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島胡
-
2 # 摩登老媽257251006
不管父母有多少兒女,在父母的心裡希望每一個兒女都過的好,但是母親不能說了算,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一長大成人,兒女的事情應該讓他們自己解決,比如女兒的事應該讓女兒自己找哥嫂子說,哥嫂要是有能力一定會幫忙,自然女兒要領哥哥嫂子的這份情,而不是去用母親去說,這樣會給哥哥嫂子一種壓力,自然也就產生了家庭矛盾,不管怎樣家和萬事興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
3 # 金偌熙
這公婆真的是攪屎棍,小姑子還房貸那是她自己家的事情,你們幫可以幫,但不能把你們的意願強加給別人,那是你們的孩子,不是家裡哥哥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家庭,他如果意願幫她妹妹,也是他和他老婆的事情,他們願意幫就幫,不願意幫也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不要強人所難,製造家庭矛盾;
如果這個妹妹確實需要幫助,那她可以自己去找哥哥嫂嫂,讓她自己去說,不比這公公婆婆這樣說要好嗎?
這公公婆婆讓哥哥幫助妹妹的心是好的,但是事情辦的絕對不地道,這是三個家庭的問題呀,孩子們他們都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當然要在自己家庭成員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決定是幫助別人。公公婆婆把女婿兒媳婦都當空氣嗎?
-
4 # 人生幾何604
這個公婆管的太多了,兒子幫不幫都是他們的事了。你強行讓兒子幫女兒還,兒子不一個人還有老婆和孩子呀,他有他們一家大小要生存,還要為你們養老,你不覺得兒子的擔子重嗎?女兒家的事她們自己解決,你跟著參合什麼,有本事你自己去幫去呀!為什麼還硬要兒子兒媳婦去幫,這樣的老人心偏的太離譜了。不知道你腦子裡那根經搭錯了。
-
5 # 清淨菩薩
老人無德全家遭殃,老人糊塗不明理,不會當老人,搞得家庭不和睦,家破人亡,自己和孩子皆不幸,老人性如灰,家事一邊推,兒女已經結婚生子,已經是三家人的事,兒女事兒女去管去商量,自己千萬不要插手,否則矛盾重重,家庭不和睦,最後兒女都怨老人。
兒孫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管好自己就是對兒女最大的幫助。
逼兒子為女兒還房貸,顯然不合情合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義務,做好自己的責任義務,一切皆安然。如果超過就容易引起矛盾家庭失和。
即使兒子有能力,也不能這樣做,會養成一個仇人,而不是恩人,妹妹需要可以向哥哥借,有感恩之心,增加親情,哥妹已經結婚,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哥妹關係,還有嫂姑妹夫關係。
人常說親兄弟明算賬,這樣家庭才會和睦幸福快樂,誰的錢都是辛苦掙來的,如果哥嫂願意,哪另當別論,如果不願意不可強行,因為哥嫂沒有義務幫還房貸,看在兄妹情份上可以借錢給你,要還,要有感恩之心,哥嫂不要,那是情份,不是本分,人要明理,不能太貪。
父母糊塗,妹妹哥哥也糊塗,一家不明理,沒有分清責任義務和情分,不會做人和為人處世,妹妹明理知道孝悌和感恩,親自向哥嫂借,而不是透過父母,陷父母哥嫂不仁不義,自己的自私自利毀哥的家庭和睦。
我家以前也這樣,婆婆糊塗,吃住我家,養老金放在他哥家,婆婆所有費用我們出,就這還逼前夫給錢給她大姑買房子,揹著我,我知道後很生氣,不是錢問題,起碼不尊重我,錢是夫妻雙方的應該說聲,連個招呼不打就給出去,自己過得省吃儉用,緊巴,最後因為不會處理這諸如此類事件,結果導致家庭不和睦,直到離婚。
其實現在想想不值得,沒有智慧去處理,應該好好找老人妹妹好好溝通,不要因為身外之物傷了和氣,婆婆公公認為兒子有這能力,看到妹妹可憐,但卻不明白這是三家人事,不是一家人事,不是哥哥嫂嫂的責任義務,應該是妹妹妹夫的責任義務,老人會當全家安康。
要柔和口氣勸告老人,不用參與此事,是哥妹之事,畢竟不再是一家人,是三家人,公婆明理就不會堅持。
