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乒乓雜誌
-
2 # 小言球事
這與敢不敢無關,而是不會這麼做,對於國乒來說,權衡這把標尺,或更適合奧運資格的選拔。
南韓乒乓奧運資格選拔,小言看到了,雖然說是預選賽,但並不是全部預選賽,比如,女隊田志希,男隊張禹珍,憑藉在世界最高(南韓選手中),已經拿到了奧運資格。
根據南韓乒協計劃,1月31日至2月3日,舉行選拔賽,這個選拔分兩個階段,男女各選擇1名選手,進入奧運資格,另外一名是教練組根據預選賽情況,來確定第三人。
總得來說,南韓乒協選拔奧運資格,是三步走:世界排名最高確定1人,選拔賽選擇1名,第三名是乒協權衡決定。
國乒為何不這麼做?
因為咱們國乒陣容強大,選擇奧運陣容,是一個相對更最佳化的組合,即奧運陣容在各個專案上,都能衝擊金牌。
在國乒,有一種現象,比如他們排名較高,甚至排名第一,但是關鍵時刻有掉鏈子現象,心態不穩,讓教練組難以放心。
在國乒,有一種情況,他們實力在一定階段內,未必最強,但是心態好,狀態穩,就是這種穩的狀態和好的心態,就能戰勝競爭對手,拿到奧運資格。
在國乒,有一種情形,前一年世錦賽拿到了單打冠軍,但是奧運前一年,或者說是半年,他或者她竟輸主要競爭對手,最終在選拔,甚至民主投票中,也沒能拿到奧運門票。
所以,在國乒選手奧運資格競爭中,並不是說實力強,衝擊力強,就一定能拿到奧運一格,如劉國樑主席所說,能完成奧運任務的選手有很多,選擇奧運選手的選擇是“優中選優,強中選強”。
有一點,必須認識到,那就是重視奧運經驗,老將壓陣,來扮演“壓艙石”作用,讓整個隊伍更穩。
像日本的奧運資格選拔,是世界排名前兩名(日乒內部)的選手拿到單打,第三人,也是權衡的結果。無論是哪種選拔,只是一種方式,無所謂好壞,只要能打勝仗,拿冠軍就好。
所以,劉國樑主席在人員選擇上,是充分尊重教練組意見,作為掌舵人,他在最後,只是把個關而已。
附:南韓參加選拔賽選手
男子:李尚洙、安宰賢、鄭榮植、林仲勳、趙大成
女子:徐孝媛、崔孝珠、李時溫、李恩惠、申裕斌、梁夏銀
你覺得,誰能最終勝出,參加奧運會呢?
-
3 # 姓李名三毛
啥叫敢不敢?有必要嗎?不喜歡這個“敢”字!
一句話,南韓乒協他們有奪冠的實力嗎?他們有奪獎牌的實力嗎?真的不是瞧不起他們,是因為他們真的沒有實力去拿下奧運會的最終勝利。
南韓因為沒有奪冠的實力,他們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奪冠,所以想用選拔賽來選幾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選手,矮子裡面拔高個,然後靠選拔出來的選手儘量走到奧運會的最後面,八強四強也就到頭了,這就是他們選拔賽的目的!
他們與中國隊完全不能相提並論,中國隊的人才太多,劉國樑主席和李隼指導都曾經說過能上奧運會的人太多了,現在是優中選優,所以我們不能用選拔賽來選擇參賽的隊員,必須看平時的表現,以及對大賽的把控能力以及落後時的調整技術心態,抗壓等方方面面來決定!
很明顯,國乒男隊已經有人選了,樊振東馬龍單打許昕團體。現在唯一的就是國乒女隊的人選,一直沒有定論,教練組沒有最終的決定,大家也百般猜忌!因為現在誰都很有可能去上奧運會!依我個人之見,我覺得陳夢當然會參加奧運單打,另一個單打名額將會從劉詩雯或者孫穎莎中勝出,團體則根據這個單打名額來決定,要不就是劉詩雯,要不就是丁寧!我個人覺得首先劉詩雯傷病情況未知,萬一在奧運會上掉鏈子,對中國隊將是最大的威脅!
個人之見,陳夢孫穎莎單打,丁寧團體,老將帶新人,穩定軍心,各位對奧運陣容是怎麼看待的呢?
-
4 # 為民祈福1
中國可選擇的餘地和空間太多太大了,關鍵看所面對的對手的技術特點,以及我們選手對對手的勝負率,取勝才是競技體育的最終目標,怎麼還存在劉國樑敢不敢的問題。其實直通選拔賽本身就是中國乒協早就採用過(並棄之)的方式,南韓不過是拾我們的牙慧而已,有什麼敢不敢啊?
回覆列表
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目前國乒的奧運選拔還是主要依靠教練組的評判。相比較而言,或許有球迷感覺,南韓隊的選拔機制更透明更公正。事實上,不單是南韓隊,日本隊以及歐洲戰隊,大多是採用類似方式,進行選拔奧運參賽選手。國乒的經驗制選拔,的確與大多外協會不同。根源是大家的體制不同所決定的。
外協會的國家隊大多是大賽前臨時組建的,日常,教練和隊員們各忙各,對隊員們的瞭解相對有限。
而國乒教練組在挑選奧運選手時,會綜合考慮隊員在過去4年的發展軌跡,以及比賽成績,尤其是外戰成績。與南韓隊只在大賽前集結訓練相比,國乒教練組幾乎全年與隊員們朝夕相處,對隊員們的精神狀態、競技水平,有相當通透的瞭解。這是像南韓這樣的外協會教練們所無法比擬的。相比一場比賽定奪參賽資格,我們的教練組會更為綜合的考慮隊員們的狀態,而不是當下比賽階段的發揮。
國乒教練組也會採用比賽選拔的方式挑選選手,比如世乒賽的直通賽,目的是給非主力隊員和年輕隊員也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和上升通道。但同時也保留了教練組的選拔資格。這就是兩者相結合的結果。例如國乒隊員林高遠就是在直通賽中脫穎而出,開始享受主力待遇。
透過一賽定勝負的確有其公開公平公正的一面,但反之,假如有實力的球員,恰恰在這一階段,這次比賽中,沒有處在最佳狀態,意外落選,就錯過了奧運會的比賽,即是隊員個人的遺憾,也給團隊的最終成績帶來隱患。反之,年輕隊員初生牛犢不怕虎,在隊內競爭中脫穎而出,但缺少國際大賽的歷練,極可能發揮平平。雖然這樣的賽事選拔看似公平,但對於以以包攬五金為目標的國乒來說,這樣的舉措更像是“豪賭”。
事實上,國乒在最終定奪參賽人選時,也會舉辦多輪的隊內賽,例如去年8月就舉辦了奧運模擬賽,乒超也採用了奧運賽制。這些比賽中,隊員們的發揮和成績,都將最終影響他們最終能否入選奧運陣容。
和日韓的這種標準化選拔相比,國乒目前的選拔方式,或許在部分球迷們看來缺乏公平性。但的確是當下最適合國乒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