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的分界線就是長城線,更詳細一點說,就是秦長城這條線。秦長城與四百毫米等降雨線基本上重合,也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基本分界線。大體上這條線以南就是中原農耕地區,這條線以北則是北方遊牧民族生存的遊牧區。在當時的條件下,往北基本上不具備發展農耕經濟的條件,大多數遊牧民族也不能適應這條線以南的氣候環境。
更重要的是,這條線作為中原農耕地區與北方草原遊牧地區的分界線,還有一系列自然屏障串聯組成的。大體上,河套地區以東的長城是依託山脈建起來的,包括燕山山脈和陰山山脈,河套地區以西基本上是由在當時的條件下難以輕鬆穿越的沙漠把兩個地區分割開來,也就是今天的庫布其沙漠和庫爾班通古特沙漠。
有自然條件的限制,再加上人工修築的長城作為防禦線,配置中原王朝的若干軍隊分佈在長城沿線的一些重要據點地區,比如朔方、雁門、大同、北京到山海關這一條線,大體上就可以構成一個比較完備的防禦體系。尤其是在西漢時期,基本上沿這條線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只是到了西漢後期,一部分匈奴南遷,加上一部分羌族東遷,今天的陝北、隴東、晉西北的一些地方才又變成了五胡居住區。
但是唐朝和漢朝不同,唐朝是沒有修長城的,雖然大體上也沿著長城線構建了一個防禦體系,但基本上是以大量屯駐軍隊為主,也就是後來形成的節度使地區,包括盧龍節度使、范陽節度使、朔方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和北庭節度使等,以重兵集團長期駐防的形式,替代了長城的作用。也可以說,唐朝以人肉長城代替了以前的長城。
安史之亂是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爆發後,唐廷抽調了朔方、隴右和當時正在駐防新疆和中亞地區的唐軍,回援關中,以及參加之後的反攻。安史之亂大體上被平定之後,唐朝原來佔領著的北庭基本上變成了吐蕃和回鶻拉鋸的地方,河西走廊完全淪陷,被吐蕃佔領,連作為唐朝根本之地的關中地區的門戶,隴東地區也被吐蕃佔領了一段時間。
唐朝中晚期,吐蕃帝國土崩瓦解,河西走廊名義上一度重新歸附唐朝,但實際上仍然是半獨立狀態,只是不甘忍受吐蕃的暴虐統治的漢人自發推翻了吐蕃在當地的統治,變成了漢人統治而已。唐朝當時自顧不暇,實際對這個地區也無力進行有效管理,甚至連和河西走廊的交通都被吐蕃殘留下來的一些部落和党項等部族勢力隔斷了,無法打通。
在長城線的東半部分,雖然在安史之亂結束後,名義上重新歸入唐廷管轄區,但唐廷並不能實行有效管理,河北地區長期處於半獨立狀態,脫離了朝廷的有效控制範圍,而唐朝也逐漸把河北視為化外之地,把和河北相鄰的山西一帶視為邊境。河北藩鎮在此之後,基本上形成了節度使世襲的局面,朝廷無力有效干預,只能聽之任之。
回鶻汗國先於唐朝崩潰,被黠嘎斯突然擊潰,回鶻部落分別遷往北庭、河西,一部分南下附唐,在邊境地區逐漸和漢人融合。但黠嘎斯並未馬上建立起對草原地區的有效統治,自身很快也衰落了,退出了蒙古草原地區。這樣,草原地區就出現了權力真空,為之後契丹的崛起提供了機會。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契丹逐步從大興安嶺一帶向西擴張,逐步統一了蒙古草原,成為新的草原帝國。
契丹逐步崛起之際,苟延殘喘的唐朝也走到了自己的生命盡頭。公元906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稱帝,而唐朝也在這一年正式滅亡,只能有效控制河南和山東的朱溫篡奪了皇權,建立後梁。而這時李克用還在山西,河北也處於半獨立狀態,在李克用和朱溫的後梁之間來回搖擺。最後則是在五代時期,幽州一帶為了避免被中原政權消滅,乾脆投靠了契丹。石敬瑭為了求得契丹援助,正式承認了契丹對燕雲十六州的佔領。
等到宋朝崛起並逐步完成全國統一的時候,契丹對燕雲地區的統治已經過了幾十年,而遼國又接受了大量的漢文化,加上燕雲地區脫離中原王朝控制已經差不多兩百年了,對中原地區在文化上的認同程度並不高。所以,宋朝始終未能恢復燕雲十六州,在河北地區只能依託少數幾個據點,大量囤積軍隊,構築人肉長城,以防禦契丹的突然襲擊。
即使如此,北宋時期契丹的入侵也很容易突破或者繞過北宋的防線,直接深入到黃河沿線。就是因為華北地區北方唯一的屏障就是長城沿線,只要突破了這一線,再過來就是黃河下游平原,北宋完全無險可守,雖然囤積了重兵,但契丹軍隊機動性遠勝北宋,所以北宋在面對契丹的時候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那麼北宋為什麼不能像漢唐一樣,主動出擊,去進攻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呢?從後周柴榮到宋太宗,不是沒有嘗試過,也努力了,但最終都沒什麼效果。在山西北部地區,中原地區的軍隊還可以利用太行山的地形和遼軍打各平手,甚至重創遼軍,但在河北的平原地帶,宋軍面對遼軍的大範圍長距離機動作戰,基本上沒有什麼辦法。