嫂子不可以為此事鬧離婚不來往,這陷老公不仁不義不孝不悌,把自己的想法看法告訴自己老公公婆妹妹,我相信她們也能理解,也會不再提這不合理的要求,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幫助妹妹度過難關,要盡孝悌,為了家庭和睦,多站在對方角度想想,一切皆安然。
婆婆公公,覺得哥幫妹是應該的,但沒有想到各自已經成家立業,各有各的生活,已經不是一家人,沒有結婚,是一家人,結婚生子就不是,還有另一半,明白這個道理一切皆安然。
思想觀念決定一切,改變思想觀念,一切皆安然。
奉勸天下老人放下一切專心念阿彌陀佛,做自己喜歡的事,管好自己就是對兒女最大幫助,兒女事兒女去打理,自己千萬別參與,否則後患無窮,願天下所有家庭和睦幸福快樂。
-
6 # 文秀260879086
同事講,世上婆婆就是劫富濟貧。她條件好一些,婆婆就將所有義務給了兒子,自已房產給了女兒。她說馬克思老人家早都說過,利潤要最大平均化。她是黨員,信。更相信她婆婆要把她家利潤與小姑家利潤平均化。
-
7 # 妞妞毛毛的媽
這樣的公婆,家裡鬧得雞飛狗跳,也就不足為奇了。
女兒兒子都已經成家,個人過個人得小日子,小姑子需要還房貸,哥哥如果手頭寬裕,借給妹妹錢,這倒可以,前提是哥嫂夫妻倆都得同意。畢竟不是一個人過日子了,這是情分,不是責任。
婆婆有什麼理由,要求兒子媳婦幫小姑子還房貸?說句有點私心的話,公公婆婆如果自己經濟條件許可,悄悄資助小姑子就算了。讓兒子媳婦出錢,簡直強人所難。無疑是在製造新的家庭矛盾。鬧得兒子媳婦要離婚,哥哥妹妹由此不和。
作為一家之主的老人,不該反思嗎?
回覆列表
父母的心是好的,總希望自己生出來的孩子每一個都能過得好,能力強的能夠多幫助一下能力弱的。這也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大家族思想,在當今這個新社會顯得格格不入,必須要擯棄這種不尊重兒媳的舊思想。
作為小姑子自己成年了,買房就是自己的事。可以問哥哥嫂子借點錢,也可以問父母親借點錢。但是這還房貸的事還是應該自己負擔為好。自己都成家立業了,跟哥哥嫂子就是兩個家庭,平時有困難互相幫忙是可以的,長期依賴就不好了。
再說,哥哥是有血緣關係的,但是嫂子就沒有了。哥哥所賺的錢,是他們家庭共有的,也就是嫂子也有發言權。不經過嫂子同意,即使哥哥拿出來也是不舒服的。
再來說“大家長”式的父母。現在不是以前的舊社會了,弄不弄就是家長命令式的傳達自私的意願。哥哥可以幫助妹妹,但是必須要經過兒媳婦的同意。兒子的家庭財產,兒媳婦也是有一半的。即使錢都是由兒子賺來的也不行。
女兒買房子有困難,你們可以拿點出來,但是最好還是要跟兒子兒媳婦商量一下。雖說,錢是你們的,你們願意給誰就給誰。但是,家庭矛盾往往就這樣產生了。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嘛,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都出嫁了,買房子這種責任就應當由女兒、女婿兩夫妻去弄了,作為孃家人,能資助一點更好,不能資助也是合乎情理的。
這對公婆的想法是不理智的。依我之見,兒媳婦也不一定是個不通情理的人,她可能就是想不通公婆的這種無理要求。所以說,一家人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談一下,商量一下妹妹買房子困難的事。下面,我模擬一下開會的場景:
發言人物:公婆、小姑子、女婿、哥哥、嫂子共6人。
情景:餐桌前,一大家人圍在一起。
公公:兒子、兒媳婦,今天我們來商討一下關於你妹子買房子有困難的問題,希望你們多多給予支援啊!
小姑子:爸、媽,哥、嫂,給你們添麻煩了,我們沒有積蓄,現在買房子還貸款有點困難,希望你們幫幫我們。
女婿:都是我沒用,讓你們為難了。
婆婆:我跟你爸商量了一下,決定把退休金拿出一點給你妹妹,不知道你們夫妻倆有啥意見?
兒子:爸、媽,我就這麼一個妹妹,有困難肯定要幫的。關於這個事,我們夫妻倆商量了一下,你們的養老錢就不要拿出來了,我們這邊借給妹妹就行了。
兒媳婦:是啊,爸、媽,就這一個小姑,肯定要幫忙的。
……
也就這麼簡單的事,錢的事解決了,家庭的矛盾也解除了,一大家人和和睦睦、相親相愛地多好!
公婆要尊重兒媳婦,溝通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