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他才來,許多人還不認識。
②三個學校的校長參加座談。
④學生的天職是讀好書。
⑤他要粉蒸肉。
⑥這份報告我寫不好。
⑦我哥哥姐姐的同學。
歧義語體現了語言含義的豐富性,但它同時又是一種病態語言,妨礙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影響人們交際活動的正常進行。
(2)造成歧義的原因
一.同讀音易造成歧義
(1) 有的詞可輕讀,也可重讀。不同讀法有時會使句子表示的意義不同。例如:
我想起來了。(“起來”讀qǐ lǎi 時,表示“我想起身了”;讀qi lai時,表示“我想到了”。)
(2) 邏輯重音不但能表示強調,有時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浠水商場有的是化妝用品。(邏輯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妝用品多;邏輯重音在“化妝用品”上,表示沒有你需要的東西,只有化妝用品。)
(3) 多音詞在口語中不產生歧義,在書面語中因為沒有注音,有時便會出現歧義。例如:
他在辦公室看材料。(“看”讀kān 時,表示“看守”;讀kàn 時,表示“閱覽”。)
空房間做什麼用?(“空”讀kōng 時,表示房間裡沒有東西;讀kòng 時,表示把房間騰出來。)
二、 不同停頓易造成歧義
在某種情況下,同一句話,說或讀的停頓位置不同,顯示出的語意和結構往往不同。例如:
這蘋果不大/好吃。(蘋果味道好)
這蘋果/不大好吃。(蘋果味道不好)
我們五人/一組。(我們這一組有五個人)
我們/五人一組。(每五個人分為一組)
三、 詞語限制模糊易造成歧義
(1) 某些方位詞、時間詞因區界不嚴,容易產生歧義。例如:
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車。
(A.未到旅社; B.過了旅社; C.旅社對面)
(2) 相對意義之間有中間概念,容易出現歧義。例如:
這場足球我不贏。(雖然排除了“贏”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輸”,因為還有“不輸不贏”,即和局。)
(3) 詞語選擇不當,使限制範圍出現漏洞,結果出現歧義。例如:
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時交貨。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須交貨。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貨。
C無歧義,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會造成不同的理解,將引起合同糾紛。
四、 詞語含義的多義性易造成歧義
(1) 兼具有施動和受動意義的詞語,有時易產生歧義。例如:
小王租小週二間房子。(A.租房給小周;B.向小周租房)
(2) 兼類詞易造成歧義。
例如:思維科學。(A.“科學”為名詞,關於思維方面的科學;B.“科學”為形容詞,思維方式很正確)
例如:他爬過山沒有?
(A.他爬過去這座山沒有?過,動詞B.他以前有沒有爬山?過,助詞)
(3) 多義詞產生歧義。在某種情況下,一個詞可作幾個義項理解,便會產
生歧義。
例如,我要炒白菜。(“要”可以是:A.將要;B.需要)
例如,如:他走了一個多鐘頭了。(“走”可理解為“行走”、“離開”。)
(4) 偏正短語有時也會產生歧義。例如:
他的故事講不完。(A.他講的故事;B.關於他的故事)
如:他的小說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說多,看不完;B.他寫的小說多,看不完。)
兩個師範的學生來到錦江公園。(A.兩個學校;B.兩個學生)
如:學校來了三個醫院的醫生。
(A.學校來的醫生只有三個,是一個醫院的;B.學校來的醫生共三個,來自三個醫院。)
(2) 多個定語或狀語易產生搭配上的歧義。例如:
大紅皮箱拿來了。(A.大紅色的皮箱;B.又大又紅的皮箱)
① 介詞短語做定語常產生歧義。(介詞的管轄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
如:對大家的批評。(A.大家的/批評;B.對/大家的批評)
如:對老師的看法如何?(A.老師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師的;B.對老師 的 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師的)
② 並列短語的搭配易產生歧義。(連詞的管轄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
如:張連和黃惠的朋友。(A.張連和黃惠的/朋友;B.張連/和黃惠的朋友。)
(3) 動詞與名詞搭配,即可以構成動賓結構,也可構成偏正結構,因此易
產生歧義。例如:
愛護人民的軍隊。(A.愛護 人民的軍隊——動賓結構;B.愛護人民的 軍隊——偏正結構)
紅燒牛肉(A.一種廚事活動;B.菜名)
(6)“動詞 名詞(的) 名詞”易造成歧義。(動詞的支配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例如:
發現了敵人的哨兵(A.發現了敵人的 哨兵,即哨兵發現了敵人的;B.發現了 敵人的哨兵,即發現了哨兵)
六、 指代與省略等易造成歧義
(1)“的”字結構指代不清引起歧義。例如:
開刀的是他的父親。(A.父親是醫生,由他主刀;B.父親是病人,要開刀)
(2)代詞指代不明產生歧義。
例如:媽媽要王玲和她的同學一起去。(A.***同學;B.王玲的同學)
例如:當他把錢還給美兵時,他對他笑了笑。
(A. 他對美兵笑了笑;B.美兵對他笑了笑。)
(3)省略造成的歧義。例如:
看到你那年才8歲。(A.我8歲;B.你8 歲)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義。例如:
這個人連老張都不認識。(A.“這個人”為施事者,這個人不認識老張;B.“這個人”為受事者,老張不認識這個人。)
(5) 數量詞和有關詞彙不明產生歧義。
如:一邊站著一位同學,守衛著校門。
(A.兩位同學守衛在校門的兩側;B.只有一位同學站在校門的一側。)