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燕雲十六州是中原和草原的分界線,中原王朝佔據的時候,可以掩護中原地區,那麼自然而然的,草原遊牧政權佔領的時候,也可以起到防禦體系的作用,可以掩護草原遊牧政權。這個機會對雙方來說是一樣的。
漢朝面對匈奴,唐朝面對突厥,都是不需要攻城的,匈奴和突厥也沒有類似燕雲十六州這樣的城防體系和長城線的地形可以利用,所以漢軍和唐軍只要穿過長城線,主動出擊,尋找匈奴和突厥的主力進行決戰,只要一戰而勝,就可以太平很多年。但宋朝主動出擊,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必須在遼軍主力趕來救援之前,要攻破燕雲十六州的成防體系,而遼國在這一線始終是配置強大機動兵團的,宋軍基本上無機可乘。
在西北的情況也和在河北的情況類似。但在西北的關鍵是關中地區必須完整,而且要能夠控制河西走廊,至少是六盤山以東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寧夏必須要有效控制住,才能建立起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無論進攻還是防禦,都能有一定程度的主動權。但到宋朝崛起的時候,這個地區實際上已經被党項控制了,河西走廊更是和中原地區被割斷了聯絡。這樣,在西北地區,宋朝也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打個比方說,長城線的防禦體系就好比一個武士的盔甲,漢唐時期這個盔甲都是完整的,能夠發揮作用,至少東半部分是完整的,匈奴和突厥都未能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東部地區建立起有效統治,也沒有依託城市建立防禦體系,仍然保持著完全純粹的遊牧帝國的形態,而遼國在宋朝崛起的時候,已經是半農業半遊牧的狀態了,對河北地區的控制非常穩固。這就等於宋朝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沒有盔甲的裸奔的王朝。
傳統上,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地區的分界線就是長城線,更詳細一點說,就是秦長城這條線。秦長城與四百毫米等降雨線基本上重合,也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基本分界線。大體上這條線以南就是中原農耕地區,這條線以北則是北方遊牧民族生存的遊牧區。在當時的條件下,往北基本上不具備發展農耕經濟的條件,大多數遊牧民族也不能適應這條線以南的氣候環境。
更重要的是,這條線作為中原農耕地區與北方草原遊牧地區的分界線,還有一系列自然屏障串聯組成的。大體上,河套地區以東的長城是依託山脈建起來的,包括燕山山脈和陰山山脈,河套地區以西基本上是由在當時的條件下難以輕鬆穿越的沙漠把兩個地區分割開來,也就是今天的庫布其沙漠和庫爾班通古特沙漠。
有自然條件的限制,再加上人工修築的長城作為防禦線,配置中原王朝的若干軍隊分佈在長城沿線的一些重要據點地區,比如朔方、雁門、大同、北京到山海關這一條線,大體上就可以構成一個比較完備的防禦體系。尤其是在西漢時期,基本上沿這條線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只是到了西漢後期,一部分匈奴南遷,加上一部分羌族東遷,今天的陝北、隴東、晉西北的一些地方才又變成了五胡居住區。
但是唐朝和漢朝不同,唐朝是沒有修長城的,雖然大體上也沿著長城線構建了一個防禦體系,但基本上是以大量屯駐軍隊為主,也就是後來形成的節度使地區,包括盧龍節度使、范陽節度使、朔方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和北庭節度使等,以重兵集團長期駐防的形式,替代了長城的作用。也可以說,唐朝以人肉長城代替了以前的長城。
安史之亂是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安史之亂爆發後,唐廷抽調了朔方、隴右和當時正在駐防新疆和中亞地區的唐軍,回援關中,以及參加之後的反攻。安史之亂大體上被平定之後,唐朝原來佔領著的北庭基本上變成了吐蕃和回鶻拉鋸的地方,河西走廊完全淪陷,被吐蕃佔領,連作為唐朝根本之地的關中地區的門戶,隴東地區也被吐蕃佔領了一段時間。
唐朝中晚期,吐蕃帝國土崩瓦解,河西走廊名義上一度重新歸附唐朝,但實際上仍然是半獨立狀態,只是不甘忍受吐蕃的暴虐統治的漢人自發推翻了吐蕃在當地的統治,變成了漢人統治而已。唐朝當時自顧不暇,實際對這個地區也無力進行有效管理,甚至連和河西走廊的交通都被吐蕃殘留下來的一些部落和党項等部族勢力隔斷了,無法打通。
