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客26
-
2 # 馨月說財經
任何一個市場都是理性與非理性的結合,只是比較完善的市場更趨向理性。但是不存在完全理性的市場,因為構成市場的首要基本條件是人,而人是很容易受情緒化影響的,人類心理的複雜性也決定了金融市場不可能存在絕對的理性,尤其是在金融市場的特性就是放大利潤的前提下。
從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金融的發展與創新即會推動社會進步也會導致社會發展出現誤區。在世界金融發展史上,金融的發展與創新一直都是高風險的經濟區域,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小到影響區域性,中到影響經濟,大到影響國家與世界,這樣的成敗案例非常豐富,所以事實說明金融市場並不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市場。
美國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但是從其金融發展的歷史來看,也存在各種非理性的發展過程。譬如美國曆史上出現過金融寡頭時期,1929與1987爆發過股災,還有2008年爆發次貸危機等,都說明美國的金融發展過程當中存在非常複雜的問題。金融擴大化、過度投機、龐氏騙局、槓桿化與金融衍生品爛溢等負面現象一直都伴隨著金融發展史,所以整個世界也一直無法迴避金融危機問題。
當前的世界也是如此,由於美國等發達國家過於脫實向虛,所以債務問題日益沉重,實體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而全球多數股市由於貨幣超發導致明顯的泡沫化傾向,同時當前的美歐CDS與CDO等市場比2008年次貸危機時的規模遠大的多,這些問題的深化都說明不論國內國際的金融市場都存在不理性的一面。
關鍵是國際金融存在掠奪性的一面,發達國家的金融體具有戰略性,美國等向世界輸出金融體系也存在賺取利益與轉嫁債務的目的,所以才會出現拉美經濟危機問題,以及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國向歐洲以及發展中國家轉移債務的問題。而美國在國際匯率市場上的利益侵佔,近年來也讓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去美元化,這都是世界金融的發展問題。
金融市場的高利潤與高風險特性決定了金融市場實現理性化是非常困難的,只能不斷完善來抑制金融的負面衝動,長期來看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依然是風險與利益的反覆波動,這些問題也是國內當前面臨的發展問題。
-
3 #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不是,如果金融市場能夠理性對待,那麼就沒有太多的機會了!就因為金融市場往往受到投資者的情緒影響,所以才會產生一些風險,一些機會,甚至是很大的波動!!
就好比A股每一次的大級別熊市築底完成都是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就是資料到底,第二就是政策到底,第三就是市場到底!其中,資料到底往往指的是資料已經達到了一個歷史底部區域,甚至出現了超跌跡象,價值非常高!但是這個時候往往投資者還是處於一種恐慌的狀態,所以根本不會理會這個訊號,那麼股市自然繼續走低!於是,政策底出現了,管理層往往會在資料底之後開始救市,甚至釋出許許多多的利好政策挽救股市,避免造成進一步的系統風險出現!但是下跌依然不會停止,只不過會有一個明顯的放緩,空間縮小的轉變!
最後,只有當市場上絕大部分的投資者有了信心,恐懼到底了,那麼才能夠觸底反彈,形成一個市場底!而對於大部分的“高手”來說,也特別喜歡預測市場底,但是結果往往都是錯多對少,這就是所謂的熊市不言底,而其中的這個市場底就是信心底,所以不可預計,因為人心難測嘛!
那麼,綜合來看的話,金融市場就是一個非理性的市場,是一個情緒佔到了主導地位的市場!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強調,其實A股不差錢,不要總是把下跌歸功於資金不足,其實本質原因還是情緒使然。如果沒有了賺錢效應,沒有了做多熱情,那麼資金自然不會進入市場,但是相反的,如果做多熱情非常高漲,那麼也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回覆列表
金融市場是不是理性的市場這不好說。且看股票市場上lpo發了多少新股,退了幾家,清倉似減持,財務作假,商譽爆雷,……等等。都是理性市場的表現嗎?現在所謂的理性投資的漂亮口號是價值投資。可有若干分析師,投顧,甚至專家都在大談,股市不產生財富,投資者是在相互之間巧取豪奪地賺錢,機構之間,機構與散戶,散戶之間互為對手盤。而是應該告訴所有的投資方,投資者,股市的財富來源是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取得的利潤。具報道2018年上市公司就真金白銀地分紅1.1萬億元。可總把“鬱金香”的炒作,來解釋股市存在的理由,那麼還有什麼理性可言。