①他才來,許多人還不認識。
②三個學校的校長參加座談。
④學生的天職是讀好書。
⑤他要粉蒸肉。
⑥這份報告我寫不好。
⑦我哥哥姐姐的同學。
歧義語體現了語言含義的豐富性,但它同時又是一種病態語言,妨礙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影響人們交際活動的正常進行。
(2)造成歧義的原因
一.同讀音易造成歧義
(1) 有的詞可輕讀,也可重讀。不同讀法有時會使句子表示的意義不同。例如:
我想起來了。(“起來”讀qǐ lǎi 時,表示“我想起身了”;讀qi lai時,表示“我想到了”。)
(2) 邏輯重音不但能表示強調,有時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浠水商場有的是化妝用品。(邏輯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妝用品多;邏輯重音在“化妝用品”上,表示沒有你需要的東西,只有化妝用品。)
(3) 多音詞在口語中不產生歧義,在書面語中因為沒有注音,有時便會出現歧義。例如:
他在辦公室看材料。(“看”讀kān 時,表示“看守”;讀kàn 時,表示“閱覽”。)
空房間做什麼用?(“空”讀kōng 時,表示房間裡沒有東西;讀kòng 時,表示把房間騰出來。)
二、 不同停頓易造成歧義
在某種情況下,同一句話,說或讀的停頓位置不同,顯示出的語意和結構往往不同。例如:
這蘋果不大/好吃。(蘋果味道好)
這蘋果/不大好吃。(蘋果味道不好)
我們五人/一組。(我們這一組有五個人)
我們/五人一組。(每五個人分為一組)
三、 詞語限制模糊易造成歧義
(1) 某些方位詞、時間詞因區界不嚴,容易產生歧義。例如:
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車。
(A.未到旅社; B.過了旅社; C.旅社對面)
(2) 相對意義之間有中間概念,容易出現歧義。例如:
這場足球我不贏。(雖然排除了“贏”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輸”,因為還有“不輸不贏”,即和局。)
(3) 詞語選擇不當,使限制範圍出現漏洞,結果出現歧義。例如:
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時交貨。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須交貨。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貨。
C無歧義,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會造成不同的理解,將引起合同糾紛。
四、 詞語含義的多義性易造成歧義
(1) 兼具有施動和受動意義的詞語,有時易產生歧義。例如:
小王租小週二間房子。(A.租房給小周;B.向小周租房)
(2) 兼類詞易造成歧義。
例如:思維科學。(A.“科學”為名詞,關於思維方面的科學;B.“科學”為形容詞,思維方式很正確)
例如:他爬過山沒有?
(A.他爬過去這座山沒有?過,動詞B.他以前有沒有爬山?過,助詞)
(3) 多義詞產生歧義。在某種情況下,一個詞可作幾個義項理解,便會產
生歧義。
例如,我要炒白菜。(“要”可以是:A.將要;B.需要)
例如,如:他走了一個多鐘頭了。(“走”可理解為“行走”、“離開”。)
(4) 偏正短語有時也會產生歧義。例如:
他的故事講不完。(A.他講的故事;B.關於他的故事)
如:他的小說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說多,看不完;B.他寫的小說多,看不完。)
兩個師範的學生來到錦江公園。(A.兩個學校;B.兩個學生)
如:學校來了三個醫院的醫生。
(A.學校來的醫生只有三個,是一個醫院的;B.學校來的醫生共三個,來自三個醫院。)
(2) 多個定語或狀語易產生搭配上的歧義。例如:
大紅皮箱拿來了。(A.大紅色的皮箱;B.又大又紅的皮箱)
① 介詞短語做定語常產生歧義。(介詞的管轄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
如:對大家的批評。(A.大家的/批評;B.對/大家的批評)
如:對老師的看法如何?(A.老師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師的;B.對老師 的 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師的)
② 並列短語的搭配易產生歧義。(連詞的管轄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
如:張連和黃惠的朋友。(A.張連和黃惠的/朋友;B.張連/和黃惠的朋友。)
(3) 動詞與名詞搭配,即可以構成動賓結構,也可構成偏正結構,因此易
產生歧義。例如:
愛護人民的軍隊。(A.愛護 人民的軍隊——動賓結構;B.愛護人民的 軍隊——偏正結構)
紅燒牛肉(A.一種廚事活動;B.菜名)
(6)“動詞 名詞(的) 名詞”易造成歧義。(動詞的支配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例如:
發現了敵人的哨兵(A.發現了敵人的 哨兵,即哨兵發現了敵人的;B.發現了 敵人的哨兵,即發現了哨兵)
六、 指代與省略等易造成歧義
(1)“的”字結構指代不清引起歧義。例如:
開刀的是他的父親。(A.父親是醫生,由他主刀;B.父親是病人,要開刀)
(2)代詞指代不明產生歧義。
例如:媽媽要王玲和她的同學一起去。(A.***同學;B.王玲的同學)
例如:當他把錢還給美兵時,他對他笑了笑。
(A. 他對美兵笑了笑;B.美兵對他笑了笑。)
(3)省略造成的歧義。例如:
看到你那年才8歲。(A.我8歲;B.你8 歲)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義。例如:
這個人連老張都不認識。(A.“這個人”為施事者,這個人不認識老張;B.“這個人”為受事者,老張不認識這個人。)
(5) 數量詞和有關詞彙不明產生歧義。
如:一邊站著一位同學,守衛著校門。
(A.兩位同學守衛在校門的兩側;B.只有一位同學站在校門的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