在長城線的東半部分,雖然在安史之亂結束後,名義上重新歸入唐廷管轄區,但唐廷並不能實行有效管理,河北地區長期處於半獨立狀態,脫離了朝廷的有效控制範圍,而唐朝也逐漸把河北視為化外之地,把和河北相鄰的山西一帶視為邊境。河北藩鎮在此之後,基本上形成了節度使世襲的局面,朝廷無力有效干預,只能聽之任之。
回鶻汗國先於唐朝崩潰,被黠嘎斯突然擊潰,回鶻部落分別遷往北庭、河西,一部分南下附唐,在邊境地區逐漸和漢人融合。但黠嘎斯並未馬上建立起對草原地區的有效統治,自身很快也衰落了,退出了蒙古草原地區。這樣,草原地區就出現了權力真空,為之後契丹的崛起提供了機會。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契丹逐步從大興安嶺一帶向西擴張,逐步統一了蒙古草原,成為新的草原帝國。
契丹逐步崛起之際,苟延殘喘的唐朝也走到了自己的生命盡頭。公元906年,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稱帝,而唐朝也在這一年正式滅亡,只能有效控制河南和山東的朱溫篡奪了皇權,建立後梁。而這時李克用還在山西,河北也處於半獨立狀態,在李克用和朱溫的後梁之間來回搖擺。最後則是在五代時期,幽州一帶為了避免被中原政權消滅,乾脆投靠了契丹。石敬瑭為了求得契丹援助,正式承認了契丹對燕雲十六州的佔領。
等到宋朝崛起並逐步完成全國統一的時候,契丹對燕雲地區的統治已經過了幾十年,而遼國又接受了大量的漢文化,加上燕雲地區脫離中原王朝控制已經差不多兩百年了,對中原地區在文化上的認同程度並不高。所以,宋朝始終未能恢復燕雲十六州,在河北地區只能依託少數幾個據點,大量囤積軍隊,構築人肉長城,以防禦契丹的突然襲擊。
即使如此,北宋時期契丹的入侵也很容易突破或者繞過北宋的防線,直接深入到黃河沿線。就是因為華北地區北方唯一的屏障就是長城沿線,只要突破了這一線,再過來就是黃河下游平原,北宋完全無險可守,雖然囤積了重兵,但契丹軍隊機動性遠勝北宋,所以北宋在面對契丹的時候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那麼北宋為什麼不能像漢唐一樣,主動出擊,去進攻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呢?從後周柴榮到宋太宗,不是沒有嘗試過,也努力了,但最終都沒什麼效果。在山西北部地區,中原地區的軍隊還可以利用太行山的地形和遼軍打各平手,甚至重創遼軍,但在河北的平原地帶,宋軍面對遼軍的大範圍長距離機動作戰,基本上沒有什麼辦法。
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燕雲十六州是中原和草原的分界線,中原王朝佔據的時候,可以掩護中原地區,那麼自然而然的,草原遊牧政權佔領的時候,也可以起到防禦體系的作用,可以掩護草原遊牧政權。這個機會對雙方來說是一樣的。
漢朝面對匈奴,唐朝面對突厥,都是不需要攻城的,匈奴和突厥也沒有類似燕雲十六州這樣的城防體系和長城線的地形可以利用,所以漢軍和唐軍只要穿過長城線,主動出擊,尋找匈奴和突厥的主力進行決戰,只要一戰而勝,就可以太平很多年。但宋朝主動出擊,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必須在遼軍主力趕來救援之前,要攻破燕雲十六州的成防體系,而遼國在這一線始終是配置強大機動兵團的,宋軍基本上無機可乘。
在西北的情況也和在河北的情況類似。但在西北的關鍵是關中地區必須完整,而且要能夠控制河西走廊,至少是六盤山以東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寧夏必須要有效控制住,才能建立起比較完整的防禦體系,無論進攻還是防禦,都能有一定程度的主動權。但到宋朝崛起的時候,這個地區實際上已經被党項控制了,河西走廊更是和中原地區被割斷了聯絡。這樣,在西北地區,宋朝也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打個比方說,長城線的防禦體系就好比一個武士的盔甲,漢唐時期這個盔甲都是完整的,能夠發揮作用,至少東半部分是完整的,匈奴和突厥都未能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東部地區建立起有效統治,也沒有依託城市建立防禦體系,仍然保持著完全純粹的遊牧帝國的形態,而遼國在宋朝崛起的時候,已經是半農業半遊牧的狀態了,對河北地區的控制非常穩固。這就等於宋朝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沒有盔甲的裸奔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