率,並不一定會導致大工廠的出現。事實上,直到19世紀中葉,也就是珍妮紡紗機被髮明出來100年後,英國紡織業仍然還有大量的外包工人。

    既然如此,那些早期的巨型工廠又是怎麼出現的呢?據弗里曼教授的考證,大型工廠的出現,和發明家的精明有關。在珍妮紡織機之後,有一個叫阿克萊特的機械師發明了一種更先進的紡紗機,就叫做“阿克萊特機”。

    本來,阿克萊特機也和珍妮紡紗機一樣,是手搖式的,但後來,阿克萊特轉念一想:這種小型機械很容易被模仿而推廣開來,如果家家戶戶一臺山寨機,那他根本收不到什麼專利費;如果他把裝置做得足夠大,只能放在工廠裡,採用大型水車來驅動,這樣一來,別人就沒法偷偷盜用他的技術了,只能乖乖向他繳納專利費用。所以,阿克萊特乾脆把他的機器叫做“阿克萊特水機”。在阿克萊特的大力推動下,一個個擁有巨大水車的紡織廠沿河而建。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不是所有的紡織廠都採用水力動力,其中很多仍然使用人力或者牲畜作為動力,這樣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有意思的是,這些工廠的規模仍然在變大,工廠主希望把紡織工人集中在同一個屋簷下,而不願意讓他們各自在家生產。

    這是為什麼呢?當時的觀察家指出,集中起來的工人能夠比分散的工人工作時間更長、工作強度更大、產品質量也更穩定。當時有這樣的說法:在家生產的100臺織布機,比不上工廠裡由一個工頭直接監督下的10臺織布機產量高。

    為了提高工頭監督的效率,當時還出現了一種造型奇特的“圓形廠房”,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功利主義哲學家邊沁所設想的“圓形監獄”。這種監獄的外圍是一圈環形的牢房,而監獄正中央有一個全景式瞭望塔,獄警站在瞭望塔裡,就可以看到每間牢房裡囚犯的一舉一動。

    更絕的是,瞭望塔是自帶百葉窗的,也就是說,獄警看得見囚犯,囚犯卻看不見獄警,他們不知道此時此刻是否有人在監視自己,所以不得不時時刻刻循規蹈矩,這就實現了囚犯的“自我監督”。邊沁在設計圓形監獄時,是為了讓更少的獄警監控更多的囚犯,恐怕他完全想不到,會有工廠仿照這種設計,用更少的監工來監督更多的工人,以便能提高產量。

    這種“圓形廠房”後來並沒有普及開來,估計是因為建築成本太高。但是,對工人進行持續監督的需要,確實是大型工廠出現的重要原因。實際上,很多早期的大工廠並不是一個密切配合的整體,而是幾個並存的小工廠合租一棟廠房而已。這可能是歷史上最早的“共享辦公”空間了。

    還有一點你可能想不到,大型工廠最早的一批工人,不是五大三粗、滿身臭汗的壯年男人,而是婦女和兒童。早期的大型工廠基本上是棉紡織廠,操作紡織機不需要太大的力量,也不需要掌握複雜的工藝,而只需要靈巧的手指和快速反應能力,能夠迅速發現斷了的線頭並立馬接上。所以,工廠主都不願意僱傭又貴又不好管理的壯年男性工匠,而喜歡用婦女和兒童作為勞動力。

    據當時的觀察家估計,1835年,在英格蘭和蘇格蘭地區,年齡在21歲以下的棉紡織工人分別佔1/3和1/2,其中最小的工人年僅7歲,10~12歲的童工比較常見。童工們很多來自窮人和孤兒的收容所,當地官員把這些孩子送到工廠去做學徒,如果他們從工廠逃跑,是犯法的。在一些紡紗廠,唯一在場的成年人就是工頭。如果有孩子偷懶磨洋工,工頭們少不了拳腳相加。工廠一般實行兩班倒,每12小時輪一班,每週工作70個小時以上,只休息週日一天。

    關於紡織工廠大規模僱傭童工這件事情,當時就引發了很大的爭議。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經狠狠批判過這種工廠。恩格斯說,“這是一種非常費神的工作,它不容許操作者的思想被任何別的東西佔據……完全是最嚴厲的酷刑……服務於一臺永不停止的機器。”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在手工製造業和手工業,是勞動者利用工具;在工廠,則是勞動者服侍機器。”

    不過,也有人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問題。當時一個叫泰勒的觀察家認為,對這些孩子來說,做童工起碼好過做乞丐。他說:“我寧願看到男孩和女孩在工廠裡掙錢養家餬口,也不願看到他們在路邊捱餓、在人行道上瑟瑟發抖,或者被塞進馬車裡拉到濟貧院。”

    除了僱傭童工引起的爭議,早期工廠惡劣的勞動條件,也引發了社會觀察人士的強烈不滿。他們去參觀工廠時的感受,完全不是笛福當時的由衷讚歎,而是震驚和恐懼。因為高溫可以減少棉線的斷線率,所以棉紡廠裡的空氣會故意被調得異常悶熱、到處飄著飛絮和粉塵、噪音震耳欲聾、整個廠房在不停地顫動,還有潤滑機器的鯨魚油脂所散發的惡臭……有觀察家認為,當時的棉紡織工人,處境比西印度群島上種棉花的黑人奴隸還悲慘,至少黑人奴隸還能感受到自然的空氣和微風,還能有一小塊自留地可以耕種。

    更糟糕的是,不但工廠內部的工作環境惡劣,巨型工廠還引發了嚴重的外部環境災難。在工業重鎮曼切斯特,大片大片的煙囪冒出滾滾濃煙,形成一片漆黑的天幕,整個城市就像是“通往地獄的入口”。

    總之,當第一批工廠巨獸出現在英國時,在最初的新奇過後,人們普遍相信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場災難,而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進步。有人說,“在英國,棉紡廠這個詞,本身就是苦難、疾病、貧窮、骯髒、揮霍和罪惡的同義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幹過什麼雖沒造成嚴重後果,卻讓你想起來就後脊樑發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